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8-06-22 12:19陆艳红
系统医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精神科优质护理人员

陆艳红

赤峰市复员军人精神病医院精神科三病区,内蒙古赤峰 024000

当前,社会发展、经济水平提高,医疗工作中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不再仅局限于诊疗护理,精神心理的舒适、安慰更成为了护理工作的重点[1]。相对于一般科室患者,精神科收治患者更为特殊,对关怀、理解的需求度更高。另外,精神科患者中老年患者比例明显递增,老年患者开始有明显生理性衰退表现,加上疾病、环境以及药物反应等因素,增加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导致医疗纠纷、护患矛盾问题[2-3]。另外,精神类疾病造成患者身心痛苦的同时,带来明显的家庭、社会负担。所以,护理工作质量是影响精神科患者住院安全、治疗预后的关键。卫生部提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要求,目的是在夯实基础护理的同时优化护理服务,实现患者身心护理需求[4]。基于此,该文就该院精神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0例患者为例,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常规护理干预价值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均为精神科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的诊断标准,总计70例。实验在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下开展,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以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者分组。观察组:35例,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21例、14例;年龄28~72 岁,均值(60.50±5.30)岁;精神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各10例,癔症例患者7例,焦虑症、强迫症患者各4例;病程6个月~12年,均值(6.60±2.30)岁;学历:小学 6 例,初、高中 18 例,大专及以上11例。对照组:35例,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 19 例、16 例;年龄 26~70 岁,均值(58.50±5.60)岁;精神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患者10例,心境障碍抑郁发作患者9例,癔症例患者8例,焦虑症5例,强迫症患者 3例;病程 6个月~13年,均值(6.20±2.35)岁;学历:小学7例,初、高中19例,大专及以上9例。观察组、对照组精神科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均值、学历、精神疾病类型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指导用药以及患者的基础生活护理、病情监测等。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①强化风险教育、评估。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风险教育,以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事件的识别以及提前预防能力。同时,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学习,以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另外,针对精神科患者的具体生理以及心理特点进行护理工作风险评估、预防,主动和患者沟通,提高患者信任感和医疗工作配合度。②环境营造。精神科患者情感、意识、行为障碍情况明显,尤其老年人动作迟钝明显,所以跌倒、坠床等均为护理工作重点。护理工作期间除跌倒以及坠床预防外,需要维持病房环境卫生,在洗漱间、走廊等处粘贴明显防滑标识,在卫生间安装扶手,对有明显躁动表现的患者进行制动以及保护性约束。③强化病情观察、评估。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评估患者情绪、病情,重点观察情绪、病情不稳定患者,强化病房危险物品检查以及管理工作,检查病房门窗。另外,对于处在康复期、发病期的精神类患者进行区分管理。④强化生活护理。精神科患者一般生活自理能力不高,护理人员需要辅助患者定期洗头、更换衣物、修剪指甲等,维持患者病床卫生,定期更换相关物品。另外,对于疾病造成的患者饮食异常情况,对于拒食以及不知饥饱患者劝说喂食,对于吞咽困难患者缓慢进食。⑤加强健康教育。对患者、家属普及精神类疾病诱发因素、症状表现、治疗等相关知识普及,通过主动和患者、家属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度,叮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安慰、鼓励、生活辅助。综合患者恢复情况鼓励其参与社交活动,包括下棋、看电视等,帮助患者恢复人际交往能力。另外,定期举办精神疾病知识专题讲座,鼓励家属、患者共同参与,对不理解者进行一对一指导。患者疾病恢复期,增进患者、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指导患者、家属相关自我护理以及家庭护理,便于患者出院后护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并在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指导。⑥强化专科人员培养。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内容,对护理人员工作进行考核并实施奖惩制度,将责任负责制落实到位,夯实基础护理工作,重视患者疾病治疗、心理情绪疏导工作,重视和患者以及家属之间的有效沟通,重视患者的病情以及情绪变化,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为完善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另外,对精神科护理人员适时进行情绪疏导,缓解护理人员的压力感,优化工作排班情况,提高患者护理工作积极参与度。

1.3 观察指标

记录精神科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跌倒、坠床、自伤、伤人)、护理满意度(自制问卷调查)、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病房护理、护理安全,百分制模式)评分。

1.4 统计方法

70例精神科患者此次实验观察指标均进行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算。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计数均以[n(%)]形式展开,进行 χ2检验;护理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均以(±s)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对照组精神科患者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见表1。观察组发生率2.85%明显低于对照组22.85%(χ2=6.247 7,P=0.012 4)。

表1 精神科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2.2 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对照组精神科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见表2。观察组基础护理、病房护理、护理安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精神科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对比[(±s),分]

表2 精神科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n=35)对照组(n=35)t值P值基础护理 病房护理 护理安全92.90±3.30 88.15±3.55 5.797 7 0.000 0 90.60±6.55 80.60±7.60 5.896 5 0.000 0 97.10±5.60 86.05±4.85 8.824 2 0.000 0

2.3 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满意患者19例,一般满意患者15例,不满意患者1例,总满意度97.15%(34/35)。对照组:满意患者12例,一般满意患者16例,不满意患者7例,总满意度80.00%(28/3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7.1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χ2=5.080 6,P=0.024 1)。

3 讨论

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学习压力都开始明显提高,增加了精神类疾病的临床发生率[5]。精神疾病是在生物学、心理学、社会环境因素等共同影响下导致的大脑功能失调,患者开始有不同程度的认知、情感、行为异常表现,且持续时间开始延长,直接影响日常生活、学习、工作,部分患者在病态心理的影响下,有明显自杀、攻击以及自身的表现[6]。精神类疾病病因相对复杂,加上患者对疾病认知度不高,患者需要长期用药,中途停药情况以及疾病反复发作情况明显,患者有功能障碍表现,早发现、早治疗的同时关注患者心理需求,进行护理干预尤为重要[7]。相对于一般疾病患者,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一般护理干预无法满足患者需求[8]。护理工作模式是满足患者护理要求、提高工作质量、效率的基础上提出的工作方式,优质护理服务优质宗旨“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实现护理工作责任制,维持患者身心舒适,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性,深化护理专业工作,达到整体上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的目的[9]。

此次实验选择了该院70例精神科患者,并进行实验分组,对比护理后组间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风险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精神科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15%,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85%。对照组精神科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00%,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2.85%。组间2项指标结果经统计学计算,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基础护理、病房护理、护理安全指标评分结果经统计学计算,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次实验研究结果和李凤玲研究结果有明显一致性,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由此说明,优质护理服务的可行性和优势。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是医疗改革、患者护理需求下发展的必然趋势,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降低患者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具有精神科推行价值。

[1]骆海萍.优质护理服务对精神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14(8中旬刊):273-274.

[2]范喜英,覃金荣.细节思维管理法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3):106-107.

[3]杜惠兰,肖迎光,於军兰,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8):3610-3614.

[4]梁璐.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护理中的效果与体会[J].医学信息,2015(31):126.

[5]杨毓,温彩娥.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法律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8):113-114.

[6]李黎,郦萍萍,罗欣,等.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方法及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4(7):312.

[7]郭明,彭伟,张俊,等.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实施中精神科护士压力现状调查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13):130-132.

[8]钱艳艳,夏海涛.精神专科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7):130-131.

[9]班瑞益.精神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4):1959-1960,1957.

[10]李凤玲.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6):174-176.

猜你喜欢
精神科优质护理人员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