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摘 要]文化基因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是目前城市化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城市的发展需以文化为基石,要避免千城一面,不能抛弃文化特性。文章主要针对西安市长安区的历史文化基因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展开研究,以文化基因为依托确定未来发展目标。
[关键词]文化基因;保护与发展;空间载体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6.033
1 西安市长安区历史文化基因研究
1.1 文化基因的概念
Meme一词源于英国著名科学家道金斯所著《自私的基因》一书,其含义是指在诸多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所起的作用相似的东西。如今Meme一词已经广泛传播并被录入《牛津英文词典》中,Meme被定义为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文化基因构成复制因子具有三个特征,包括遗传性、变异性与选择性。
文化是一个大概念,有一种学说认为,凡是人为的而非自然产生的东西都是文化,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因素浩如烟海,不是所有的因素都能起基因作用的,而具备以上复制因子特征的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历史文化、人文精神、建筑文化以及场所环境等。
1.2 西安市长安区文化基因研究的背景及内容
西安市长安区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几经变迁,从西周镐京到秦咸阳城、汉长安城、隋大兴城、唐长安城以及明清的长安,城市格局一脉相承,长安区在秦朝的时候是秦都咸阳的一个乡聚,是秦始皇的弟弟长安君成蟜的封地。汉高祖五年定都于此,取“长治久安”之意,修建长安城,方才设立长安县,距今已经2200年了,2002年长安县设区,现有25个街道办事处。
如今的长安区人民民风淳朴,个性豪爽,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馆中再现了传统建筑形制,但一个城市的文化基因不应当只保留于博物馆中,而应扩散于新的生活方式当中,对西安市长安区文化基因的研究离不开历史地理及历史文化的研究,长安区位于关中平原,以辽阔的平原为主,有八水相绕,南依终南山,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这些自然因素对生活方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对西安市长安区文化基因的研究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包括隐性载体、显性载体以及行为活动方式,隐性载体包括历史文化基因以及人文精神基因,显性载体包括建筑文化基因、物质文化基因等,除此包括人的行为活动及场所环境基因。社火表演、剪纸、秦绣、面人以及各个时期的纹样符号等都组成了文化基因的一部分。而每一个小区域又存在一定差异性,在对文化基因的研究中表现于具体的载体就包含有区域内的聚落特征,空间的功能定位,区域内部人民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等,这些差异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盲目照搬其他的文化基因发展模式。
2 文化基因在城市文化发展与保护中的意义
如今在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下文化交流与渗透的情况更加高频,城市发展同质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一方面是由于文化自身的渗透与蔓延,而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为的过度传播与复制,前者是发展的必然,具有积极作用,可以使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碰撞产生新的文化现象,就如盛唐时期万邦来朝促使中原文化与其他文化产生交融生成新的文化面貌一样,是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而后者的过度传播与复制则具有消极影响,过度的复制会掩盖原文化特性,是一种盲目的模仿,忽视了原有地理、历史、文化特征,有东施效颦之嫌。部分城市为了经济发展不断复制成熟的经济模式,而忽略自有的文化骨髓是城市发展的遗憾。文化基因在城市文化发展与保护中起到了承接历史与确定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使命,通过对文化价值的保留与利用,强化文化符号彰显地方特色,增强文化自信。
2.1 文化基因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对西安市长安区历史文化基因的研究思路主要通过梳理文献资料,收集文化基因化石以及多地区对比并进行分析总结,明确西安市长安区文化基因特征,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多学科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等。
2.2 相关案例分析
在西方国家很早便开始了对文化基因传承的重视,欧洲的诸多特色小镇是多年来文化的延续,最早是单体建筑的修复,逐渐到街区文化的保护,在区域斑块逐渐形成后是整个面域的保护与传承,形成了文化特色,在文化基因的传承中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创新,原有有形或无形的显性及隐性文化均需要满足当今生活需要以及行为习惯。
随着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以及政策法规上的支持对于文化基因的传承保护与更新的成效在不断提升,文化基因保护所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阔。我国对文化基因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创新虽然相对于西方发展较晚,但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从目前保护与发展情况来看,主要以点、线形式出现,仍处于探索阶段,对于如何将点、线串联并联形成面域,还需要几代人不断地努力,总结保护原则与方法,不断探索設计策略。
上海1933老厂房是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如今原有建筑功能已经不再,但建筑具有时代特征,改造工程采取“保护性利用”的策略,从建筑历史特征要素的提炼与价值评估的结果出发,综合考虑建筑的文化价值与改造后的使用功能之间的关系,做到相辅相成,互为添彩,既保护了原本的文化基因又促进了商业发展与艺术文化传播,如今已成为上海新地标。
3 西安市长安区历史文化基因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目标
西安市长安区历史文化基因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兼顾着城市文化保护与更新的目标、传递文化精神并完善生活需求的目标,在满足基本目标基础上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文化基因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挖掘隐形载体,弘扬历史文化基因,使人文精神基因能够物化表现并传播,使建筑文化基因等显性载体得到更好地传播,在显性载体的传播中需要去粗取精,提取典型元素在满足当代生活工作需求基础上进行设计利用,同时需要激活场所环境下的行为活动,促进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空间之间的互动。
在西安市长安区历史文化基因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中需要明确发展目标与思路,引导更多受众参与,从小规模区域化逐渐形成更多斑块,在发展中需要保护传统生活方式与思维习惯并要满足现实生活需求,遵循保护与利用并行原则。
4 西安市长安区历史文化基因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初探
结合西安市长安区自然人文历史文化特征,发展中的长安区将打造为自然宜居城,不断丰富绿化面积,重视街巷文化,利用雕塑等公共艺术彰显传统文化,促进场所空间中的互动指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更好地传播独有的文化特性,在长安区周边可以结合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依托山水营造山水长安,在不同时期有大量文人墨客留下美丽篇章赞叹长安之美,结合史料及现存面貌对空间进行细化设计与营造,增强人民文化自信并带动空间参与性。文化基因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必须从全局出发,抓住区域特色,满足生产生活需要,整合各个阶段历史文化要素,分析人民公共生活内容,完善美化交通体系,重视城市天际线及城市肌理,激活参与者行为活动的基因载体。长安区地域广袤,仍有大部分地块并未进行科学化设计,需要遵循小规模区域化发展原则、发展与保护并行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历史文化基因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努力打造为环境优美、空间和谐,具有丰富精神文化的宜居城。
参考文献:
[1]袁媛.文化基因视角下太原旧城区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2]阮仪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M].上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3]高长征.保护·传承·共融:历史城区内建筑更新设计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4]阮仪三.对于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模式的剖析[J].同济大学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