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霞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各异,群文阅读就是其中一种方法,而基于思维导图则是有效推动群文阅读展开的可靠途径。本文在理解思维导图概念的同时,也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应用价值进行了阐述,最后在根据一些教学案例具体分析了如何有效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证明了在思维导图引导下的阅读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眼界。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1.055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Based on Mind Map
FENG Xia
(Zhejiang Shaoxing Shangyu District Binjiang Primary School Deji Campus, Shaoxing, Zhejiang 312300)
Abstract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are different, group reading is one of the methods, and based on mind mapping is a reliable way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group reading. At the same time, this article also expound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ind Map in reading teaching of Chinese in elementary school. At last, according to some teaching cases, it analyzes strategies on how to use Mind Map to carry out the reading of Chinese text in primary school, and proves that read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mind map can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and broaden their horizons.
Keywords Mind Map; primary Chinese; group reading
群文阅读是在小学新课改的背景下对小学教学提出的新思路,群文阅读有其独特优势,意在拓宽学生知识眼界和提高学生思维高度,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单篇阅读相比较,群文阅读摒弃单篇阅读的限制,向多文本阅读转变,在实质上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形成一个思维体系,强调学生要学会从多种不同的文章阅读中对意义的把控,从而提高阅读水平。群文阅读的提出,给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带来了不小的考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顺应形势,迎难而上,开辟一种适合的教学方法。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基于思维导图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进行探讨。
1 思维导图的介绍和绘制方法步骤
思维导图,又叫做心智图、树状图,是西方心理学家东尼 博赞所提出的,是一种体现发散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因其在增强记忆有着显著作用,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领域和教育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它是在人类大脑的基础上,根据大脑自身的运动规律,全方位调动大脑各方面的潜在能力,将左右腦联系起来,最大程度地挖掘开发人类的记忆潜能。它能将学生大脑活动内容呈现出来,创始人提出了思维导图的七个绘制步骤,运用某些关键点找到构建记忆的方法,进而将各种知识点有效整合,促进记忆。[1]
思维导图要想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最为关键的是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工作者如何让学生学会绘制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发展至今已经略显成熟,在各大行业均能看到它的身影,其绘制方法可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绘制工具,常规来讲是采用彩色笔和白纸即可,绘制一开始要围绕白纸中心进行绘制,但要注意留一些空白的地方。思维导图的一个关键点是要选好思维图形,在绘制过程中可以选择树状图也可以选择其他不同的图形。另外,为了提高思维导图的分辨力,即可视程度,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颜色来绘制不尽相同的部分。分支和中心要相互联结,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同的分支要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达到简洁明了的效果。思维导图从整体上看要尽可能地美观自然,不要太过于复杂,降低可读性。另外,可以在思维导图的每一个分支点运用关键词进行标记,以方便记忆使用。在最后,一定要注意思维导图从头至尾都要使用图形,一定要谨记这一点。思维导图通俗地讲就是一本帮组人类知晓并掌握大脑运转原理的使用说明书,它通过具体的文字将大脑所想的绘制出来,方便记忆。[2]
2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的应用价值
小学生正是思想启蒙的关键阶段,其思维还没完全定型,在这时候对其进行思维训练无疑对他今后的人生有很大的益处,而思维训练最基本的就是从阅读开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品质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取决于阅读。而群文阅读以学生为主体,以课本为主位,对学生在阅读技巧、语文知识素质等方面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能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一种值得传播并大力推广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思维导图是一种集图形、颜色、直线、文字于一体的图文并茂的表示方法。将课堂知识通过图形表达出来,并运用相关图像、颜色等元素和知识中的关键词形成记忆连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将关注焦点转向了更为可视直观的图形,而不是单一枯燥的文字,方便了学生记忆,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和传统的普通的教学模式相比,思维导图对小学的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思维导图和群文阅读有一定的相似性,它们都是以关键词为中心的各种知识的混合,这一点很好地给群文阅读教学采用思维导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思维导图适合小学生的思考方式,人的大脑的思考方式是一种呈网状的放射性思考的方式,简称就是网状思维,思维导图正是将这种抽象化的思维转化为具体可见的产物,可显著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最后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挖掘小学生的潜能,思维导图很好地利用了思维、阅读和记忆三者之间的联系,极大地促进了小学生左右脑思维的平衡发展。不过,这种教学方法也有不足的地方,并不是十全十美,例如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有些难度、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较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足等等。笔者认为,教学应以实际为前提,对群文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源源不断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技巧。当然了,从总体上来看,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还是有很大的意义的。[3]
3 以思维导图为基础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体系
3.1 运用思维导图,汲取阅读精华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体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要不断积累的。在构建阅读体系过程中,要运用到思维导图,在群文阅读时,可以对不同文章进行对比,然后总结出相似和不同的地方并取其精华。比如说小学生阅读往往是对一些字、词、句的认识,学习过程一般都是小学生通过查阅字典来解决生词的问题,随后再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小段篇章的分析,从简单句子入手开始讲,这样循序渐进,最后把握住了重点,学会了掌握重点,形成一个阅读体系。
3.2 运用思维导图,建立阅读规律
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些信息就可以很轻松地储存进大脑里面,而有些却因记不住而成为瞬间记忆。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对应信息进行总结,形成一种规律。比如对两首同样是表达送别的古诗词,但是送别方式不一样,送别对象也不一样,思维导图将这两首表现同一主题的诗进行了一个思维的连接,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通过对比明白古诗表达的意义,进而掌握阅读的规律。
3.3 运用思维导图,理清小学语文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是把多篇文章通过一定的方法组合在一起,供学生阅读。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通过群文阅读方式,在脑海里形成多个阅读,建立起自己的阅读体系,不断地拓展自己的思维广度、不断地拼接,通过这种形式高效地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比如说谈到送别诗,能让学生想到类似的,通过思维导图,对相关的送别诗在脑海进行思维构建,当想起一首古诗时,就可以在记忆中提取类似的古诗。[4]
4 基于思维导图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4.1 发挥教材功能,确保阅读品质
对阅读教材的选择是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进行阅读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在小学中语文教材一般来讲是以主题为单元进行教学的,即一个单元在一个主题的背景下,并在此背景下包含了四篇课文,这也是对群文阅读的有效开展起到了很大的便利作用。而比较常见的也是以文章内容为主题进行的群文阅读。比如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里面的课文《电影的诞生》《新奇号码知多少》《雷达和蝙蝠》等,这些文章的共同主题都是和“科技”息息相关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群文阅读的教学实践,通过思维导图绘制出“知识网状树”,在脑海中进行比较,让学生从文章写作目的、关键词、段落意思、中心主旨等方面去预习课文,再利用思维导图对文章进行整理,进而能够快速且清晰地明白文章的思路,在深刻的解读下体会,从而可以感受到科技对人类的影响,以及掌握类似此类文章的阅读和写作方法。[5]
4.2 合理利用构架,统筹主题阅读
多样化的群文阅读教学结构,可以让阅读更加地灵动。这种灵动是有一定的结构的,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愚公移山》《滴水石穿的啟蒙》《持之以恒》等文章,老师可以组织一次教材整合的群文阅读,过程如下:第一个星期,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第二个星期,要求学生整理自己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不懂字词、阅读困惑和精彩段落等,并记录在笔记本上;第三个星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交流的环节;第四个星期进行学生教材整合成果展示。
在课堂阅读教学环节,最先要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这也就要求学生在预习阶段进行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对文章中心思想、训练要素和结构安排有一个整体的理解把握。老师在这次组织的教学中要求学生阅读比较出色的一篇课文即《愚公移山》,运用思维导图迅速理清文章脉络,画出内容情节图,依据本文中的重难点知识有针对性的、灵活多变的、以一个开阔的视野进行作图,间接感受愚公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惧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并感受愚公持之以恒精神的现实意义。用类似方法运用群文阅读进行其他两篇课文的教学。
5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相比其他的教学策略,显得更加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质。因为它能把阅读思维形象和具体化,这种形式能够让小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各种文章的阅读方法。但是思维导图也有其局限性,因此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要注意方法策略,只有用更加科学有效灵活的方法应用思维导图,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对群文阅读教学的积极作用,顺利完成新课改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目标。思维导图丰富了学生的阅读内容,给学生对课文阅读有了更为立体的认识,思维也得到不断的拓展,将互不相关的文章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属于自己的阅读体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动力,也培养了独立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梁健.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文学教育(下),2016(9).
[2] 陈爱群.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主题课外阅读导学案教学——以“《三国演义》感悟人物形象课外阅读”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6(1).
[3] 李法兵.利用思维导图学习法构建学生主体阅读网络[J].科学咨询,2015(29).
[4] 甘玉林.群文阅读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路解读[J].小作家选刊,2016(25).
[5] 李艳花.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讨[J].新课程.上旬,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