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敬玲
【摘要】当今时代,我国开始着手实行教育创新改革,在这样的形势下,对于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文章对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与创新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并对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改革措施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此来对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一系列改良,提高高职院校整体的工作质量。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改革措施
任何一个行业,要想始终保持活力和生机,实现长足稳步的发展,就一定要对当前的形势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做出创新,并且采取一些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改革,以保证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方式在教育行业也同样适用。在不断地发展过程当中,高职院校在日常的各项工作当中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不管是在生源规模、专业设置还是在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当中都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从而使得我国高职教育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办学效益和效率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进展缓慢。其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的教育管理模式较为落后,一味地注重规范化教育,使得学校教学方式的改革思维和创新思维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只是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忽略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育和提高,从而使得学生无法满足日后工作岗位的要求,很难做到创新。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当前社会的发展和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在当前创新教育背景之下我国广大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改革的措施,希望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创新教育和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
创新教育是当今时代我国新的教育理念和宗旨,随着知识经济的产生和不断发展而出现的。进入21世纪,创新教育在很多高职院校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和重视,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在当前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形势之下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并且国家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高职院校的培育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发展和优化,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带来了一些启迪。总的来讲,创新教育和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一)创新教育是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前提
创新教育所强调的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对于我国的教育工作而言,教育理念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办学类型以及教学模式。因此,教育理念对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创新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陈旧的教育理念,注重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注重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优势和兴趣实行个性化教学,为学生打造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这些教学改革措施突破了传统陈旧的教学管理方式,打破了固定的模式,可以提高我国高职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让学生的特长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
(二)创新教育有助于教学管理模式创新
当今时代,每一个行业的竞争都日益激烈,高职院校也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当前的形势,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有效提高自身教育水平,才能够在教育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当中谋求更大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面临的竞争表面上看起来只不过是教育行业竞争中的外部竞争,实际上是学校内部的管理模式规范性、前瞻性以及创新性的竞争。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创新教育理念逐渐成为推动教育管理模式发展的重要力量,对高职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了彻底的改革,提高了高职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教育管理水平作用于创新教育理念
我国的创新教育并不能和所有的教学管理模式都实现完美的融合,只有创新、严格和规范的教育管理模式才能够与创新教育理念的根本思想相符合。在推广和运用创新教育理念和模式时,应当与学校自身的情况相结合,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水平和所面临的形势进行充分全面的分析,如果教育管理水平不达标,就不能强行实行创新教育管理理念,否则将会取得相反的效果,对高职院校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二、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
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师资力量、教育理念以及资金等诸多方面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自然也会存在着一些瑕疵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的管理层次较浅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工作方面都只是注重形式上的管理,一味地通过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章程来对日常工作进行强制性的约束。很多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这种教学管理方式只是能对正常的教学工作起到保障作用,离教学管理模式真正实现科学化和专业化还有很大的距离,并且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首先,只是能够对一些比较基本的、层次较浅的事务起到一定的管理作用,而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只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授课和学习,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和教材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就可以,对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等无法做到切实的了解。除此之外,也不能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成果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对于授课方式方法的改革也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逐渐让学生失去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错过了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
(二)当前的高职院校管理是制约性管理
教学管理工作的目的在于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和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益。从根本上来讲,教学管理是一种方式和手段,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这一点足以证明教育管理工作是保障教育工作能夠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和理念都比较陈旧,都只是依靠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对师生的教学、学习以及科研工作等方面进行强制性的约束,为师生的行为界定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一部分高职院校逐渐发现了这种管理模式给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所造成的阻碍,因而尝试采取一些改革措施,但是由于长期所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方法已经根深蒂固,所以改革中存在很大的困难。
(三)低效率的行政管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官本位思想情况比较严重,具有非常严重的行政意味,这种情况在我国高职院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当中普遍存在。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是不能够为人才培育质量以及教学效果提供很好的保障。这种教育管理方式背后具有非常严重的行政意味,使得教师和学生在日常的教学和学习过程当中只是遵照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而执行,并不是自愿,所以起到的作用层次比较浅,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对学生和教师的考核工作,很多考核表组合都是由一些非专业人士所制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考核效果。其次,这种带有行政意味的教育管理方法很难实现教育管理方式的创新,其主要原因在于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行政思想起主导作用,这种方式很难使管理工作完全做到公平、公正、合理。
三、高职教育管理改革措施
通过前文的描述可知,我国高职院校目前所采用的教育管理方式属于浅层次的管理,是以强制性制约方式来进行管理。这种方式产生的效果较差,存在很多弊端。要想彻底改变这一现状,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改革措施。
(一)由浅到深的管理模式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模式所涉及的层次比较浅,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也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需求。要想改变这一情况,需从更深的层次来制定改革措施,给教师和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打破一直以来的局限性,让教师和学生能够在日常教育和学习活动中自由发挥,并且把一些细节问题的解决权完全交给学生,使之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予以解决。
(二)采用高层次的激励式管理
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包括教育质量的评估工作、教学酬金分配、教育管理制度以及教师业务水平的考核等内容。高职院校应当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管理制度,让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能够勇于创新,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使其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日常教学与学习当中,并且能够让他们在教育改革方面积极主动地进行钻研和探索。只有采用这样的方式,才能够有效地改善、创新教育活动的氛围,从而使得创新教育工作顺利地开展,培养出优质的人才。不然,则无法保证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改革和创新理念得到贯彻。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工作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就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改革而言,一定要完成由淺入深的突破,必须要积极顺应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从自身的情况入手,通过全面仔细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和方案,完成教育管理工作由浅入深的转变,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给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更多发挥其才能的机会,把先前行政化的教育管理工作改革成为学术性的管理,并且做到不断地创新,以此来提高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毛玲玲.创新教育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7(04):54-57.
[2]史震雷.创新教育背景下地方高等院校教育管理改革探析[J].环球市场,2017(1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