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王根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学生主体位置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各个学校积极进行各种教学方式的创新改革.导学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這种教学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的质量.本文笔者就将对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做出一定的讨论.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数学教学
导学案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编辑相关的学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根据导学案中的内容进行有目标和有计划地学习探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框架.这样的学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思维发散能力为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师生的互动交流,增加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突破以前的教学模式,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通过学案,预设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前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课前导入得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本节课学生的教学参与度.教师要通过导入来渗透教学相关的主题,将学生带入学习知识的相关情境.很多教师因为课堂时间紧凑的缘故,在新课的导入环节略显干涩,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利用导学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在导学案中加入相关的故事情节或者相关的名人故事、涉及的现实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也让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前有一个比较轻松的学习情绪,便于学生对知识产生学习的热情.例如,在讲“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好相关的故事:在古印度有一个人叫西塔,他发明了象棋,国王对他非常欣赏,对西塔说可以满足他的任何要求.西塔知道以后,提出:棋盘上有六十四个格子,请在第一格上放上一粒小麦,在以后的六十三个格子中依次放入前一格数量两倍的小麦.这样的要求听起来非常简单,国王非常开心地答应了.结果回去数学家算出来的结果让国王非常惊讶.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故事最后的结果吗?学生通过阅读整个故事,对故事的答案非常好奇,然后教师趁机告诉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会知道答案.学生纷纷以精神饱满的状态投入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课前导入,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知识的好习惯.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突破教学的难点
在新课程标准推出以后,合作学习成为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例如,在讲“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课堂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教师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培养学生对数列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只能匆忙地扔出错位相减法这种求解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形成一种迷茫,以前的求和就是相加,为什么在这里要做减法,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需要学生进行理解的地方没有讲解清楚.利用导学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如,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一些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1)在等比数列中,首项是1,公比是2,求前n项和;(2)在等比数列中,首项是1,公比为3,求前n项和怎么;(3)在等比数列中,首项是1,公比是q,求前n项的和.通过这样的同类联想,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参数来表达公式,体验数学知识的由来,从而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热情.对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探究完成后,教师进行精讲,促使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三、练习巩固,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能力
高中数学的知识繁杂而又联系性非常强.所以教师在进行新知识的教学以后,要及时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另外,还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足够地空间让他们进行合作探究和讨论.还可以通过导学案来加工其中的例题,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其中的提问进行补充,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
总之,高中数学是整个高中学习的难点和重点,教师要合理利用导学案来优化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在整个使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到这种方法出现的有关问题,始终遵循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和指导性原则,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把握好导学案能够起到的作用,发挥其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