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历史观,唯物史观,教学建议,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7-0008-07
在反复阅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历史新课标”或“新课标”),并将其与21世纪以来的其他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进行比较之后,笔者明显感到,着力凸显正确“历史观”,更加强调和重视唯物史观的指导作用,是高中历史新课标的一个鲜明特点。准确把握和认真剖析这个特点,是研究高中历史新课标的一个重要课题,是贯彻和落实新课标、进行高中历史课程建设的必备前提之一。下面就此谈一些粗浅看法与同行交流。
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看法。在历史课程标准中,“历史观”本应作为关键词和核心概念出现,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21世纪以来,我国共制定历史课程标准四个、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三个。此外,2016年还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公示于众。在这八个历史教学文件中,①“历史观”一词时有时无、时多时少,这反映出历史观在中学历史课程、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地位忽高忽低、变化不定的状况。如以历史观为中心,将八个课标中的相关内容列成一表,我们便可清晰地看到这个变化。但如此呈现难免繁杂。现化繁为简,仅进行以下两个比较:一是“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标”“历史与社会课标”同“2017年版高中历史新课标”的比较(表1)、二是“2016年高中历史课标(征求意见稿)”与“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标正式文本”的比较(表2)。通过这样的比较也可大体看出“历史观”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地位的变化。
从表1可以看出,2011年义务教育历史、历史与社会两门课程都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培养目标(其中一处仅提世界观和人生观),两门课程都未将“历史观”作为培养目标。而2017年版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反复使用“历史观”这一重要概念,使之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列,将“四观”一起作为高中历史课程的培养目标。历史观在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地位大大提高。
从表2可以看出,在2016年公布的高中历史新课标(征求意见稿)中,“历史观”亦未受到重视,六个关键地方只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未提及“历史观”,而2017年修订完成的高中历史课标正式文本中,“历史观”一词频频出现,六次①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肩而立,并列为高中历史课程的培养目标。一年之间变化如此之大,令人惊奇,引人关注。
综观表1和表2,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论断:在高中历史新课标中,历史观被凸显出来了。历史观已成为高中历史新课标的一个关键词和核心概念。把历史观摆在如此重要的地位,在我国以往的历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从未有过。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在很长时间里,历史观在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地位起起伏伏、飘忽不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不止一个,很重要的一点是相当多的人认为,作为对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包括对过去世界、现实世界和未来世界的根本看法。对过去世界的根本看法就是历史观,因此,世界观已包括了历史观,不需要单独提出历史观,更不能让其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列,否则不合逻辑。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就历史课程目标而言,只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把历史观刨除在外,就不行了。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中学各科的共同目标(任务),自然也是历史学科的目标(任务),但历史课程的内容及其特点等,决定了其主要目标(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其他课程也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历史观的功能,如语文学科可从语言史、文学史的角度,数理化生诸学科可从自然史和科学史的角度,音乐和美术学科可从艺术史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但是主要还是由历史课程承担。历史课有自己特有的教育功能,这是其他课程不能取代的。正因为如此,历史课程才会以独立的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地位长期存在于中学课程体系之中。有鉴于此,多年来一直有历史教师和历史教育研究者大声疾呼,提醒主管者和从业者重视历史课程在学生正确历史观形成中的作用。如庞卓恒发表了题为《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的文章。②常云平认为:“历史观是历史教育最重要的问题。”③陈其指出:“高中历史教学应当首先重视的是: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初步正确的理解。”①尤学工强调:“历史观是历史教育的核心问题。”②他还引用李大钊的名言“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得一正确历史观”,论证历史观的重要性及其对人生观形成的影响。这些论述获得很多历史老师的赞同。在此次高中历史课标修订的最后阶段,修订组专家吸纳上述意見,经慎重考虑,认真研究,作出凸显“历史观”这一重要概念,将其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列的决策。可以相信,这个看似细微、实际重大的变化将对高中以及初中历史课程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高中历史新课标着力凸显历史观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它实际上明确规定引导高中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是高中历史课程的主要目标(任务)。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历史观呢?
笔者认为,正确的历史观有三个维度:正确的历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正确的历史观是完整的历史观;正确的历史观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着的历史观。从古至今,到底有多少种历史观,难以准确统计。很多历史观都为人们认识历史作出了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贡献。但是,迄今为止,在融历史本体论和历史认识论于一体、宏观、中宏与微观相统一的成体系的历史观中,只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才是科学的、完整的、发展着的历史观。在社会主义中国,我们常说的正确历史观,就是唯物史观。从革命战争年代起,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教育就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史教育教学一贯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高中历史新课标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新课标在着力凸显历史观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和强调唯物史观对高中历史课程的引领和作用指导。其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反复重申唯物史观是高中历史课程的指导思想
高中历史新课标在阐述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时写道:“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论及“学科核心素养”时说,“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的客观的认识”。在《中外历史纲要》的“教学提示”中,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把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在选修课程的主题活动“编制历史人物年表”中,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尝试用唯物史观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对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新课标提出了“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的重要要求。新课标还指出,师生不仅应将唯物史观作为解释历史现象的指导思想,还应将其作为“认识和解释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二)对唯物史观作了相对周全、简明扼要的介绍
以往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虽然重视唯物史观,但都对其解释不多,有的大纲和课标省略了这方面的内容。高中历史新课标的编写者则用较多的篇幅和文字介绍了唯物史观。
新课标指出:“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包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原理等③(参见新课标“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部分)。新课标介绍说,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从古至今,经历了“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而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不同性质,可以“把人类历史发展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几种社会形态,它们构成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的序列”。对此,新课标解释说:“不是所有民族、国家的历史都完整地经历了这五个阶段,但是这个发展总趋势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意义。”
新课标附录2,通过案例(从唐长安和北宋东京认识唐宋社会及变化),指出运用唯物史观应注意的问题,如指出唯物史观要求“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理解历史上的变化和延续的意义”,要求把具体的历史现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和比较。
(三)让唯物史观在多个体系中占据构成要素的首位
在高中历史新课标中,实际存在着“历史课程基本理念”“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课程目标”四个彼此关联又相互区别的体系。这些体系由相同的五个要素构成,而“唯物史观”均排在首位,以下依次是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对五个要素平行排列,不分层次的做法,历史教学界有不同看法,但历史教师普遍认为,唯物史观对其他要素确实有统领的意义。
(四)创设选修课,为有兴趣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学生更系统地学习唯物史观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高中历史新课程由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和选修课三部分构成。选修课两个模块,各有7个专题。模块1第1个专题“历史与历史学”,第2个专题“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集中学习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第3个专题“史学的优秀传统”中的“了解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实际是讲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第4—7专题讲如何“做历史”,实际是指导学生应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借鉴中国传统史学研究中的可操作的具体方法,步入史学研究之门。可以预期,通过选修课的学习,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会获得很大的提升,有的学生可能会因此报考大学历史专业。
以上笔者论证了着力凸显正确历史观,更加重视唯物史观的指导作用,是2017年版高中历史新课标的一大特点。为什么要体现这样的特点呢?难道是为了提升高中历史课程的理论水准,使之与初中历史课程区别开来吗?不能说与此无关,但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要通过这些有力举措,帮助和引导高中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已有所得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下面围绕历史观教育问题给高中历史教师提出几点建议。
(一)明确责任,敢于担当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們已经知道,高中历史新课标已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使其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重大而光荣的任务交给高中历史课程和高中历史教师。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我们应明确任务,勇敢地担当起责任。
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师任务重,责任大,十分辛苦。但我们又不能不承认,压力主要来自高考升学率,大家的精力主要投入高考复习教学研究之中,投入历史试题(卷)的研究、命制和批改之中,真正研究高中历史教学的本质、功能和规律,研究学生正确历史观形成的并不多。因此,当前高中历史课程实际面临一个“转型”问题,即从典型的应试教育向真正的素养(素质)教育转型的问题。而真正地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促进高中学生唯物史观素养的提高,又是“转型”的重点和关键。实现“转型”,舍我其谁?我们应有这样的决心和胆识。
(二)打铁还得自身硬
要帮助和引导学生真正懂得唯物史观,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教师自己在这方面必须有很高的修养。而且,关键之关键在于,教师不仅要懂得唯物史观,能够并善于向学生讲解唯物史观,更重要的是要信仰唯物史观。要达到这个境界需要我们作一生的努力。
正确历史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重点。现阶段的学习,应注意三点:第一,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中,以往被我们忽视的东西。有的历史老师说,以往我们学习《共产党宣言》,很重视“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斗争”,“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挥吧。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等关于阶级斗争的论述,而对“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①等,则注意不够。这就需要认真“补课”,把以往未注意的这些重要内容当做重点来学。这个意见很好,笔者愿循此重读“宣言”。第二,以“扬弃”态度对待流行唯物史观(苏联教科书阐释的唯物史观)。以斯大林为代表的苏联主流马克思主义者,为唯物史观的普及和传播作了不少工作。苏联历史教科书中“所讲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非常有条理,清晰,是适合苏联国情的”。②但其教条主义的趋向和机械唯物主义的简单化阐释,很多地方又有违于唯物史观,我们应通过批判性思维,以扬弃的态度进行清理。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很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我们一定要认真的学习和领会。“正人先正己”,我们要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和磨砺,让自己的历史观不断充实和提升,为学生作出表率。
(三)处理好几个关系
在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矛盾和困难,需要处理好一些关系。以笔者过往的体验,以下几个关系尤需很好地加以处理。
1.历史本体论和历史认识论的关系
作为科学的历史观体系,唯物史观由历史本体论和历史认识论(含历史认识方法论)两大部分组成。历史本体论回答“历史是什么”的问题,历史认识论回答历史能否认识以及如何认识的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既要引导他们学习和把握唯物史观的历史本体论,又要引导他们学习和运用唯物史观的历史认识论,不应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不过,作为中学一线历史教师,我们可以在历史认识论方面多下一些功夫。这是因为,首先,历史本体论难度极大,我们应量力而行,目标太高,恐力不从心。其次,高中历史新课标对唯物史观的历史本体论的介绍相对详细一些,如指出“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劳作与经济活动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从古至今,经历了从分散到整体、从低级社会形态到高级社会的“发展历程”,这个历程可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个阶段”,人类社会发展有其“规律性”,等等。面对历史认识的介绍则相对较少,且不具体,缺少可操作性,需要我们去探讨和摸索。再次,从学生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间联系的角度看,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认识论,与历史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之间存在着相互交织、彼此影响、同生共长的关系。最后,对唯物史观有较深研究的学者认为,至今为止,唯物史观带有很浓的历史本体论色彩,而历史认识论只是以“胚胎和萌芽”的形式包含于其中。历史认识论已成为“唯物史观理论生长点和发展的突破口”。哲学家、历史学们已把理论聚焦点从历史本体论转向历史认识论。“对历史认识论的深入探讨已成为时代的需要以及人类认识发展的趋势。如果说近代历史哲学研究的重点是人类历史本身的运动的话,那么,现代历史哲学注意的中心则是如何认识历史本身的活动”。③所以,在进行唯物史观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高度关注历史认识论研究的进展及其取得的成果。
2.唯物史观与诸种“新史观”的关系
近年来,我国历史教学以及历史高考命题,运用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社会史观和生态史观(环境史观)等“新史观”已很普遍,现在高中历史新课标高度重视唯物史观的指导作用,今后这些“新史观”还能用吗?在讨论这个问题前,我们应注意两点:一是上述“新史观”并非都很“新”,有的史观,如文明史观可溯源至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可以说是很“老”的历史观。二是这些史观与唯物史观不属于同一层次,唯物史观是由宏观史观、中观史观和微观史观构成的一个宏大历史观体系,而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等“新史观”与唯物史观的中观史观,如社会形态史观和阶级斗争史观等属同层级。从当前情况和发展趋势看,我们可以说,由西方学者创立,引入我国后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改造的,中国化的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和生态史观等,还会继续使用。实际上,这些基本脱胎换骨的“新史观”已成为唯物史观的中观史观的组成部分了。高中历史新课标本身也一定程度上运用了这些“新史观”。如在必修课《中外历史纲要》专题1.1“中华早期文明”中,可以清楚看到文明史观的影响,而选择性必修课模块2“经济与社会生活”,受社会史观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3.解释历史问题和解释现实问题的关系
在历史课程中学习唯物史观,肯定主要是用以解释历史问题。但历史与现实紧紧相连,人们往往因现实问题的需要而去研究历史问题,历史能为人们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启示,故而应注意用唯物史观作为解释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论武器。如我们既可以用唯物史观的矛盾分析法去揭示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及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要用唯物史观揭示剖析新时代中国社会的社会矛盾,认识当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分析这一矛盾形成的原因,探寻解决此矛盾的途径和方式方法等。既运用唯物史观解释历史现象,又运用其解释现实问题,就可以在历史和现实的双向联系中加快加深我们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在论及思想观念教育时,有的研究者说,思想观念的普及和推广,是一个长期的润物无声的过程,以某些“现象级事件”引起关注,再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最终必定会深入人心。①这是经验之谈,可以借鉴。
以“现象级事件”引起关注,在历史观教育中可以这样落实:通过中型乃至大型的历史教学问题,引起广大学生对唯物史观的关注。如马克思生于1818年,2018年是其诞生200周年。举办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的主题历史教学活动,会引起广大学生对马克思和他创立的唯物史观的关注。同理,如果在2018年举办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纪念活动,则会引起广大学生对《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含唯物史观)及其影响的关注。
“现象级事件”偶尔有之即可,细致的教育则要长期地持续进行。唯物史观不可能在学生头脑中自发形成,教师的宣讲乃至适度的“灌输”是必要的,只要通俗生动,学生也乐于接受。但主要的常用的方法是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借助各种各样的历史教学方式和手段,润物于无声之中。在这方面,一些高考历史试题值得借鉴。如2015年“文综”全国卷I第41题,即生产力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题。此题既考唯物史观的最基本的观点,又考唯物史观在当代的发展,还考学生的创新能力(试题鼓励学生修订、补充、否定公式或提出新公式),可谓一举多得。
(五)面向全体学生与分层指导相结合
在文理分班的情况下,以往理科生和文科生在历史观方面所受的教育差异很大。在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后,这种状况将从根本上加以改变。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高中历史课程(首先是必修课)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全体高中学生学习和运用唯物史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与此同时,还要分层指导。面向全体学生和分层指导并不矛盾。高中历史教学的分层指导,从正确历史观的树立角度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和选修课日常教学中,都要“抓两头、带中间”。一头是抓对唯物史观学习热情高、领悟快、喜欢并比较善于表达的学生,让他们发挥学习积极分子、“小先生”的作用。对这类学生可适当提高要求,如新课标设计的主题教学活动“编制历史人物年表”,要求学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以“年表”的形式评价历史人物。“年表”相对简单,适合多数学生编制。对历史爱好者则可以要求他们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以“历史人物小传”乃至“历史小论文”的形式来评价历史人物,进一步调动其学习和运用唯物史观的积极性。一头是抓历史观已显露偏差苗头的学生。一线历史教师偶尔会遇到说“崇拜希特勒”一类话的学生。近来有材料说,一些男生,有收集中外军装图片和仿制品实物的兴趣。其中个别人,出于猎奇、“好玩”“装酷”,还穿上日本军装拍成照片或视频,供自己以及同好“欣赏”。这类情况反映出个别学生的历史观、价值观已出现问题。历史教师一旦发现,应加倍关心,重点给予帮助,促成其思想转变。
其次,指导学生选课,鼓励更多的同学选学选修课程,更系统深入地学习唯物史观和运用唯物史观。
最后,指导学生选择高考志愿,鼓励确有兴趣也有条件的学生报历史或其相关专业。
(六)进行审辩式思维
历史观(含唯物史观)是内涵深邃、外延丰富的问题,高中历史新课标说,“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的解释”,要求我们“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辨析和价值判断”(参见“课程目标”部分)。该课标对历史观和唯物史观作出了解释,对这种解释我们也应进行“辨析和价值判断”,亦即进行审辩式思维(批判性思维)。通过审辩,心悦诚服地接受其科学正确的解释,对其不完备之处则应作出补充,或提出来商榷、讨论。比如新课标说,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包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这里,课标编制者未把阶级斗争(含无产阶级专政)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作为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列出来。这是否恰当,笔者认为,有商榷的必要。首先,《共产党宣言》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一开头就说:“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阶级分析方法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原理)和方法之一,早已成为学界的共识和公众的常识。如有学者指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的原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原理和阶级与阶级斗争的原理是“唯物史观的最主要的原理”。①有些学者认为,“发展了阶级斗争学说,使阶级、阶级斗争成为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以及旧的社会经济形态嬗变为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的钥匙”,②是马克思的伟大理论贡献之一。其次,新课标旗帜鲜明地坚持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认为把人类历史发展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个阶段,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意义”。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在认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时,就离不开阶级斗争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最后,在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中,有大量的阶级斗争史和革命斗争史内容,要教好学好这些内容,师生都必须运用阶级斗争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鉴于以上几点,笔者认为,一线老师在介绍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时,可以补充阶级斗争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这一条,而在讲述从原始社会解体到社会主义社会建立的漫长历史时,一定要很好地运用阶级斗争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
【作者简介】冯一下,成都大学退休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国古代史和历史教育学。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