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地区失地农民就业质量的问题与提升策略
——基于苏州市失地农民就业质量的调查

2018-06-20 12:15赵蒙成张伟琴
关键词:失地农民征地工资

赵蒙成,张伟琴

(苏州大学 a.教育学院;b.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江苏 苏州 215123)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土地被大规模征用,失地农民数量激增,已成为我国社会中一个显性存在的、具有自身独特性的群体。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要》,2000年到2030年的30年间,我国的失地农民将超过7 800万。有研究显示,预计到2030年我国失地农民将达到1.1亿人,其中有 5 000万以上的农民既失地又失业[1],面临着“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尴尬局面,只能徘徊在城市边缘,成为中国弱势、边缘化的群体之一[2]。苏州市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进入快速城镇化时期,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农村集体土地不断被征用,近十几年来征地规模更是迅速扩大,导致失地农民的数量激增。但比较特殊的是,苏州属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民早已处于半工半农的状态,农业收入不是他们收入的唯一来源,失去土地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需要认真、具体的调查研究。那么,苏州市失地农民的就业质量如何?哪些因素会影响其就业质量?有哪些备选措施对于提高他们的就业质量是有效的?本文采用问卷方法对苏州市失地农民的就业质量进行调查,以此个案为经济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的就业质量提供描述性数据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概念界定

失地农民是指国家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因城市化和工业化用地而产生的失去土地的农民。失地农民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失地农民不仅指本身依法承包了集体土地,但在征地中失去了部分或者全部承包地的农民,还包括失去土地的所有家庭成员;狭义的失地农民仅指因征地而失去部分或全部土地,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3]。本文主要采用广义上的失地农民的概念。就业质量最早是以国际劳工组织(ILO) “体面工作”这一概念出现的,指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上能够获得权利保护、收入满意和人文关怀[4]。后有学者将就业质量定义为“反映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5]。一般将就业质量分为职业收入水平、职业稳定性、职业声望、职业发展机会、职业满意度5个维度[6]。本研究主要关注就业中的工资报酬、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等方面。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失地农民就业质量调查问卷在结构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的调查,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等;第二部分是就业质量调查,包括工作性质、工作时间、工作环境、职业技能、工资报酬与福利、就业质量满意度,主要采用里克特五点赋值法进行赋值。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 000份,有效回收问卷1 564份,问卷有效率约为78.2%。其中男性745名,女性819名。样本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样本基本情况

(三)信效度

为了研究的方便,使用Excel表格对数据进行统计,然后运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半信度检验得到的克龙巴赫系数为0.805,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将就业质量部分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的KMO为0.838,说明问卷的效度也是合适的。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失地农民的就业质量之所以成为一个急需关注的领域,是因为劳动方式及其取得报酬的方式在失地前后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首先需要考察征地前后农民工作的改变状况。之后本调查从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就业能力、工作报酬与福利等维度分析失地农民的就业质量,然后整合这些维度对他们的就业满意度进行总体判断。

(一)征地前后工作的变化

数据表明,在征地前有19.5%的人从事农业活动(包括农林渔牧等),征地后仅有2.1%的人继续从事农业活动,他们还拥有少量的自留地,从这一数据的变化可知在征地后大多数人已经不再从事农业活动,而转向其他的生产活动。但必须注意,在征地前已经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再完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很多农民在征地前就处于半工半农的状态。首先,苏州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发展较早,拥有较多的工厂,这为农民提供了多元化的就业选择,因此,收入来源的多样化,不仅仅依靠务农收入。征地前有34.8%的人身份是企业职工,已完全不从事农业劳动;征地后有37.1%的人为企业职工。可见这一组数据变化不大,表明不论是在征地前还是在征地后都有大量的农民在企业、工厂里工作。另外这一人群主要是中年人,家里面有老人,由老人负责家里的田地,他们主要是在农忙的时候帮忙,但不以种地为主要收入来源,这也间接证明了土地不再是苏州地区农民的唯一收入来源。其次,征地后个体商业人员和无业人口等的比例都有所增加,说明失地农民总体上已基本脱离了农业生产劳动,更准确地说他们的身份已经是市民。在这些工作中仅有2.6%的人表示他们的工作是由政府或村委会安排的,绝大多数人的工作是自己通过招工信息或亲戚朋友介绍的,这表明政府在对失地农民的工作安排上还有较大的努力空间。

(二)工作时间

客观地看,大部分失地农民由务农转为工业或服务业的工作之后,其工作时间较长,休假时间较少,不过超半数的人表示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时间是正常的。有46.2%的人每天的工作时间在6到8个小时以内,21.9%的人工作时间为9个小时,18.4%的人工作时间是10个小时,13.6%的人工作时间达到了11个小时以上。在这之中每周可以休息两天的人有29.3%,可以休息一天的人有41.8%,而28.8%的人则是没有休息时间。他们中有9.5%的人认为工作时间非常长,33.2%的人认为工作时间有点长,53.8%的人认为工作时间是正常的,仅有1.5%和2.0%的人认为工作时间有点短和非常短。从数据可以看出失地农民的休假其实是比较少的,他们的休息时间不足,工作时间比较长。但是,许多失地农民表示自己现在的工作不比务农时繁重,在从事农业劳动时也是整天在忙,而且还需要担心收成是否好,而现在只要把自己负责的工作做完就可以了。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有固定的工作时间,部分失地农民表示以前不仅要干农活,而且在空闲的时候还需要做各种各样的零工,基本上都是体力活,虽然收入比现在多一些,但是时间长、工作累,基本上全年无休。而现在在社区里从事服务工作,工作并不难,比以前轻松很多,也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与休息时间,可见失地农民对工作时间的长短并没有强烈的感知。

表2 工作时间基本情况

(三)工作环境

失地农民大多认可自己的工作环境,比较令人满意,在工作中能与同事保持较好的关系,而且同身边的外地人相比,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氛围更加轻松。

对自己的工作环境,失地农民有6.8%的人认为非常好,29.1%的人觉得自己的工作环境是比较好的,但也有超一半的人,即54.5%的人认为自己的工作环境一般,有7.6%的人对自己的工作环境不太满意,仅有2.0%的人觉得自己的工作环境非常不好。大多数失地农民在工作中拥有较好的人际关系,76.8%的失地农民表示他们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好的,只有2.1%的人表示他们和同事的关系不好。其中一些人表示一起工作的同事都是以前一个村或一个地区的,彼此之间早已熟悉,关系融洽。

可能因为失地农民每月都能拿到政府补贴,看病医保报销较多,而且不需要缴纳房租等额外费用,找工作时也有本地人优势,所以他们觉得和外地人相比自己的生活水平要高,有80.8%的失地农民表示,和身边的外地人相比,自己的工作更加轻松,只有19.2%的人表示这种情况不太符合自己的状况。

(四)就业能力

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失地农民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其实是处于不利地位的。有36.3%的人表示在找工作中他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学历水平不够。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城乡地区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人口的学历水平一般会普遍低于城镇人口,而现在的很多工作岗位都是有学历要求的,所以他们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会因为学历水平的不够而受阻。另外,有22%的失地农民表示他们在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是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在未征地之前,他们只要掌握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技能就可以了,而现在他们进入企业、工厂等单位,会有专业技能的要求,与他们已拥有的技能不符。其他的一些因素,包括年龄偏大、月收入不高等也是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的表现。由于在就业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有24.2%的人表示他们会因为不同的原因,如工资待遇不高、工作比较累、没有升职空间等频繁更换工作。虽然有75.8%的失地农民表示他们的工作是长期固定的,但时常更换工作的农民工的比例已不容忽视。再者,是否接受过培训与失地农民的工作技能有直接关系,从而影响他们的就业能力。通过是否接受过政府安排的培训进行分组,对“从事岗位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且自己能掌握这些技能”进行差异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是否培训对失地农民工作技能满足岗位技术要求的差异t检验

从表3中可知,P=0.000<0.05,说明是否接受过政府组织的培训明显影响失地农民的就业岗位和他们对这些技能的熟练掌握程度。因此,为了更好地引导失地农民再就业,政府应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就业培训,增强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然而,实际上在早期的征地过程中政府并没有提供免费的就业培训,农民如果想要参加专门的培训需要自己额外花钱。后来政府开展免费就业培训的时候,一些已经找到工作的不会再参加培训班,另外一些有培训需要的失地农民会因为年龄偏大而不愿意参加培训,因为即使获得了相应的专业技能,也会因为年龄过大的问题找不到工作。政府对失地农民的指导和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收效并不明显[7],但为失地农民提供免费的就业培训是十分重要的,这可以加大他们找到工作的机会,缓解他们就业难的问题,但是政府在为他们提供培训的工作中还存在问题,较早被征地的农民,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农民在培训中可能会被忽视,政府组织的培训对这一问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五)工资报酬与福利

大部分失地农民对自己的月收入还是认可的,他们认为比起征地前他们的家庭年收入是增加的,而且大多数人和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拥有不同种类的社保,对企业提供的福利较为满意。

失地农民月薪不足2 000元的占比最低,仅有9.6%;32.0%的人工资为2 000~3 000元;25.8%的人工资为3 000~4 000元;15.4%的人工资为4 000~5 000元,17.2%的人工资超过了5 000元。这表明失地农民的工资水平还是比较好的,他们的工资月收入集中处于2 000元到5 000元之间。有53.3%的人表示他们的工资收入是比较正常的,23.2%的人表示对工资比较满意,4.9%的人则表示对他们的工资非常满意,仅有14.2%的人认为他们的家庭年收入比起征地前减少了。在福利状况方面,64.3%的人有养老保险,65.8%的人有医疗保险,41.6%的人有工伤险,31.6%的人有住房公积金,43.4%的人有住房失业保险,不过也有24.6%的人表示没有任何保险。这和25.7%的人没有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人数是比较相一致的,所以政府应该尽可能督促企业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为员工的福利提供保障。再者,对于苏州的失地农民来说,他们的月收入不仅包括本职工作的收入,还会有其他的收入。例如在拆迁的过程中,他们平均会分配到2~3套房子,自己家会用到1套或2套,其余的就会租出去,增加收入。他们还会享有政府每月补贴,每月的补贴一般为几百块钱,而且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到了一定年龄以后,补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不同性别对工资报酬的满意度会不会有影响呢?通过性别分组,利用卡方检验考察性别和工资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如表4、表5所示。

表4 性别和工资满意度交叉制表

表5 卡方检验

从表5中数据可知,P=0.047<0.05,说明不同性别的失地农民对收入的满意度是不一样的,女性对收入的满意度要高于男性。同样的,以学历为自变量对工资的满意度进行卡方检验发现,P=0.000<0.05,表明学历的不同也会影响失地农民对工资的满意度。

(六)就业质量满意度

在本调查中,失地农民的心理感受主要表现为他们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即就业质量满意度。就业质量满意度包括就业环境、工资薪酬、工作成就感等方面,将“对工资的满意度、对工作时间的看法、对工作的满意度、工作能否发挥自己的能力,得到社会尊重的多少、工作的决定权、对企业提供福利的满意度,与同事的关系,工作压力的大小、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工作的劳累程度”问题得分叠加得到新变量——就业质量满意度(见表6)。通过就业质量满意度来衡量他们的心理感受,得分越高,表明他们的满意度越高,反之,得分越低,就业质量满意度越低。具体情况如表6所示。

表6 就业质量满意度

失地农民群体的就业质量满意度总分的平均值为35.06,标准差为5.430,因此将失地农民群体就业质量满意度分为低分组(≤30)、中等组(31~40),高分组(≥41)。表6表明,就业质量满意度较低的比例占失地农民群体的18.35%,就业质量满意度中等的比例占失地农民群体的66.30%,就业质量满意度高的占失地农民群体的15.35%。由此可知,绝大多数失地农民就业质量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分析其原因:其一可能是在企业、工厂等地方上班要比从事农业活动轻松,收入也普遍比依靠务农的收入高;其二可能是因为苏州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就业质量水平本来就比较高,农民个人素质也比较高,对征地以后的工作适应良好;其三是因为苏州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政府财政状况良好,允诺给农民的各项补偿能够及时到位,极少存在拖欠现象;其四是因为受我国传统农业社会文化的影响,农民对生活水准的要求要比“城里人”低。他们现在虽然在户籍上已经转化为市民,但在短期内,他们在观念和生活习惯上还是保留了农民时的习惯,比较保守,容易满足。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影响失地农民就业质量的相关因素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征地前后农民的工作会有所变化,但因为苏州处于经济发达地区,农民本来就处于半工半农的状态,所以农民在征地以后会由以前的半工半农彻底转化为企业工人或从事其他的非农业生产活动。大部分人适应良好,他们已经有一个较长的过渡时间,在还拥有土地的时候就已经提前拥有到工厂工作的经历,失去土地后能够快速调整,较好适应城市生活。而且他们的工作时间较为固定,不过有一部分人的工作时间较长,相应的休息时间也就比较少。

第二,失地农民大多认为自己的工作环境比较好,在工作中能与同事保持较好的关系,而且同身边的外地人相比,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更加轻松。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首先他们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学历太低。失地农民的学业水平不高,而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都会有学历水平的要求。其次是缺乏工作技能,是否参加政府举办的就业培训影响他们的职业技能掌握程度。

第三,大部分失地农民对自己的收入是比较满意的,他们认为比起征地前他们的家庭年收入是增加的,而且大多数人和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拥有不同种类的社保,对企业提供的福利也较为满意。性别影响他们对收入的满意程度,女性的满意度要高于男性。他们的收入来源比较多样化,不局限于本职工作的收入。对于他们的就业质量,绝大多数失地农民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

虽然以苏州地区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的就业质量尚可,但仍然存在一些明显问题。依据调查得出的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备选措施,以更好地促进失地农民的就业质量。

一是政府要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力度,建立“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8]的就业培训体系。有针对性、多层次的根据不同年龄、文化水平、自身求职意愿等开展培训,让失地农民真正掌握实用的职业技能,提高转岗就业能力。同时政府要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减轻他们的就业困难。结合失地农民自身的就业特点,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及时掌握市场用工需求,引导企业优先录用失地农民,将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工作安排落到实处。

二是企业需要树立现代人力资源观,正确认识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源价值。在企业招聘的过程中,公平对待失地农民,不应存在歧视现象。遵守《劳动法》,与失地农民签订用工合同,保障其正当的合法权益,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保证失地农民的休息休假时间,及时发放工资以及其应得的奖励等。改善和完善失地农民的工作环境,营造和谐氛围,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有保障的工作环境。不因失地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就故意减少、拖欠工资,或工资常年不正常增长,应同样为他们建立工资增长制度,保证工酬平衡。

三是失地农民自身需要调整好心态,正确归因。失地农民要树立现代劳动观,准确定位自己在用工市场中的地位,通过政府举行的培训活动或其他的途径完善自身,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拥有某一类工作技能,提高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能力。认同政府的征地安置政策,服从政府的安排。同时要积极关注用工市场的需求,关注企业的招工信息,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较好地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翟年祥,项光勤.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的制约因素及其政策支持[J].中国行政管理,2012(2):50-53.

[2]马继迁,张宏如.人力资本、政治资本与失地农民的工作获得[J].华东经济管理,2015,29(12):101-105.

[3]包卫兵,包文兵,徐培华.当前失地农民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发展,2012,12(3):60-65.

[4]王晓刚,陈浩.失地农民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武汉市江夏区龚家铺村为例[J].城市问题,2014(1):63-76.

[5]GRANOVETTER M.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M].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480-510.

[6]彭国胜.青年农民工就业质量问题的实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攀登,2009,28(28):76-81.

[7]李富田.失地与失业: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状况调查[J].江汉论坛,2009(2):125-129.

[8]杜曦.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困境与出路[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25(25):31-36.

猜你喜欢
失地农民征地工资
这种情况下未续订劳动合同是否应当支付二倍工资
基于GIS+BIM的高速公路征地拆迁管理系统
当前经济形势下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方向研究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不用干活,照领工资
生意太差
主流征地制度改革观点检讨
东阳市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
征地制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失地农民生活水平评价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