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小琳
在夏日里,能吃上一碗漂着辣子油和韭菜花的炝锅浆水面,实在是美事。
面,当然得是手擀面,薄厚均匀,软硬刚好。面可切成韭叶面、裤带面或菱角面。要是切成韭叶面,得吸溜着吃,切成裤带面,得吃出动静,切成菱角面,得小口咂摸着吃。
酸菜浆水,不分家。一大缸酸菜,须有酸菜有浆水,才有滋味,才圆满。酸菜大多用青绿的包菜(甘蓝)或者芹菜来腌制,母亲有时还会放些野苦苣,等腌好竟有特别的清香味儿。
辣子油和韭菜花是吃浆水面上好的佐料,红绿搭配,十分诱惑。自家的辣子面,盛上半碗,撒上些蒜末、食盐,烧好油,一浇,刺啦一声尖叫,香辣味就扑出来了。而韭菜择洗好,切丁,放碗里,撒上些食盐,同样烧油,浇上,油泼韭菜的奇香也就出来了。做这两样,烧油的火候很重要,你就瞧油在锅里被烧得团团转,生了烟火气,即可。火候过大,滋味就变了。
待韭叶面切好下大锅,再在小锅烧油少许,用两三瓣蒜和四五段干辣椒炝锅,倒入酸菜浆水,添水,加盐,待翻滚,浆水的香味便扑出来了,扑进你的味蕾里,撞击你的记忆,让你满口生津,泪眼婆娑。此时,正好韭叶面下锅翻了两滚,熟透,用筷子滑溜溜地挑到碗里,浇上炝锅的酸菜浆水,加上香喷喷的辣椒油和韭菜花,红肥绿瘦,一碗乡愁。
浆水面,其实还有另外一种极简单的做法,就是在清水里煮好面,直接倒了生浆水下去,撒上盐,待汤面热透,捞出来,有面有汤,一碗的酸涩清淡,在夏日,很是消暑解渴。这种做法是家常的,省却了很多油水,而炝锅浆水面,只有来客人时才会有。
如今这般渴念一碗浆水面,可事实上,小时候,我并不喜食它。因为觉得酸涩寡淡,没有油水。每次母亲做了,我只是草草地吃上一碗了事,宁愿饿着肚子,甚至对它抱有莫名的敌意。那时,正在长身体,母亲看不过,就经常背着父亲给我捞白面,放些肉臊子,再放上辣子油和韭菜花,做成干拌臊子面。我于是经常坐在灶房里的小板凳上,津津有味地吃母亲做的臊子面。那时,我并不知道,那一小坛子肉臊子对母亲来说有多么金贵。
一直到了去外地上学,才时常怀念母亲的浆水面,那种酸涩的味蕾的记忆,能轻而易举地激发我的思念。于是经常电话里跟母亲唠叨地说想吃她做的浆水面,而每次回家母亲总是给我做各种各样的吃的,浆水面倒是很少做。母亲说,浆水面没有油水,吃它干啥。我知道她是见我在外面伙食差,消瘦不少。
等工作了,常年在外面漂泊,回家的机会更少了,我每次回家还惦记着母亲的浆水面,母亲也不再推辞,就给我做上一顿。她挽着袖子在灶房里擀面,我就还坐在那小板凳上,一边烧灶火,一边跟她聊天。她说,再忙也要吃好饭,她说,浆水面好吃,也有擀不动的一天。
我心生酸涩,偶尔抬头,看她满头白发,一手的面泥,犹如纷纷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