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欣赏作品为『心』赏作品

2018-06-17 14:20陆秋萍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欣赏课美术作品美术

陆秋萍

一、当前美术欣赏课的误区

“欣赏·评述”一直都是美术教师最不敢挑战的领域,因为其教学目标难达成,重点和难点难以把握,容易走入误区。当前美术欣赏的误区有以下几个:

1.程度过浅,成“故事会”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以艺术家的轶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作品内容、形式的分析却三言两语带过,课堂气氛看似融洽,教师却没有与学生产生作品欣赏上的共鸣,更别说审美上的体验了。

2.内容过多,成“满堂灌”

教师无法把握学生已有审美的知识结构,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将课堂的美术知识倾倒而出,导致学生毫无学习兴趣。此外,美术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忽略了学生的实际体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二、美术欣赏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只有让所有学生参与美术欣赏课,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根据教学实践和课后反思,笔者总结出以下三种教学策略:

1.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

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涉及作品、作者、历史文化背景、作品表现形式等。因此,教师必须深入地了解一幅繪画作品,了解每一时期的美术派别、每名画家的作品特点,熟悉这个作品前后各个年代的变化,以及了解中外美术历史发展概况等。

2.重视学生的主性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接触网络,教师可以将问题罗列出来发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与同学一起交流成果。教师还可以将“你看到了什么”“作品是怎么组织起来的”“作品的意义”等问题布置给各个学习小组,由小组通过自主学习与讨论,得出结果,再反馈交流。这样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美术语言

只有欣赏,没有评述,不算是一个完整的欣赏活动。低年级学生只能用简单的词汇或句子描述美术作品,而中高年级学生可以用完整的句子来描述作品。评述美术作品的时候,学生需要用美术的语言来表达,所以教师要在平时的美术课堂上引导学生积累美术语言。当然,评述的方式不仅局限于语言表达,还有文字表述和问卷方式。

三、美术欣赏课的多种开展方式

DBAE教育理论把美术教学分为美术创作、美术史、美学、美术评论四个领域,并且认为美术教学的四个领域相互交融与渗透。因此,在美术欣赏课堂上,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采用欣赏的方法进行教学。

1.结合动手体验

让学生学习创作或临摹大师作品,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这也是另一种学习成果的反馈方式。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设置不同的环节,让学生用陶艺、绘画、手工拼贴、电脑创作或者写感想等形式去欣赏美术作品。

2.融合其他学科

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把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以达到图音并茂、声色俱全的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与计算机课相结合,将学生带入机房,让他们去上网查找答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根据教学需要,美术教师结合其他学科来开展教学,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创设“课堂美术馆”

只看教科书上的作品图片和在美术馆中看到作品实物,教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但并非每个城市都具备这样的条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课堂美术馆”,用图片、艺术的仿制品布置课堂,让学生在有限的条件中感受到美术学习氛围。

4.整合地方文化资源

美术新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地方文化资源,但由于地理环境、课本篇幅有限,配图往往只能选择比较经典的,导致当地大量的文化资源没有展现给学生。地方文化资源与书本内容的整合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更直观地欣赏美术作品,所以教师应创设地方文化的欣赏课。

美术欣赏进入小学课堂的时间不长,可借鉴的成功教学经验也不多。以上是笔者在欣赏美术作品教学的多次尝试中总结出来的策略,希望教师能够真正架构起学生与美术作品对话与交流的桥梁,让美术欣赏课堂变得高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广汇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欣赏课美术作品美术
初中美术欣赏课中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美术篇
美术作品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探讨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