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茂生小学 曾宪铁
爱因斯坦曾说“问题提出重要过解决”。创新意识的产生和能培养都由问题而来,其既作为思维之起点,同时为思维之源动力。新课改对于数学的学科目标的制定由原本“双基”,拓展成“知识技能、思考能力、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层面,突出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基于这个原因,怎样于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培育学生问题意识,为当前教学之重要任务,同时也要求教师所具有之重要能力。下面是我这几年来在研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小学生本身具有极大好奇心。对自己有兴趣之问题通常会逐个盘问,但不少学生由于教师和家长未能良好地引导他们的问题意识,导致他们因为受挫而放弃提问题。基于这个原因,要求教师能善于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向学生传达尊重和鼓励等情感信息,激励学生提出问题。这将有助于有效地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为其营造良好的心理安全感,进而敢于想问题、提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由此可见,环境的营造是其中关键,有助于让学生处在最佳环境下,启发思维,勇于质疑。
对于学习问题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知识与能力的基础,同时也需要良好的环境,要求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能科学设计问题情境,有效地处理好问题材料,将所需解决的问题,通过一定的巧思,合理地引申到各类合乎学生需求的知识中,进而令学生心理上产生悬念,持续性地处在适宜的教学状态下,培育问题意识。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可见,质疑为令教学更具针对性的关键。教师可根据教材与教学本身的需要,创设愉悦且富于趣味性之教学环境,有效地调集学生积极性,激起其研究欲望,进而达到于有趣环境下发现、思索并解决问题之目的。
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这一课,运用多媒体创设小动物骑车比赛的动画场景:三只小动物骑的车的车轮大小都不同,谁会成为赢家?这种猜测的方式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从竞技结果引申至对圆的特征的分析,引发学生的联想和验证……进而得出圆直径和周长间的关系,再据此推断出获胜方,将结果和最初的猜想对应起来,达到获得并强化知识的目的。
小学生本身拥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可有效地运用其此特征,将他们不曾掌握的法则、规律等进行前置运用,有效地显现数学知识的无穷魅力,达到创设悬念式情景,进而诱发学生以数学的方式探索问题根源。
比如本人在讲授“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这课时,首先带着学生做游戏,让他们自己随便报数,不拒于几位,考验老师可否于1秒内签出其是否被2整除,学生们为了考住老师,报出了许多随机的多位数字,但老师均能在1秒之内答出能否被2整除,再经学生验算发现教师回答正确后,他们的眼中出现了疑惑的表情。此时,本人在黑板上列出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们恍然大悟。此时,本人变换了游戏规则,由我报数,学生答能否被2整除,当学生验证到自己也能在短短一秒内判断后,脸上表现出兴奋的光芒,这是学得新知识后的喜悦之光。
学问的获得,属于一项随学随问的过程。在平时教师交流时,我们时常听到一些教师报怨学生懒惰,对于不懂的问题懒得去探索。事实上,学生本身探索能力也有待教师开启,这是由于,数学属于一项建构式过程,即认知矛盾运动。教师只有了解到这一点,并适时地为学生人为制造一些矛盾,才将有助于激发他们愤而求解的心理,打破认知障碍,进而达到生疑解惑的目的,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如我在佛山市南海区小塘中心小学听上海市特级教师潘小明校长在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一课时,他先出示了这三个图:
然后教师问:“假设有三个小孩都以相同的速度从各个图中的一点同时出发,谁最快回到原来的地方?”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提出了各种问题和说出自己的猜想。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的兴趣被有效地激发起来,获得了良好的成效。由此可见,教学过程内,要求教师能立足于“巧”,灵活掌握,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令学生能乐于提出疑惑,进而在困惑的环境下更加透彻地学习知识。
质疑作为学生思维能力导火线,也属于知识获取之内驱动力。这便需要教师于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以数学眼光看世界,突破常规解法,了解问题契机,培养敢问、好问之品德。学生并非天生懂得如何提会问,只有教会其质疑的方式,才将令其掌握问的决窍。
课题作为教材的一项重要资源,同时也属于众多问题的稳藏点。令学生由课题内提出问题,有助有效培育学生提问之勇气与能力,进而令其形成爱问的习惯,激发学习内驱力,形成“我要学”的良好思维。
如我出示“比例尺”这一课题后,学生就会提出“什么是比例尺?”“它是一把尺吗?”“如果是一把尺,为什么会在这单元出现?”“它与前面学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基于问题的来源和学习需求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助于让学生能展开更加积极的探索。
数学知识间存在前后联系性,因此,新知识的获得通常是基于旧知识而来,而知识间的衍接隐含了众多问题,要求学生对其展开思索,便将发现其中众多关联。因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能借助旧知识,探索新的问题,从而令学生以教材中碰撞出火花。比如教学内的“0没有倒数”的这个概念,学生已经掌握了。但存在一些喜欢刨根问底的学生,想要反证这个问题的正确性。在教师的推动下,同学们展开一探索,最后由倒数的意义和求法两个维度展开分析,并证明了该结论的正确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仅关注学生的答题是否正确,很少会考虑到其内心想法,故导致忽略思考过程评价,这就极大地制约学生思维的发展。 为解决这个问题。要求教师鼓动学生积极地对正常解法,给出质疑和评价,从而得出新疑、别致解题方案。以此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例如在练习右图这道题时,学生的一般解法是:求阴影部分的周长。(单位:cm)
①3.14×(3+3)÷2+3.14×3÷2×2
②3.14×(3+3)÷2+3.14×3
③3.14×3+3.14×3
教师并不罢休,让学生对这些解法进行分析、讨论、质疑:它是最简捷的解法吗?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发现还有更直接的解法:3.14×(3+3)。从中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属于帖近生活一门学科,可以说,生活无处不数学,但是,学生很少能将其和生活联系起来,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能适时引导,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进而发现更多数学问题。小学生由于本身年龄的限制,很多时候会觉得数学和生活中存在矛盾之处,而矛盾是质疑的基础,教师应能了解并予以积级指导。
比如有学生曾提出,长跑运动中,跑内圈的人比较划算的观念,为了验证其正确性,本人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测量和计算,学生通过亲自测量和测算,最终得出了跑道长度一致的观念。而在学习“比的后项不可以为0”的知识后,又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运动会时,会存在“2:0”的成绩的问题等。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的问题意识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从原来寂静的课堂变成了活泼多问、气氛和谐的课堂。学生思维灵性获得大幅提升,学习成绩也提高了许多。所以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措施,应当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
1.靳玉乐 宋乃庆 徐仲林主编《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周日南主编《小学数学课程里理念与实施》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