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护理干预分析

2018-06-23 08:37:00徐晓况文霞
系统医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冲管植入式输液

徐晓,况文霞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乳腺甲状腺血管外科,重庆 408000

近年来,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使得恶性肿瘤发生概率逐年上升,作为一种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乳腺癌常采用手术联合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在化疗过程中,须借助静脉输液的方式向患者体内输注化学药物,从而杀灭患者机体内肿瘤细胞。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属于一种常用的静脉输液方式,与传统一次性输液方式相比,输液效果更为良好[1]。然而,由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存在一定局限性,容易引发导管相关性感染,对整体输液效果造成一定不良影响。该文将2017年1—12月期间接诊的4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相应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诊的乳腺癌化疗患者中选取40例参与该次研究,将乳腺癌化疗患者依照计算机表法分成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组(n=20)和中心静脉导管组(n=20)。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组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9.26±8.35)岁,中位体重为(55.29±7.68)kg;中心静脉导管组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0.12±8.22)岁,中位体重为(54.98±7.53)kg。 通过对 40 例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基础资料实施检验分析,发现两组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基础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4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且该次研究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1.2.1 中心静脉导管组 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让患者保持仰卧位或半卧位,使其手臂与躯干呈90°,将其头偏向于待穿刺一侧后保持低头状,对待穿刺点实施消毒,铺设无菌巾,在无菌的条件下,预先用生理盐水实施冲管后,再采用插管鞘沿着与皮肤呈15~30°的方向实施穿刺,回血后,深入1 cm送鞘,拔出穿刺针,沿着插管鞘将导管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经由穿刺点、腋下、右锁骨下,直至第三肋间,体外预留长度为7 cm左右的导管,拔出插管鞘及导丝,安装尾端及肝素帽,实施局部杀菌消毒后,对穿刺点实施压迫止血,并用半透膜对导管实施固定。

护理干预:①置管前对患者病情、血管情况、局部皮肤情况及凝血功能等实施综合评估,评价患者是否符合PICC适应证。置管部位首选直而粗、瓣膜少的非患侧静脉,避免选择局部感染灶部位。②做好无菌条件维护及手部卫生清洁工作,严密消毒穿刺部位,操作中保证轻柔准确,争取一次穿刺成功,预防感染发生。③及时更换敷料、肝素帽,严格按照规定实施冲管、封管等操作,观察敷料是否潮湿、有无松动污染等情况,加强导管固定,避免发生导管滑脱移位情况,强化对导管接口的护理干预,完成输液后须采用无菌纱布包裹导管末端。输注浓度较大的液体后,须实施冲管,避免液体残留引发感染。

1.2.2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组 留置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于患者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实施穿刺,基于导丝的指引,置入导管,直至上腔静脉,经过X线片确定导管到达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汇处,而后于患者锁骨下窝皮下1 cm处构建输液座及皮下隧道,保证皮下隧道与输液座良好连接固定,在X线片辅助下明确导管尖端位置,若位置满意且未见肺积液或气胸,则判定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留置成功[2]。

护理干预:①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留置后,须固定好输液器导管,防止液体滴空或空气进入。输液前,对穿刺处疼痛、红肿等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发生异常,须立刻停止输液。输注粘稠液体后,须实施冲管再输注其他液体。输液后,用生理盐水实施封管,避免血液回流,防止导管发生堵塞,封管时,用10 mL以上的生理盐水,避免注射器压力过高损坏导管结构[3]。同时,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不能与高雅注射泵联用,不能输注造影剂。化疗过程中,须加强巡视,注意患者对水分的摄入,尽量保证摄入量超过2000 mL/d。②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患者表现,认真听取主诉,一旦发生冲管困难、难以回抽、注射困难等情况,就需要考虑是否发生导管夹闭综合征,立刻告知医师并配合拔管,避免进一步造成导管断裂或损坏[4]。③当回抽困难时,须及时调整进针位置。当冲管和封管时,须注意控制容量和频率,若冲管、封管不顺利,在排除导管末端位置错误、蝶翼针穿刺不当等情况的基础上,告知医师并配合医师对患者予以抗凝药或溶栓药物[5]。④留置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后,须注意避免血源性装置、导管、穿刺处发生污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采用七步洗手法对病原菌侵染途径进行阻断,预防感染的发生[6]。针对发生感染的患者,须告知医师并遵医嘱对患者予以抗生素药物治疗。对于高危患者,须适当予以增强免疫干预,对其低蛋白血症进行纠正,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⑤在导管通畅的情况下,须对输液座周围皮肤情况进行严密观察,一旦发生回抽无血的现象,则须考虑为导管瓣膜发闷受阻,排除栓塞后方可继续使用[7]。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4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对4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将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基础资料(计量资料)描述成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行t检验,将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计数资料)描述成百分数(%)的形式,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分析

两组年龄与体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表1 4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基础资料比较(±s)

表1 4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基础资料比较(±s)

组别 例数 中位年龄(岁) 中位体重(kg)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组 20中心静脉导管组 20 t值P值39.26±8.35 40.12±8.22 0.328 2 0.744 5 55.29±7.68 54.98±7.53 0.128 8 0.898 1

2.2 4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组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5.00%)明显低于中心静脉导管组(55.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现阶段,临床上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应用率逐渐升高,获得了较为良好的输液效果,该种输液方式通过连接无损伤针与输液港底座,对静脉输液通路进行构建,经过通路向中心静脉输注各类药物,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优势在于通过快速稀释、分解药物,减少药物对静脉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多次穿刺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及疼痛,提升了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8]。但是,据有关研究及实践证实,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及维护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完成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留置后,须通过加强护理干预,保证无菌条件下操作,护理人员操作过程中须彻底洗手并戴好口罩、帽子,保证熟练操作,降低重复穿刺发生率,于患者活动范围小的肢体处安置输液座,并尽量减少输液座外层覆盖组织,保证导管顶端紧靠输液座交界处,避免发生药物外渗等情况。完成置管后在X线辅助下确定导管顶端处于准确位置。输液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是否出现红肿、疼痛、发热等情况。不同药物交替之间,做好冲管工作,避免不同药物发生反应产生沉淀堵塞导管,输液后,做好封管工作,保持导管及输液针的整洁[9]。该次研究中,2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主要为药物外渗、导管闭塞及感染,未见皮肤肿胀发生。余雪纷[10]在其研究中对60例观察组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67%)明显低于接受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60例对照组患者(31.67%)。而该次研究结果与余雪纷的研究报道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相似。该次研究结果中,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5.00%)明显低于中心静脉导管组(55.00%)。

表2 4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综上所述,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静脉输液相比,更有利于预防乳腺癌化疗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1]莫雄飞,吉东娅,伍淑文.乳腺癌患者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后并发症的护理[J].中国临床护理,2017,9(6):473-475.

[2]陈燕红.乳腺癌化疗应用静脉输液港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2):157-158.

[3]林颖,江子芳,邓亚萍,等.优质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6):148-150.

[4]王丽.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8):235-236.

[5]李钰.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8):225-226.

[6]王伟娜,王建新,张彦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对策分析 [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2):142-144.

[7]王岚.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1):149-150.

[8]成剑焕.乳腺癌化疗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健康指导与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4):25-26.

[9]王寅欢,陈显春,曾令娟,等.乳腺癌患者植入静脉输液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6):68-70.

[10]余雪纷.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应用的并发症分析和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9):202-204.

猜你喜欢
冲管植入式输液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与PICC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持续空气阻隔法所需输液冲管液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护理研究(2021年14期)2021-08-05 07:03:52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体内植入式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
电子制作(2019年7期)2019-04-25 13:17:52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08
试论植入式广告在春晚中的应用
新闻传播(2018年5期)2018-05-30 07:02:55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用于植入式器件的电源技术研究进展
电源技术(2016年2期)2016-02-27 09:05:19
颈枕输液袋
中学科技(2015年11期)2015-11-25 05: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