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沛超 刘连新 冯志杰
摘 要 青岛地区民办本科院校利用自身区位、体制、机制方面的优势,正确理解转型发展,明确目标定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明确专业发展思路,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课程改革和考评方法改革,走出了一条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新路。
关键词 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转型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青岛
中图分类号 G64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36-0064-05
截至2016年底,我国高校总数2574所,包括普通本科院校965所,高职高专院校1334所,独立学院275所。965所普通本科院校中,重点本科高校112所(即“985”“211”工程高校),地方本科高校853所。这853所地方本科高校是应用型转型改革的重中之重,其中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院校416所,占普通地方本科院校数量的48.8%。受制于各种因素,目前民办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普遍低于公办地方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探究与实践,是民办本科院校一次自我审视整顿、明确办学定位、规范健康发展的契机,既是本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又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顺利转型和发展。
青岛地区拥有青岛滨海学院、青岛黄海学院、青岛工学院、青岛恒星科技学院、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等6所民办本科院校,这些学校利用自身区位、体制、机制方面的优势,在应用型转型方面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围绕和贯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条主线,明确办学定位、调整专业设置、强化应用研究、提升师资水平,在“地方性、应用型”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考察并剖析青岛地区各民办本科院校在轉型发展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探索,可以为同类院校的转型发展提供路径借鉴。
一、正确理解转型发展,明确目标定位
应用型院校就是以需求为导向,让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具备更好地服务地方、服务行业和产业的能力。“在公办高校占据主体地位的情况下,民办高校若要求生存、谋发展,必须把质量立校作为发展战略来抓。”[1]民办高校要在新一轮竞争中取胜并持续发展,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潜能,实现从战术选择到战略规划、从外在形象设计到组织内涵建设、从同质化到差异化竞争、从人事管理到人本管理的转型。
民办本科院校的应用型转型发展是指避免传统教育的弊端,从传统教育氛围中转型发展,利用民办学校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更加突出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与研究型公办高校错位发展,与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错位竞争[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青岛各民办本科院校普遍围绕“如何办好应用型大学、如何培养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等问题,开展了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分析论证专业服务面向和培养目标。到各兄弟学校考察学习,并派出人员到国外多所应用型大学进行访问交流。促进广大干部教师增强忧患意识、转变和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坚定改革创新的决心、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理清实现途径。
青岛滨海学院的发展目标为建设一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青岛黄海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政治素质过硬、理论知识扎实、专业能力较强、身心健康,满足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社会需要,具有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青岛工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目标是,把学校建设成规模适度、质量较高、特色鲜明、可持续传承的以工科为主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以培养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发展目标。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的发展目标为满足不同社会群体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着力培养国家急需的既熟悉影视艺术又懂得现代科技的数字影视制作、新媒体艺术、网络艺术和动漫游戏设计制作等影视复合型人才。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应用型转型发展需要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师资来配套。青岛地区民办本科院校普遍认识到,要想让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让学校更好地具备服务地方、服务行业和产业的能力,就必须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一)多措并举,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
青岛滨海学院认识到要想增强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为此学校出台了《“双师型”教师培养办法》,建立了“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引进机制,实施以企业实践为重点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学校在海信、中集、赛轮、雷沃重工等单位建立了专业教师实践基地,安排教师到企业实习。在教师引进、岗位晋升、职称评定等工作中,强调教师企业工作经历和职业能力要求;将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咨询服务等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聘请企业高级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使专业建设紧跟产业发展,使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学校出台了《青岛滨海学院中青年教师实践能力考核方案》,学校和相关企业技术专家共同确定考核内容,共同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当年不能晋级、不能评职称。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的做法是专业主干课程、实践课程由北京电影学院的资深教授和学历高、观念新、技能强的中青年教师主讲。北京电影学院专业成功的知名校友被聘为客座教授,海外知名影视专家会带给学生最新的影视拍摄教学实例,使学生感受最前沿的影视制作理念。打造精良的师资队伍,在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国家艺术名校招聘优秀毕业生作为专业师资和辅导员,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专业过硬、敬岗爱业、受学生欢迎的老、中、青结合的师资梯队。
(二)培养与激励并重,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青岛滨海学院以教师发展中心为平台,对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以及教学、科研、教学技术等专项培训,通过“以老带青”“以老带新”传帮带,外派交流、企业挂职、进修学习、表彰奖励等措施,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为使广大教师安居乐业,努力上进,学校为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报销学费,为到企业进修、挂职锻炼的教师发放补贴。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将师资业务能力培养前移,在新教师入职前组织集中培训,其中为期一周的各教学系部业务培训,针对教案撰写、板书设计、授课方法、课件制作等方面,采取示范课试讲,集体讨论,针对性指导,教学后点评、自评、互评等方式,帮助新教师掌握教学基本环节和基本技巧,提高师德修养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上岗做好准备。各部门对实验员、教辅人员、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岗位技能指导与培训,针对不同岗位对新进教师进行岗位业务与技能培训。培训前移使新教师了解了学校的规章制度,掌握了相关的教育教学方法,具备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新教师尽快完成入职后的岗位适应和角色转变提供助力。
(三)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提升教师队伍学历层次
青岛滨海学院在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面向国内外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引进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和年轻的高级职称专业人才,扩充教师队伍,改善学科、学缘、学历、职称、年龄结构,提升学校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
青岛黄海学院的做法是边减边增。“减”是指优化师资结构,调离部分低学历教师。《青岛黄海学院2016 年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指出,学校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较 2015 年减幅分别为13.41%和0.67%,教师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为优化师资结构,调離部分低学历教师。“增”是加大博士、高职称、其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三、明确专业发展思路,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民办本科院校要想在新一轮竞争中顺利突围,必须要有几个在社会上叫得响的专业。青岛地区民办本科院校普遍认识到要通过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带动学校竞争力的提高,带动学校转型发展及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效对接
青岛滨海学院确立了“专业发展要与山东省、青岛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紧密对接”的思路。对人才市场的需求包括专业、知识、能力、学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适应度、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满意度、毕业生对就业的满意度等组织开展专业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根据调研情况,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发展方向:重点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优势特色专业群,控制本科专业总数,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使专业结构更趋合理。
青岛黄海学院主动适应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需求,专业设置紧贴青岛地区高新技术、港口、机械、金融、物流、文化等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专业设置动态机制和预警机制。
青岛工学院明确了自身工学为主的专业发展方向,根据社会经济和行业人才需求,结合自身的培养条件开展“3+1”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青岛地区优越地理位置,通过校企合作,采用“双师制”教学管理,构建协同课程体系模块、“信息-技术-管理”的教学体系、“三层次、四阶段”的实践教学内容,面向行业,为工业生产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围绕青岛市的汽车产业和母公司的汽车行业,本着“以专业上产业、以产业促专业,把专业做强、把产业做大”的发展策略,优先发展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等专业,坚持“行校对接、产教融合、工学交替、实岗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探索和借鉴美国凯特林大学的“四学期制”育人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狠抓教学质量,注重学生工匠精神和综合素质培养,把汽车学院打造成学校的拳头二级学院。
(二)突出重点,加强优势特色专业建设
青岛滨海学院根据青岛地区社会需求和自身办学实际,将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作为优势特色专业进行建设。各重点专业制订了专业建设方案,先后邀请政府、企业和相关教育专家对建设方案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进一步优化了建设方案。相关专业按既定方案进行建设,学校给予重点投入和支持。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是由青岛理工大学与青岛盛世华侨教育管理有限公司按新机制、新模式合作举办的全省首批、青岛首家独立学院,为突出重点、加强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重点发展专业偏向于理工科。机械工程学科(先进机电一体化制造技术方向)成为青岛市民办高校中唯一成功获批的首批市级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成功申报了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为省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为重点建设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列入山东省民办本科院校优势特色专业支持计划,是全省唯一一所获此支持计划的独立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结合青岛西海岸打造影视之都的良机,突出重点,积极争取将戏剧与影视学列为青岛市重点培育学科,积极争取将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表演、摄影、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和动画6个专业列入山东省教育厅优势特色本科专业,并对这些专业加大投入,重点建设。
四、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为适应国家产业升级的形势,青岛地区各民办本科院校通过加大投入、创办企业、引企入校、校企共建等方式,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青岛地区的6所民办本科院校中,青岛滨海学院、青岛黄海学院属于教育家办学的类型,青岛恒星科技学院、青岛工学院属于企业办学的类型,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属于独立学院类型。转型发展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青岛地区三种类型的民办本科院校在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分别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子。
(一)教育家办学类型的民办本科院校
青岛滨海学院确定了“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学产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学”在先,为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而创办“产”业;教师和学生在深入产业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解决技术难题,进行技术革新;从而促进产业发展,丰富“学”的内涵,形成良性循环。“学产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是比较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形式:校办企业和专业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专业教师、实体技术人员及高管互相融合;学生在校办企业参与研发和顶岗实习。机电类专业与校办企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一体化。“学产研一体化”改革覆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学前教育等16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对象从学生延伸到专业教师,為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开辟了一条有效的渠道;培养内容从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实习教学拓展到学生专长的培养。机电工程学院与青岛滨大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机械加工中心”,学生可在中心完成车、铣、刨、磨、钻、钳等工艺实习以及维修装配、创新设计、制作等工作;与青岛滨大材料工程有限公司共建“焊接工程实践教学中心”,中心设有50个焊接作业间,可同时接纳100名学生进行焊接实习。通过改革,学生可以在校内参加真实环境下的实践训练,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得到提高,校企合作育人取得实际成效。引企入校,为学生实习实训搭建平台。除了校办企业,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共入驻在孵创业团队37个,注册企业27家,注册资本总额3689万元。基地企业吸纳实训学生600余人,创业带动就业100余人,实习项目主要集中在网络科技、信息科技、机电设备、文化传媒、新型建材、建筑设计、智能系统开发等领域。随着基地的发展和入驻企业的成长,基地吸纳学生实习、毕业生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
(二)企业办学类型的民办本科院校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紧密结合母公司的产业结构和市场热点,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母公司青岛恒星集团有限公司是致力于车载智能仪器、仪表的科研、制造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优先发展汽车、机电等专业,积极与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合作承办青岛市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借助科技竞赛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和潜能,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学风和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还结合自身靠近海边滩涂盐碱地的区位特点,根据“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以产学研协同的形式,于2017年7月与青岛海水稻发展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袁隆平院士担任首席教授的“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海水稻学院”。学校努力把海水稻专业打造成为特色品牌专业,把“海水稻学院”建设成为海水稻专业人才的“集聚区”和新工科范式的“试验田”“示范田”, 学校的健康、物流、信息、电商、旅游、商学等学院都结合专业特点依托这个项目进行校企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独立学院类型的民办本科院校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将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光投向了当地。所在地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是我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新区以凤凰岛影视文化产业项目为龙头,精心培育了凤凰岛影视传媒基地,先后引进艺术名校办学,承办各种影视表演颁奖典礼,以万达集团投资500亿元打造的“东方影都”为龙头的多家影视产业基地也抢滩跟进,着力打造“影视之城”文化品牌,积极争取为学生提供专业社会实践便利条件。鉴于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实施产学研发展战略,创办校办企业凤凰岛影视动漫创意城,主要依托北京电影学院的人才资源、市场资源与国际著名的3D电影制作公司,主要承担现代创意媒体学院的3D动漫产业项目,既是产学研一体化、现代影视专业实践性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重要的实习实训基地,还是青岛文化产业、服务外包业的重点建设项目。学生全程参与,专业技能得到充分锻炼。
五、推进课程改革和考评方法改革
学校转型发展及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有优质特色专业的带动;优质特色专业水平的提高,依赖于一门门优质课程的支撑;对于课程教学效果,要用合理的考评方式来检验反向推动课程改革。青岛地区民办本科院校普遍认识到,把教学做扎实了才有能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教学服务型”[3]大学是其本分。
青岛滨海学院的做法是优化课程体系、明确本科课程标准、推进考评方法改革。一是优化课程体系。学校确定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框架,包括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平台+模块”的设计思路,便于建立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模块为知识、能力、素质的子集,便于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思路上,更加强调专业性与行业性,更加注重专业核心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体现“本科底蕴+应用特征+个人专长”的人才特征。在教学内容上,通过课程模块,明确课程的目标指向,在模块内部强调内容的综合,强调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将学校实施多年而又行之有效的养成教育和公共技能训练纳入课程体系。二是制订本科课程标准。学校针对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确定的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制订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制订是在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重点解决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实现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双重提升。三是积极推进考评方法改革,全面推进以能力为主的考核方法。学校实行课程考核的“双卷”制。“卷一”由独立第三方出题,考核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卷二”鼓励任课教师因人而异、因课而异自行设计考核形式自行出题。通过考评方法的改革不仅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而且提高了教师教学自主权,促进了教学方法改革,有利于人才培养的个性化。
青岛黄海学院的课程改革与国家“双创”精神相结合,与“知行合一”的校训相结合,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就业创业教育相关课程,走出了一条新路。大学生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教研室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开设普及型的创新创业必修通识课,也针对性地开设与专业相结合的创新创业选修课,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则提出了以赛代课的新思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赛事,代替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课程,让学生在参赛过程中了解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领会课程精髓。
参 考 文 献
[1]陈文联,任丽娟.新常态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及改革着力点[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1-6.
[2]王淑贤,刘星.试论民办高校的错位竞争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2):28-30.
[3]徐绪卿,浅论教学服务型大学的若干问题——兼论地方院校和民办高校的发展定位[J].教育研究,2012(2):84-88.
On Ways for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in Private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A Case Study of Qingdao Region
Guo Peichao, Liu Lianxin, Feng Zhijie
Abstract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private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brings a great opportunity for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to examine themselves, make clear their education orientation and regulate their healthy development. Taking their advantage of location, system and mechanism, private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in Qingdao has made the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forming transformation concepts, faculty construction, major developmen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s well as curriculum reform. The researches and exploration may give some references to the universities of the same rank.
Key words private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pplied talents;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Qingdao
Author Guo Peichao, lecturer of Qindao Binhai College (Qingdao 266555); Liu Lianxi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Qindao Binhai College; Feng Zhijie, Qindao Binhai College
作者簡介
郭沛超(1977- ),男,青岛滨海学院外国语国际合作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青岛,266555);刘连新(1968- ),男,青岛滨海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冯志杰,青岛滨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