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健康教育在陪产家属中的应用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2018-06-23 08:37:00李秀荣
系统医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助产产科产程

李秀荣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产科,河北石家庄 050011

妊娠及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物学过程,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妊娠及分娩本身对孕妇及其家庭来说也是一种较为重大的生活事件。近年来,我国的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当前已高达40%甚至60%,受到世人关注[1]。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孕妇精神高度紧张是其中一方面,有研究报道认为,社会因素剖宫产,尤其母亲要求的剖宫产(cesarean delivery on maternal request,CDMR)已成为剖宫产的主要指征[2]。如何提高自然分娩率,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问题。为降低产妇与家庭成员间的分离性焦虑,加强家庭成员对分娩过程的直接参与,许多医院产科建立了类似家庭环境的待产、分娩单位,由家属陪伴分娩,陪伴分娩指的是在产妇等待分娩过程中,由丈夫、母亲、姐妹或助产士陪同,获得体力支持、精神鼓舞及心理安慰[3],陪伴分娩是当前产科较为常用的一种保障产科质量的助产方式[4]。有研究显示,家属陪伴分娩可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减少恐惧心理、提高服务满意率[5]。如何帮助陪产家属,怎样提供支持、指导及健康促进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他们能和医护人员一起更好的给予孕妇在精神上鼓励、心理上安慰、体力上支持,保证孕妇顺利渡过漫长的分娩全过程,应该是助产人员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但是国内的孕妇学校主要注重于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专门针对陪产家属的教育很少,也缺乏相应的研究。鉴于此该院于2013年12月起,对陪产家属采取健康教育,包括心理支持、技能培训与知识强化训练等措施,在此基础上,自2015年1月,对原有的健康教育进行优化、整合,制定了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止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产科门诊孕检并在该院产科分娩、其家属陪产且家属接受了常规的健康教育的产妇155名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止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产科门诊孕检并在该院产科分娩、其家属陪产且家属接受了由爱心助产团队进行的一对一的系统化健康教育指导的产妇153名,为观察组。分别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和总产程时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对照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产科门诊孕检并在该院产科分娩、其家属陪产且家属接受了常规的健康教育的产妇155名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产科门诊孕检并在该院产科分娩、其家属陪产且家属接受了由爱心助产团队进行的一对一的系统化健康教育指导的产妇153名,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均为宫内孕第一胎、单胎;②均无不良孕产史;③均无内科及产科并发症;④产妇年龄(25.5±2.5)岁、家属年龄(26.5±2.5)岁;⑤有研究[6]显示让丈夫全程陪产可以帮助产妇释放生产时的恐惧焦虑,有利于新生儿和产妇的身体健康;故入选者陪产家属均为产妇丈夫;⑥陪产家属均可有效沟通;⑦家属如期参加培训。该研究项目已经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该研究属于回顾性分析,两组孕产妇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两组孕妇家属都在门诊进行常规孕检陪伴、分娩陪伴。对照组陪伴家属进行常规集体的门诊教育,即孕妇孕28周后其陪伴家属每周三下午可在孕妇学校接受集体的孕产、陪产知识科普。观察组在孕妇20周第一次孕检时,让陪伴家属从爱心助产团队名单中自愿任选一位,结成爱心对子,陪伴家属可随时向爱心对子电话咨询,爱心助产士根据陪伴家属情况,为其制定指导帮助计划,孕妇满37周前每月组织家属到病房参观、学习孕、产相关知识,满37周后每周组织一次家属到待产室和产房参观、学习待产知识,熟悉环境。对高度紧张陪产家属,增加指导次数。指导过程中,如有疑问及时与助产团队讨论,并及时听取主任意见。

1.3 实施内容

①组建爱心助产团队 5年以上助产经验的主管护师5名、副主任护师3名、护士长2名。

②聘请院内外专家对助产团队成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水平和沟通协调能力培训,考试合格方可加入。

③把有助产团队成员姓名、电话的卡片放在门诊,让陪伴家属第一次陪同孕检时自愿选一位结成爱心对子。

④团队成员建立与之结对陪伴家属档案 孕妇孕20周第一次检查时完成,包括陪伴家属和孕妇基本情况:姓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住址、电话等。

⑤实施指导团队成员的职责 根据不同陪伴家属制定不同指导计划,定期、及时、灵活给予孕、产相关知识和心理帮助,有疑问及时与助产团队协商讨论,有变异时及时与主任请教,及时评估进度,分析变异。

⑥孕妇满37周前每月组织一次陪伴家属到病房参观、学习孕、产相关知识;满37周后每周组织一次家属到待产室和产房参观、学习待产知识,熟悉环境。

⑦对高度紧张陪产家属,增加指导次数,直到满意为止。

⑧陪伴家属可随时向爱心助产士咨询。

1.4 观察指标

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的产程时间

1.4 统计方法

将两组病例进行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的产程时间的比较,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例资料中计数资料即自然分娩例数、有无指征剖宫产例数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产程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自然分娩为137名(89.54%),对照组为80名(51.6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指征剖宫产率及无指征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孕妇分娩情况比较[n(%)]

2.2 两组总产程时间比较

观察组自然分娩总产程平均(900.00±93.27)min,对照组自然分娩总产程平均 (1 125.00±95.56)min,两组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s)

组别 第一产程(h)第二产程(h) 第三产程(min) 总产程(min)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14.10±1.02 17.18±1.57 3.97<0.05 0.66±0.55 1.43±0.26 1.76<0.05 4.50±0.75 8.59±5.37 4.23<0.05 900.00±93.27 1 125.00±95.56 6.75<0.05

3 讨论

蔡彬媚等人的研究[7]:观察组丈夫接受产前宣教并在妻子分娩过程中全程陪伴与对照组丈夫未接受产前宣教只是在妻子分娩过程中全程陪伴相比,观察组自然分娩率56%、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仅有22%,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产程(764.3±126.4)min,对照组总产程(869.5±143.5)min,观察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该研究与蔡彬媚等人的研究结论相符。因此对陪伴分娩的家属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改善了分娩结局。讨论如下。

3.1 开展以家庭为中心和产科护理的必要性

虽然分娩是生理现象,但对于产妇确实是一种持久而强烈应急源[8]对陪产家属也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急源,因此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十分必要。护理人员的工作目标是向孕产妇及其配偶和家属提供支持、指导及健康促进[9]。许多医院产科都开展了家属陪伴分娩。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一部分家属在陪产过程中,尤其是在产妇分娩阵痛变频、变强时不知如何与助产人员配合来共同安慰、指导和帮助孕妇,相反却表现为过度焦虑紧张,无所适从,甚至出现“帮倒忙”现象,如不停地向医护人员要求“她疼得受不了了,快做手术吧,别让她受罪了”,这些表现加重了孕妇的精神、心理负担,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是影响分娩过程和结局的重要因素之一。初产妇对自然分娩的恐惧、焦虑和不确定感与宫缩乏力、产程配合不佳、疼痛敏感、无指征剖宫产率上升等呈显著相关性,而陪伴家属的消极情绪也使孕妇无法得到强有力的正性心理支持,易加重孕妇的紧张情绪,产妇精神紧张或可导致中枢神经及内分泌功能紊乱,使机体痛觉耐受降低、宫缩乏力,而造成产程、产后出血和难产率的增加[10],不利于孕妇自然分娩,也不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有时还会出现陪产人员意见不统一,家庭成员在陪产过程中闹矛盾,影响家庭团结,进一步加大孕妇焦虑程度。究其原因是因为妊娠及分娩不仅对孕妇造成压力,对孕妇家庭尤其是配偶也是一个很大的应激,主要是准爸爸缺乏相应的陪护经验和助产经验,本身就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想帮而又不懂如何帮助[11],会使其产生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压力反应。还有研究显示配偶在陪伴过程中有无力感,渴望获得更多的分娩知识和陪伴分娩技能:配偶进入产房陪伴分娩后,陪伴分娩的效果不尽相同,由于配偶缺乏相关分娩知识和陪伴分娩的技能,对于产妇产程不同时期的表现和需求会感觉有些无所适从,不能给予产妇及时和满意的帮助。多数受访者表示自己陪伴分娩相关知识与技能不足[10]。

该院爱心团队对陪产家属(丈夫)采取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该研究结果显示,在对陪产家属进行了系统化健康教育后,自然分娩137名,达到89.54%,而没有进行系统化健康护理教育的对照组自然分娩80名,只占51.61%,观察组较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提高近38%。有指征剖宫产孕妇,受过健康教育的陪产家属及产妇为15名,占9.80%,没有接受过健康教育的陪产家庭,剖宫产妇48名,高达30.97%。同时,受过系统化健康教育的无指征剖宫产妇只有1名,占0.65%,而不曾受过系统化健康教育的无指征剖宫产妇达27名,占17.42%。该研究表明,对陪产家庭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后,自然分娩率明显上升,剖宫产率明显降低;研究结果还显示,进行系统化陪产教育后,孕妇产程为(900.00±93.27)min,没有进行系统化陪产教育的孕妇家庭,其产程达到(1 125.72±95.56)min,研究表明对陪产家属进行系统化教育能缩短自然分娩产妇产程。

对陪产家属采取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可使家属获得相关知识技能,并使家属获得精神心理支持使之在陪伴分娩过程中能给予产妇真正的、科学的心理慰藉和情感支持,缓解产妇因漫长的等待而产生的焦虑、恐惧等情绪反应,减轻疼痛,增强其分娩信心,从而促进产程进展,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同时也提高了孕产妇及家属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创造和谐的护患关系。

3.2 对陪伴家属进行系统化教育的必要性

助产机构通过各种方法来降低剖宫产率,如开办孕妇学校和家属陪产等措施,但是以往只注重对孕妇的健康教育却忽视了对陪产家属的教育,更忽视了家属的心理需求。这与护理理念中的全人关顾、全人护理,以及产科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脱节。而该研究通过对陪产家属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了解陪产家属对护理服务的需求,给予陪产技术和心理支持,解除了整个家庭的焦虑和不安,帮助家庭树立自然分娩的自信心并拥有安全感。

需要注意的是系统化健康教育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①健康教育课程的标准化有待研究;②需陪产家属付出较多的时间;③需较多的有助产经验和良好沟通能力的助产人员,这也加重了助产人员相对不足的程度,而随着全程一对一陪伴分娩和分娩镇痛服务等在产科的开展,助产人员知识和技能结构面临挑战[12]。

但该课题符合人文精神,获得产妇及家属的一致认同,本课题也是护理工作社会性服务的延伸。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时春艳.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3):237-239.

[2]杨慧霞.剖宫产的现状与应对措施思考[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14(1):2-5.

[3]罗西霞.助产士主导的家属陪伴分娩临床效果观察[J].心理医生,2017,23(22):133-134.

[4]李芳.助产士陪伴分娩与家属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5):121.

[5]陈砾,郭胜斌.家属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6,22(2):2-3.

[6]魏冬梅.产程中心理干预配合丈夫陪产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母婴世界,2017(5):92.

[7]蔡彬媚,杨惠芬.丈夫接受产前宣教并全程陪伴在高龄产妇分娩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3,20(19):105-106.

[8]秦红.100例丈夫陪伴分娩的效果观察 [J].医药前沿,2017,7(27):136-137.

[9]陈蕊,袁婉文,等.澳门地区待产阶段准父亲的体验及其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6):485-488.

[10]思耀芬,贺秋园,杨美玲,等.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和产后恢复的影响 [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5):453-456.

[11]孔金芳.配偶陪同式健康教育在非药物性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8):3603-3606.

[12]李广隽,李立梅,王宇维.初产妇配偶在陪伴分娩过程中的体验研究 [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1):1549-1551.

[13]陈丽,任小红,焦洁.从需求背景的转变谈助产专业教育的应对[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218-219.

猜你喜欢
助产产科产程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智慧健康(2021年33期)2021-03-16 05:46:56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认识产科大出血
产科医师答问录
妈妈宝宝(2017年4期)2017-02-25 07:01:36
产科医师答问录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34
产科医师答问录
妈妈宝宝(2017年2期)2017-02-21 01:21:28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哈尔滨医药(2015年3期)2015-12-01 03:57:45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