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萍
(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护理部 济源 454000)
重症胰腺炎是一种高代谢性疾病,治疗期间还需消耗大量能量,为避免营养代谢紊乱,临床在治疗重症胰腺炎需同时辅以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但长期TPN治疗必然造成营养失衡,不利于患者疾病恢复,因此对于危重症患者,还需予以适当的肠内营养(EN)支持[1]。EN的建立需依靠鼻空肠管置入,临床一般采用床旁盲插被动依赖法置入鼻肠管,患者主动性较差、痛苦明显[2]。本研究将改良式胃内注气法应用于重症胰腺炎患者鼻肠管置入术中,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鼻肠管置入方法不同分为传统组(23例)、改良组(19例)。传统组男18例、女5例;年龄22~71岁、平均(45.6±8.7)岁;Balthazar CT 分级:Ⅱ级 11例,Ⅲ级7例,Ⅳ级5例。改良组男15例,女4例;年龄23~72岁,平均(46.8±9.3)岁;Balthazar CT 分级:Ⅱ级9例,Ⅲ级6例,Ⅳ级4例。两组患者病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2013年中华医学会指定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中有关重症胰腺炎诊治标准;伴不可逆性(>48 h)器官功能障碍者;入院72 h内进行鼻肠管EN治疗;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明显喉部或食道狭窄者;幽门梗阻、肠梗阻者;代谢性昏迷者;双侧鼻腔异常存在置管禁忌者。
1.3 方法 传统组予以床旁盲插被动依赖法。改良组予以改良式胃内注气鼻肠管置管术:(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该操作步骤及意义,操作前嘱患者禁食6 h,吸净口鼻分泌物,测量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的距离,并做好标记,以此标记点50 cm处再做一标记;(2)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导管头,选择一侧鼻腔将鼻导管缓慢插入15 cm,到达咽部,180°旋转导管;(3)慢慢推进鼻肠管,将鼻肠管推进至第一个标志处,如能抽出胃液,则说明导管头端在胃内,协助患者取右侧45℃平卧位,夹闭胃肠减压管,向胃内注入10 ml/kg的空气,最多不超过500 ml,继续随患者呼吸缓慢推送鼻肠管过幽门,若推送过程受阻,说明鼻肠管可能盘曲,应缓慢回撤,变换管道头端方向后继续插入至第二标记处,快速注入20 ml空气,听诊胃内如无气过水声,右下腹闻及气过水声则说明鼻肠管可能已进入十二指肠降段,左肋腹闻及气过水声则初步确定鼻肠管进入十二指肠空肠段,随后向鼻肠管注入20 ml生理盐水,抽出导丝,将外露鼻肠管固定于鼻翼部,行X线腹部平片检查确认管道位置。两组患者置管后均予以肠内营养,以40 ml/h速度滴入肠内营养液,并根据患者体质量(BMI)、铁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计数等指标进行营养液摄入量的调整。
1.4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置管时间及置管成功率。(2)记录两组置管后1、3、7 d内早期肠内营养实施正常情况。(3)统计两组置管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出血、误吸、返流、异位等。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置管情况比较 传统组置管时间(24.7±4.5)min,改良组置管时间(8.4±1.6)min,组间比较,P<0.05;传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47.8%(11/23),显著低于改良组 94.7%(18/19),P<0.05。
2.2 两组早期肠内营养实施正常情况比较 传统组1 d内、7 d内肠内营养使用正常率均显著低于改良组,P<0.05,两组3 d内使用正常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早期肠内营养实施正常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置管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置管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置管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重症胰腺炎患者需长期卧床,胃肠蠕动能力较差,幽门张力高,食物残留在胃内可引发胃张力升高,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恶心,加重呕吐,形成恶性循环[3]。此外患者留置置管期间可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如腹胀、胃潴留、食物反流、误吸等,影响肠内营养的正常进行[4~5]。通过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其导管头端越过胃、幽门,直接进入小肠,可减少食物刺激胃液分泌[6]。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置管法有床旁盲插被动依赖法法,B超及胃镜下胃内注气法,前者耗时较长,依赖于患者胃肠蠕动能力,且成功率较低,后者成功率较高,相对X线、胃镜等,损伤小、无辐射,且操作步骤简单、费用低[7]。本研究结果显示,改良组置管时间低于传统组,且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传统组,充分体现了改良式注气法鼻肠管的主动性,可显著缩短置管流程,手法上采用180°旋转鼻肠管,调整导管前端位置贴近咽后壁,避开食管起始狭窄部位,提高置管成功率。此外,改良组肠内营养使用正常率明显高于传统组,这可能与改良置管注气后可将幽门口打开,促进胃蠕动有关。
因鼻空肠管留置时间较长,置管期间需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1)置管时:置管前充分评估患者是否符合置管指征,如腹痛、腹胀症状是否减轻,肠鸣音是否恢复、血淀粉酶是否降至正常,有无合并严重并发症;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长度的鼻肠管;插入食道、幽门、空肠时均需听诊确认鼻肠管头端位置,置管完成后需行X线腹部平片证实鼻肠管头端在空肠内。(2)体位护理:置管后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每次鼻饲时头部抬高30°~45°,完成后维持该体位 30 min。(3)基础护理: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因禁口腔进食、卧床,易继发口腔炎、口腔黏膜异常等问题,每日需进行口腔护理1~2次,留置鼻肠管一侧鼻孔需每日用清水,保持鼻腔清洁,同时避免损伤鼻黏膜;注意保持管道固定部位皮肤的完整性。(4)管道护理:每日需测量鼻肠管外露部分长度,观察管道是否松动、脱落,输注营养前后注意先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导管,避免营养液结块、残留堵塞鼻肠管;密切观察置管期间管道是否扭曲、滑脱,同时每4小时冲管1次。综上所述,改良式注气法置入鼻肠管可快速完成置管,早期肠内营养使用正常率高,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性,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刘芳,刘翼,廖婧媛,等.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6,11(1):88-91,95
[2]林贤超,黄鹤光,王孙建,等.X线引导下螺旋型鼻空肠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J].中华胰腺病杂志,2015,15(1):46-47
[3]刘阳,潘丽英,洪宗元,等.经鼻胃管与鼻空肠管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应用的Meta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4):292-295
[4]蔡斌,董朝妮,代海鹏.重症急性胰腺炎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治疗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9):910-911
[5]周勇,廖南生.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胰腺炎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17):2573-2576
[6]冯凯祥,杨培,周孟君,等.推进型鼻肠管在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4):196-198
[7]郁慧杰,徐小琴,许嵩翱,等.B超监视联合胃内注气法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鼻空肠管留置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7):527-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