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尉雅,孙丽慧,张海燕,李 林,廉 洁
(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现代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对适应新形势下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1]。齐齐哈尔医学院提出以“职业情感”为导向的人文素质教育;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素质培养;以“社会适应”为导向的身心素质养成的人才培养模式[2-3]。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内容抽象繁杂,学习难度较大[4]。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基础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从而提高组织胚胎学教学质量,以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
本课题以齐齐哈尔医学院2015级共1475人为研究对象,其中临床医学各班为实验组,共计717人,其他专业各班为对照组,共计758人。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年龄、学习基础及相关课程成绩方面等一般资料均具有可比性。
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教学要求,联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
2.实验组采用多种教学模式。(1)PBL教学法: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问题为导向学习”的教学,是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的一种教学方法[5]。课前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查阅文献并结合临床编写教学案例。案例分为四幕,即:第一幕为患者主诉及就诊原因;第二幕为患者相关查体资料;第三幕为患者相关辅助检查结果;第四幕为诊断结果、发病机制及相关基础知识。课上每组10人,通过案例提出问题,并在3-4次小组讨论后完成学习;(2)翻转课堂教学法: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翻转过来,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的学习,在课上完成知识的吸收与掌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6]。课前教师提供教学视频、课件和课前任务详单,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课上学习过程:①课前小测验:检测学生自主学习情况。②课上讨论:对各器官的组织学结构进行组内讨论和组间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提供个性化辅导。③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讲解各器官组织学结构。④课堂总结:教师对对重点难点及共性问题予以强调和讲解;(3)“三明治”教学法:“三明治”教学法是指“学习—实践—学习”夹面包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明治教学过程[7-8]:①开场白和提出问题;②学生分组讨论、交叉讨论与汇报:每组5人,组内学生分别命名为A-E。组内讨论:每组指定一个器官的组织学的结构,相互讨论学习。组间讨论:所有编号A的学生(或B-E)组成小组交叉讨论上次指定器官的结构。汇报:学生回到甲—戊组,各组派一名代表汇报学习内容;③教师小结:教师查缺补漏,强化学习目标;④金鱼缸案例:每一组选择一名学生组成新的小组讨论案例,这个过程中金鱼缸内外的学生可跳入或跳出。
1.期末考核。 期末考试总成绩为100分,包括理论与实验成绩两部分。考试形式为笔试及光学显微镜下识别器官的组织学结构。
2.效果评价。 观察两组学生对课程满意度及学习效果的满意度情况。采用自制效果评价表进行评价。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良好、一般、差5个维度。
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1.期末成绩。 课程完成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进行考核,结果如下(见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期末考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优秀率高,且实验组不及格率较低。该结果表明多种教学法运用于教学中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表1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
2.问卷调查。 每班级随机抽取10人,发放问卷调查280份。经过统计筛、选剔除无效问卷后共获得265份有效问卷,其中实验组122份,对照组143份。问卷调查结果如下(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教学效果情况n(%)
两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均较高,无统计学差异(P=0.53)。实验组对于各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对于学习兴趣的提高、增加团队协作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满意度均大于90%。此外,实验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沟通能力、创新和科研思维等较对照组也有明显的提高。这表明多种教学法有利于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无疑是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9]。通过一年来的教学实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强化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长期被动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以“职业情感”为导向的人文素质。通过案例促进基础与临床医学知识的系统整合,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及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素质。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可以在讨论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给予个性化辅导和人文关怀,以“社会适应”为导向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养成。
整合多种教育模式有机结合,突破单一教学模式的枷锁,才能营造出更为活跃、积极、平等的教学氛围。PBL、翻转课堂、三明治教学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应用于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通过“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切实体现了我校特色应用型医学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保障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还应积极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我国对医疗卫生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德勇.新医学教学模式下病理学教学改革的体会[J].中国培训,2016(14):195.
[2]刘吉成,张晓杰,云长海,等.以医学生未来发展为目标的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4):1-2.
[3]刘 丹,郑立红,李 涛,等.“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6):63-64.
[4]李锦新,马宁芳,刘玉荣,等.组织学与胚胎学网络式PBL教学模式探索及其效果分析[J].解剖学研究,2015(6):509-512.
[5]刘丹阳,张海燕,孙丽慧,等.PBL教学法在组织胚胎学综合性实验教学中的效果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3(13):143-144.
[6]郎尉雅,孙丽慧,张海燕,等.翻转课堂教学法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20-122.
[7]杨 莉,柳秋实.三明治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8):572-576.
[8]袁 萍,尹燕华,刘 琳,等.Sandwich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8):103-104.
[9]秦炜炜.翻转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3(8):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