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8-06-26 12:04杨雨平林东源叶健波林华征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期
关键词: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杨雨平 林东源 叶健波 林华征

[摘要] 研究显示,近年来,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若未及时治疗,易对糖尿病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危害,医学研究内容显示,糖尿病患者具有多种慢性并发症,例如神经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等,上述并发症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可能和氧化应激、高血糖、胰岛素抵抗、遗传易感性等多个方面因素密切相关,为了探讨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制,因此,该院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制进行相关综述。

[关键词]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1(a)-0195-02

糖尿病为临床中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缺陷而导致的,糖尿病患者伴有多种慢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易波及患者全身各个系统,易对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不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还易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如何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已经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包括神经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以及大血管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可能和氧化应激、高血糖、胰岛素抵抗、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1-2],了解糖尿病患者引起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对预防慢性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该院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相关综述,见我院各项研究内容中的描述。

1 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是一种以人体高血糖作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糖尿病患者长期存在高血糖,易导致患者神经、血管、心脏、肾以及眼发生慢性损害,该疾病主要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而引起的,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多种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神经病变、大血管病变(外周血管、脑血管、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糖尿病肾病)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明确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制,对慢性并发症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降低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几率[3]。

2 高血糖对人体血管损伤的病理机制

高血糖为多种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研究显示[4],慢性高血糖和糖尿病大血管以及微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为血管病变预报因子,有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就餐时,血糖波动为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危险的影响因素,也是患者血糖控制关键。

3 血管并发症和血管重构的发生

血管重构主要是指人体血管为了适应环境而发生的变化,其为动态过程,主要包含细胞迁移、细胞死亡、人体细胞生长以及人体细胞外基质的生成以及降解,主要分为代偿性重构以及失代偿性重构[5]。

血管壁由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构成,血管壁具有感知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功能,能通过局部活性物质释放,从而对自身功能和结构造成影响,血管重构过程和血液动力学变化、血管活性物质以及局部生长因子之间作用密切相关,胰岛素抵抗、高血糖、内皮细胞功能紊乱、高胰岛素血症、血流动力学异常、血液流变学等因素,对人体血管壁的刺激,易导致血管重构情况发生。血管重构为血管壁结构重新构造全过程,为适应性行为,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等晚期血管并发症发生的结构基础,血管重构在糖尿病患者并发症中的作用逐漸引起关注,现如今被纳入多项临床研究中[6]。

血管重构生物学过程主要为:①细胞间信号和细胞内信号传递;②对外界因素变化感知[7];③影响细胞迁移、死亡或者生长;④人体血管壁结构变化,从细胞学角度进行观察,血管重构主要包括细胞迁移、死亡、增殖和细胞外基质降解等过程,构成管壁所有细胞均参与重构的过程,内皮细胞在物理力学、炎症介质、体液因子作用下最为重要,内皮细胞能感知人体周围环境信号变化[8]。

4 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血管内皮细胞为覆盖在人体血管内腔表面的细胞,有学者[9]首先提出内皮概念,在长时间内临床一直认为血管内皮仅具有血管内壁机械屏障作用。从内皮衍生舒张因子发现以来,人们陆续发现人体内皮细胞能产生缩血管因子,随着科学不断发展,已经逐渐意识到血管内皮细胞主要通过分泌多种因子从而来维持内环境稳定。

血管重构在血管疾病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显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为引起人体血管结构损伤和遗传的相关因素,在人体血管重构过程中,细胞凋亡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为决定人体管壁构成的主要因素[10]。细胞凋亡也可以称作为程序化细胞死亡,为不同细胞坏死的病理性或者生理性死亡过程,涉及基因调控、表达和激活等多个方面,目前研究认为,细胞凋亡在人体伤口愈合、器官发育、免疫反应等过程中,能调控细胞增殖,维持细胞数量和组织器官正常生理功能稳定[11]。

细胞凋亡过程受到相关基因的控制和调节,和癌变以及细胞增殖的基因参与了人体细胞凋亡调控,研究显示BaX和Bcl22为促进和抑制人体细胞凋亡功能的蛋白质,在人体细胞凋亡中具有十分重要调节作用,BaX和Bcl22能通过形成异源二聚体和同源二聚体来调节细胞凋亡,当BaX在人体细胞内超表达时,细胞对信号反应不断增强,当Bcl22超表达时,其能和BaX形成异源二聚体,能抑制细胞死亡[12]。

5 结论

已知凋亡在各种细胞中存在,而内皮细胞死亡和内皮细胞功能失调,易引起内皮来源物质丢失,内皮来源物质易影响血管重构。高糖易引起人体内皮细胞变圆、萎缩和裂解等情况发生,在高糖条件下,培养颈动脉内皮细胞,显著上升细胞死亡数目,由此可见,细胞凋亡在人体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预防内皮细胞凋亡,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1] 潘劲,胡如英,龚巍巍,等.浙江省2007至2012年糖尿病流行特征的描述性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5,31(10):846-850.

[2] 端传友,王新波.糖尿病对胰腺癌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16,32(2):160-164.

[3] 朱铖铖,赵桂秋,刘园园,等.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真菌性角膜炎穿透角膜移植术治疗临床效果的对照研究[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6,34(6):522-526.

[4] 伍绍铮,曹仁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467-468.

[5] 耿新倩,王从容.原子力显微镜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7,16(6):456-459.

[6] 冷一平,禹华旭.糖尿病脑病:起病隐匿机制复杂的并发症[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12):1144-1145.

[7] 王小娟.线粒体DNA G6179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D].温州:温州医科大学,2015.

[8] 孙丽莎,刘润萍,陈秋,等.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J].山东医药,2012,52(17):92-95.

[9] 张鹏,路慎国,郑洪华,等.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4):18-19.

[10] 孙迎春,解汝娟.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7,23(16):3286-3290.

[11] 李琳娜,张晓峰.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J].临床眼科杂志,2014,22(1):86-90.

[12] 施君,张文川.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1):116-119.

(收稿日期:2017-10-17)

猜你喜欢
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难治性癫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痛风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EVA的阻燃研究进展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