丁红生
如今,主体性学习的课堂教学走近了学生,这将对学生的自主性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主体性课堂不应该只是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交还给学生,更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体验,通过体验来自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丰富自主学习的方式和途径,丰富自主学习语文的情感和经验。那该如何做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不失时机,给学生自主体验的机会
第一,要留给学生体验的“平台”。诸如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注意留心探究知识过程中的问题……学生一旦能够全身心地进入某些现象或问题之中,便已经开始进入了体验的过程,自主思考问题,自主感悟……这一过程可以极大地调动主观潜在因素,使个人的主观情感发生变化,促使主体性学习收到一定的效果。
如教学苏教版五下《二泉映月》一课,教师首先让学生静听《二泉映月》二胡曲,同时在投影幕上打出解说词:“此曲由感怀、叹息般的曲调作为引子,自然进入对世事沧桑的万千感慨,旋律时而深沉,时而激扬,时而悲恻,时而傲然。”学生自读课文后,教师接着发问。
师:你能联系课文中的描述,体验到阿炳此时此刻的心境吗?
生:……倾吐阿炳的屈辱和痛苦……
生:……怒斥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生:……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可以看出,学生的此番回答,是他们走进了音乐与文本,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他们将自己的情感与文中人物的情感乃至作者的思想情感融为了一体,这样的自主体验是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得到的有效升华。
第二,要帮助学生能够自主把握体验的素材。诸如: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自主活动或工作中的一次亲身经历……都是学生自主体验的对象。如教学古诗《寻隐者不遇》,教师预设了这样的训练:假如此时此刻你就是那位贾岛,你将怎样表达这首诗的内容以及当时的情景呢?你能表现出此时此刻贾岛的内心感受吗?教师的这一活动预设,意在引导学生由对诗意的理解,到对诗的意境的感悟,直至对作者的情感做出自主性体验。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敞开心扉,随时包容学生体验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的出现,无论是对、还是不太对,甚至是错,那都是学生的一份独特体验,在充分尊重的基础上予以肯定、补充或修正,唯有如此,学生才敢于去体验。
二、诱发内因,激起学生主动体验的愿望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体验的显著特征表现的是主体性与个性化。所以,学生主体性、个性化的体验,其态度与意识决定了体验水平的异同,因此,教师激发学生主动体验,是学生进入主体性学习的首要任务。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才能引领学生自发地进入问题情境,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性思维、主体性情感、主体性动因一并契入文本,亲历于文本的细节与情感之中,发自内心的自觉感悟、自觉体验,这种体验的过程是来自主体内在的需求,并伴有探求的欲望,因此,这样的主体性体验才是真正有效的。
第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验状态。实践证明:只有在专注中体验,将自己的思维、精力、情感沉浸其中,不分心、不游离于知识情境的边沿,在一种积极的状态下自主认知、自主辨识、自主感受,这样的体验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如苏教版五下《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记叙的是彭德怀命令杀自己爱骑的事情。由于红军过草地时断粮,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杀掉这匹对革命有功的大黑骡子。当枪声响起的时候,“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文章对人物在当时情况下的表现仅作了这样一句简短的描述,随后用了一个省略号。可就是这样一段简短的文字,却包含着深厚的感情。此时,彭德怀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他的心里作何感想?省略号表示了什么?……这些内容都需要学生从彭德怀的角度,想象杀骡子的过程,体验彭德怀的思想情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彭德怀崇高品格作出深刻的感悟。
第三,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钟爱并乐于进行实践的习惯。实践的过程是学习的主体身心灵动的过程,也是体验的过程,这样的体验往往使学习的主体留取最深的印象、最深的理解、最深的感悟,其体验也是最真切的。教师要培养学生酷爱读书,乐于写作的习惯。
三、由浅入深,激发学生主动体验的灵动性
在培养学生对文本情节、感人事迹、人物品质的体验中,一定要使学生真正触动心灵。当下,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就是不容易被感动,也不会感激,究其原委,是因为学生对生活、对知识缺乏丰厚体验的缘故(或者说有体验,但并未觸及心灵)。所以,培养学生用心体验,才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件深刻而有意义的工作。
如苏教版六年级《最后的姿势》一文的结尾,对汶川大地震中英勇护生的谭千秋作了这样的概括:“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教学时,教师提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你对这段文字是怎样理解的?谈谈你的感受。多数学生在讨论中仅从字面意思上作了一些概念化的描述。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再次走近谭老师,从谭老师自身的言谈举止,到人们对谭老师的评价,体验出谭老师的“师德灵魂”究竟是什么。学生在用心体悟汶川大地震过程以后,最终作出了颇为深刻的心灵体验:“这是谭老师对学生的爱;这是谭老师在生死关头、无私地将生命献给学生、献给社会、奉献给教育的伟大品格的体现……”
当然,体验是一种主体性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活动离不开认知,只有当学习的主体对当下获取的信息作出了清晰的了解与理解后,其体验才有实质性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主领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体验,比如有感情地诵读、有条理地演示等,都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自主认知的问题。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铜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