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原因,引出学校体育改革价值取向转变所导致的技能与体能之争。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学实用的运动技能,做有实效的体能锻炼,树坚实的终身体育意识应是体育教师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观;技能实用;体能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4-0032-02
笔者通过多年体育教学实践总结,提炼得出“四实”教学观。何为“四实”?一是在学生的情感发展上要实时,二是在学生的技能发展上要实用,三是在学生的体能发展上有实效,四是在学生的体质关注上有实据。通過“四实”教学观在课堂上的彰显,更好地体现学科价值和育人功能。
一、在学生的情感发展上要实时
情感健康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情感的健康发展关乎学生建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达成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领域目标的路径。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与当下“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如出一辙。
“实时”分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突出即时干预,即当课堂中出现值得教育的“当下事件”对全体学生都有教育意义时,教师应停下教学,转到“当下事件”上来。以事论事、以事生情、以情育人。如课堂上同学之间相互理解、小组同学集体协助“潜能生”、学生勇于承担责任等好现象,将其影响放大,激发班级内正能量的传播。埋怨、责备、打闹等不正义的事情,也应得到及时控制和干预。相对性则表现对个别学生长期保持关注,主要用于激发“潜能生”和转化“问题生”。有的学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引导和帮助,才能达成与集体趋同,融入集体和课堂。相对“实时”,就是要给某些特殊学生一定的时间,保持长期关注与逐步干预,不可急于求成,“下次不可再犯”的命令式教育是无用的。关注学生、关注事件、关注动态的“三关注”意识是落实这一教学观的法宝,良好的课堂常规和师生关系由此建立。
二、在学生的技能发展上要实用
毛振明教授提出的“四种课程排列方式对应的四个体育教学内容层次”(图1),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什么样的技能是实用的,是需要精学的?笔者认为应包括四种情况。一是群众基础性。在学校、在社区、在一定区域内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项目。例如,一个地区的篮球运动比较普及,篮球场地多,那么篮球就应作为主要教材贯穿整个小学。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更多地去参与活动,无形中技能和体能均得到提升,通过实践活动达到全面育人的效果。二是主体兴趣性。有的项目并未在学校开展,但个别学生却掌握得很好。例如在一个班里,有个别学生在校外培训了拉丁舞、武术、跆拳道等,如果有学生想跟着这几个同学学习,教师在课前与“小老师”做好周密的计划,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自教自学,真正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资源共享。三是政策指向性。在学校运动会上和国家体质测试项目中,一些必须开展的项目,如快速跑、跳绳、跳远、仰卧起坐等,应实行全员学习,并激励学生提高成绩。四是教师主体性,就是教师可把自己擅长的项目传授给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技能的实用性,最终体现在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上。从一年级开始,体育教师就应开始引导学生选择2~3种运动项目,作为自己努力掌握的方向,教师要做好具体的记录,在教学安排上采用小循环或大循环,以便做好跟踪指导,为落实体艺“2+1”服务,让学生掌握的技能受用终身。
三、在学生的体能发展上有实效
有学者提出,加大体育课的运动负荷不是解决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关键,关键是在扎实落实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这种想法不无道理,毕竟现实的体育课上确有不少时间没有进行身体练习。一小时体育活动,是对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安排适当活动,因此笔者认为小学4节体育课依然是保障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关键。学校体育组应对各班体育课(包括体育活动)的周计划在体能和技能侧重方面有个规划。
何为体能发展有实效?通俗地讲,学生通过身体练习要出汗、要喘气、要发酸,有时还要喊疼喊累和流泪。从科学角度讲,有氧与无氧运动在练习时间和心率上的控制、爆发力和力量耐力发展在练习重量和次数上的控制等,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和公式推算,这需要体育教师加强体能练习方面的学习,科学指导学生进行锻炼很有必要。就一节体育课而言,有效的体能练习应有练习时间、练习次数、练习强度的保证,还应具备利于技术掌握的辅助性或者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补充性。
四、在学生的体质关注上有实据
“实据”就是记录。学生的体质状况,只有通过测试各种项目,进行数据的对比,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测试是掌握体育课质量的显性方法。初中有体育中考,师生和家长都很关注体育成绩,测试是常事。在小学,有人也许一年就做一次国家体质测试,甚至有捏造数据者。为了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提升学生自身对体育成绩的关注,从三年级开始,可以教学生计时和丈量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测试任务,记录自己的体育成绩,激发学生在课内外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这一做法不但体现学生参与课堂的主体性,也能有效减轻教师的负担。当然,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一个学期里,教师也要亲自把关三到四次。
除了记录体育成绩,学生平时上课的表现(特别是部分学生出现的纪律问题)、每班每节课的整体情况、教学内容完成情况等教师也应及时记录。一般而言,体育教师任课班级较多,常常会忘记上一节课的情况和某个学生出现的问题,若有记录,可有针对性地在下一节课进行解决,做到心中有数。所以,教师要设计适合自己记录的表格。体育教师上课除了带口哨,还要带上笔和记录表。简言之,“实据”是评价的源头活水。
体育教师唯有形成正确的课堂教学观,重学生情感培养,教学生实用的运动技能,引学生做有实效的体能锻炼,树坚实的终身体育意识,才能助力培养一代又一代焕发阳光之气的中国青少年。上“实”体育课,我们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课程改革新论——兼论何为好的体育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53.
[2]张繁荣.体育课堂中实时关注学生情感发展的缘由[J].体育师友,2017(4):22-23.
[3]张繁荣.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能与技能的把握——“鱼”与“渔”的抉择[J].体育师友,2015(5):11-13.
[4]宋文钦.加大体育课的运动负荷不是解决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关键[J].中国学校体育,2017(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