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理论在2型糖尿病干预中的意义研究

2018-06-26 12:04史艳丽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期
关键词:医治血脂血糖

史艳丽

[摘要] 目的 研究中医治未病理论在2型糖尿病干预中的意义。 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的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糖尿病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方法基础上,采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1年,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脂及血糖水平。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TC(4.92±0.4)mmol/L、TG(1.38±0.2)mmol/L、LDL-C(2.95±0.1)mmol/L、HDL-C(1.91±0.75)mmol/L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BG(7.41±1.45)mmol/L、2 hFBG(9.73±1.38)mmol/L、HbA1c(6.15±1.08)%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中,采用中医治未病理论,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血脂水平和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中医治未病理论;2型糖尿病;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1(a)-0049-0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中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最高。糖尿病目前尚无法彻底治愈,主要的治疗措施在于控制血糖平稳。中医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效果较好,中医上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病,是全身性多系统疾病,主要特点是无法根治、病程长、不传染。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当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主要内容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精髓在于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疾病进一步恶化和进展[1]。中医治未病理论,和我国当前所提倡的预防为主方针相符,在2型糖尿病干预中意义重大。基于此,该文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的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了中醫治未病理论在2型糖尿病干预中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纳入患者68例,年龄在35~74岁,平均年龄为(58.1±3.4)岁,病程在2~14年,平均病程为(6.3±1.7)年;观察组中纳入患者68例,年龄在33~72岁,平均年龄为(56.1±3.5)岁,病程在3~16年,平均病程为(7.2±1.9)年。纳入标准: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对该研究均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I型糖尿病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糖尿病护理干预方法,合理控制血压、体重,定期监测血脂、血糖指标,了解合理用药情况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治未病理论进行干预,①未病先防,积极宣传糖尿病疾病及预防知识,严密监测控制高危人群。促进糖耐量减低向正常糖耐量转变,阻止糖尿病蔓延[2]。2型糖尿病分为稳定期、过渡期、发病期,在前两个时期加强饮食运动干预,配合养阴清热中药方剂阻止病情进展。②既病防变,对于已发病的患者,通过中医手段干预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同时阻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2型糖尿病患者血行无力、气阴两虚、阴虚燥热而致血液粘稠、瘀血内阻,进而引发血管神经并发症。采取活血化瘀、活血养阴中药方剂,以地龙、茯苓、五味子、红花、苍术、当归、黄芪、党参、山药等中药材成方,以水煎服后服用,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③瘥后防复,采用中医干预手法,避免患者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2型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较多,包括肾病、脑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其中糖尿病肾病是一种比较多见的并发症,病情不断进展可转变为终末期肾衰竭,进而威胁患者生命。对此,主要采取控制蛋白质和钠盐的摄入,保持血脂、血压、血糖水平的平稳[3]。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干预1年,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脂及血糖水平。血脂指标包括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指标包括FBG(空腹血糖)、2 hFBG(餐后2 h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

1.4 统计方法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TC(4.92±0.4)mmol/L、TG(1.38±0.2)mmol/L、LDL-C(2.95±0.1)mmol/L、HDL-C(1.91±0.75)mmol/L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BG(7.41±1.45)mmol/L、2 hFBG(9.73±1.38)mmol/L、HbA1c(6.15±1.08)%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主要病理机制是胰岛素相对不足,体内血糖水平偏高,进而引发相关疾病或症状。很多患者容易合并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对于患者身体健康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另外,由于监测不到位、知识欠缺等原因,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也比较有限。2型糖尿病目前尚无法根治,仅可通过一些手段控制血脂和血糖平稳,以延缓患者病情进展。中医对于2型糖尿病具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在疾病本身预防,以及并发症防治方面成果显著。中医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当中的精髓内容,运用这一理论进行2型糖尿病干预,能够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心功能,促进脑血管疾病康复。采用中医干预手法防治并发症,通过调节患者体内代谢紊乱,降低血糖水平。同时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改善神血流动力学,抑制细胞外质发展,以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4]。同时,要注重对患者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干预,饮食中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合理分配每餐热量,确保维生素的充足摄入,可适当多食用含糖量低且充饥解渴的食物,禁烟禁酒。在运动方面,要结合患者自身情况,有规律的开展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需避免运动过量,可运动1次/d,20~30 min/次。此外,还要加强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宣传,让患者全面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养成并保持正确的生活作息习惯。经该文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中医治未病理论,干预前,两组患者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中,采用中医治未病理论,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血脂水平和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小华,王开兰.中医“治未病”理念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中应用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8):217-219.

[2] 马桂芳,朱秀英,张莹,等.中医体质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重庆医学,2017(A2):2-4.

[3] 高绍红,曾柳红,欧阳江华.中医“治未病”护理干预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9):7-9.

[4] 龚媛媛,岳晓艳,陈延.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素养[J].卫生职业教育,2015(6):138-140.

(收稿日期:2017-10-15)

猜你喜欢
医治血脂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中医治疫的历史拾遗和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思考
中医治癣,疗效更显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你了解“血脂”吗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