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非,王 辉,翁苏湘,冯 波
(吉林医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市场营销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但是作为医药院校中一个仅有十余年办学历史的边缘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与实践教学条件不足等客观原因使营销人才培养与现实需求脱节。要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改变传统被动学习模式,通过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着重提升学生沟通、学习能力、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1]。
企业与高校在实施“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是伙伴关系,目标是协作培养企业所需求人才。企业积极参与是校企合作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校企合作的工作重心依旧在学校,企业对承担培养人的任务并无热情,其目标始终以用人为主。为使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社会需求,有必要对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学生现状进行比较,分析目前人才培养的问题,及时修订人才培养目标,确保校企合作的顺利实施。具体比较内容如下(见表1)。对企业需求人才的能力与营销专业在校学生能力培养现状进行了调研[2]。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收集相关数据,取平均分表示各项能力的重要程度。比较发现企业与学生的能力定位中人际沟通能力被认为最为重要,批判性思维得分最低。存在差异的是企业认为自主获取知识并应用的能力、良好的人文精神更为重要。这主要由于企业并未真正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工作,造成人才培养目标与需求间存在差距。
表1 企业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比较
“壁炉现象”指在校企合作中,学校一方表现积极主动,试图与相关企业合作,希望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场所和环境;而企业一方表现比较消极被动,不乐意接受实习生,不愿为其提供必要的实习机会和条件等,由此而形成的“一面热,一面冷”现象[3]。目前,高校普遍在企业设立了各种形式的实习、实践教学基地,但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不多,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这些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的设立和运行不够规范,很多情况下往往凭借于高校教师与企业相关领导的个人关系,既没有形成工作机制,也没有整体纳入到高校的教学建设与运行工作体系、没有上升到企业的基本工作范畴。
言传不如身教,但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在理论与实践环节的相互脱节、职业化训练的缺乏等原因,导致了目前学生的职业意识、责任意识、主动学习与实践意识等相对淡薄。这部分教育的问题通过企业导师的授课及专题讲座介绍企业的文化建设、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学校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调研了解就业形势,引导学生结合行业发展及自身兴趣,选择有就业期望的企业,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就会有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提早对自己的职业做出规划。但目前的情况是企业导师经常是通过学校教师的个人关系进行联系,并不稳定,同时企业中缺乏对企业导师的激励机制。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同样存在界定不明确,激励机制缺乏,同时繁重的授课任务使有意愿成为“双师型”的教师没有参与企业工作的机会,最终形成企业导师和“双师型”教师需求量大,而实际数量很少的矛盾局面。
分析并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中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地区特色与专业特色,是设计可行性较强的校企合作模式思路之一。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校企合作模式如下(见表2)。
表2 国际上校企合作的典型模式[3]
美国斯坦福大学“产学研培养”模式。发挥其高科技发展中心的优势,与硅谷企业建立协作关系,其明显的特征就是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实用性;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安排课程,并及时调换课程,加强基础训练和文理工相互渗透,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基础扎实的应用型人才,但一定程度上还不具备完全的实践能力,仍需在工作中完善知识运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将先进的教学设备、真实的企业环境引入学校,并与学校教学有效融合的综合教学模式。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要求学生的校园学习和企业工作按学期交替循环进行。这种做法一方面将校园学习应用到企业工作中,另一方面将企业工作要求反馈到校园学习和课堂中,从而为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4]。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现场工程师”模式,目的是培养掌握科学方法、具有各种专门职业技能、擅长动手解决实际工程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学校按企业需求设置专业,教授大多来自企业,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为企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5]。
吉林省教育厅在省属地方本科高校设立了“应用型专业校企合作综合改革项目”。通过项目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教育第三方机构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的应用型专业体系。有效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通过教育第三方机构与企业对接,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更好培养服务地区经济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急需应用型人才。
合作中对学校的激励机制由省教育厅设计制定,通过教育第三方机构与企业对接,促进高校与企业开展深层次校企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过程,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应用型专业建设水平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具体内容包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培训培养“双师型”师资、研发实训实验设备、开发教材教辅、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
参与项目的吉林省属高校的确定转型方向为“网络商务与物流管理”的专业共12个,其中作为医药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与综合类高校相比,单纯进行网络商务与物流管理方向的发展,并无明显专业优势。因此如何确定差异化竞争优势,将网络、商务、物流与健康产业的发展相结合,切实研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也是顺利进行校企合作改革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 玮,刘世斌,郝晓刚,等.企业大使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的新思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1):71-75.
[2]阎国华,邹放鸣.大学与社会的共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适度关系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2):200-204.
[3]王为民,俞启定.校企合作“壁炉现象”探究: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4(7):54-62.
[4]尚 军,罗建奇.以滑铁卢大学为例谈加拿大的产学合作教育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12):100-101.
[5]何致远,郑玉珍.卓越“现场电气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3):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