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琴
[摘 要]伴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而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农村土地细碎化程度严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文章以五原县永胜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从当地发展农地适度规模的现状出发,探究推动该地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策略,找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和相关问题,以期促进当地农民农业增收,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步伐,并为其他还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村落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农地规模经营;土地细碎化;农地流转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6.024
1 永胜村农地规模经营
1.1 永胜村概述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能够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变农村当前的农业结构面貌,因此逐渐被重视起来。由于政策的推动,我国部分地区开展了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探究,农村积极建立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试点。
五原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相对其他西北地区,土地肥沃,河渠纵横,灌溉便利,农业生产条件较好,被誉为“塞上江南”。文章的论述对象永胜村是五原县的一个村落,在气候上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大陆性较强,太阳年平均辐射总量153.44卡/平方厘米,仅次于西藏、青海;平均气温6.1℃,积温3362.5℃;年均降雨量为170毫米,大多集中在夏秋两季,雨热同期。无霜期在117~136天之间,相对较短,能够有效避免农作物贪青恋长、推迟成熟而减产的弊端,使农作物长势集中,丰产丰收。这样的地形气候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
截至2014年年末,調查显示永胜村有住户282户,人口980人,全村耕地面积1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0亩左右。笔者共下发150份问卷,收回100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62.5%,调查时间为2016年3月1日,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农户投入情况、收入情况和流转意愿情况等。
2.2 永胜村农地规模经营的做法
永胜村于1998年开始二轮土地承包,人均分得耕地面积为6亩,而后在全村不断进行耕地扩张,人均耕地面积扩大到了10亩。该村农地规模经营始于2013年年末,本着农户现有土地面积不变的原则,将分散和零星的数块土地集中为一大块或两大块,改善农地细碎化严重的局面,实现规模经营。
2.2.1 土地整合置换
根据实地调查,截至2014年年末,永胜村样本户人均耕地面积为6亩,劳均耕地面积13.5亩,户均耕地面积35.4亩,每户地均规模仅为5.1亩。未进行规划前,每户经营的耕地多达4~9块,每家每块的农地都比较分散,有的几乎遍布全村,使得每家的总耕地面积虽然多,但每块地的规模小。2014年3月永胜村实行土地规划之后,每户耕地的细碎化程度大幅减少,块数基本变为一大块连片或者两块。并且由于重新修渠,整体上农田灌溉变得十分便利,耕地分布由原来的纵横交错变为规整的十字形分布,每户的地均规模由原来的5.1亩变为17.7亩,极大地提高了适度规模经营。
2.2.2 投入情况分析
农地规模经营中的生产成本,投入成本则分为固定资本投入和流动资本投入。
(1)固定资本投入情况。固定资本的投入包括农户自有的农业机械的年折旧额和租赁农业机械的费用。研究的样本区域,农户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台葵花收割机,价格是2200/台,折旧年限一般为12年。样本区域的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机械化程度较高,普遍使用的农业机械有拖拉机、收割机两种,采用租赁形式,拖拉机耕地30元/亩,玉米收割机100元/亩。每户都使用这些农业机械。在样本区域内玉米、葵花两种农作物的种植比例达到90%以上,文章主要核算这两种作物的农业机械成本投入。从单位面积的投入情况看。葵花每亩土地上固定资本投入金额为50元。玉米每亩土地上固定资本投入金额为130元。
(2)流动资本投入情况。流动资本的投入主要包括种子、化肥、投入、农药、农膜、灌溉水费和人工费用,其中人工费又分为自身从事农业劳动的用工数和农忙时雇用劳动力的用工数,在进行成本核算分析时,自身从事农业劳动的成本忽略不计。最终得出,葵花每亩大约投资374多元,其中包括种子110元、化肥105元、农药投入15元、灌溉80元、农膜24元和雇工40元。玉米每亩大约投资340多元,其中包括种70元、化肥154元、农药投入12元、灌溉24元和农膜80元。
2.2.3 土地流转情况分析
关于土地流转情况,调查样本中有26户将自己的承包地全部转出,7户将自己的部分承包地转出,而有34户则是转入了土地,其他的既没有转出,也没有转入。调查了解,当地的土地流转行为是以自发为主,一般情况下都是亲友间的转包、委托代耕,并且流转过程十分简单,没有规范,通常都只是口头约定,不会签订正式的流转合同。总的来说土地流转很不活跃,对农地规模经营发展不利。
2.3 取得的成效
2.3.1 土地规模集中
永胜村进行农地规模经营改革前,样本区户均耕地块数为6~8块,平均每块土地面积仅为4.4~5.9亩。通过这个数据可知永胜村的农户的农地非常细碎,大多数农户处在一个小规模的经营阶段。进行农地规模经营改革之后,样本区农户的耕地块数的减少很多,多为2~3块。
2.3.2 专业化经营、农民增收
原来永胜村的种植结构比较丰富,样本户的作物种类比较多,有小麦、葵花、玉米、葫芦、籽瓜、甜菜等。而进行规模经营之后,普遍都只种植葵花和玉米,集中对这两种作物的设备投入,实现了专业化经营。规模经营还使得农民的收入增加,首先是由于专业化经营,使得农户可以集中精力专注于某一种或两种的农作物种植,在投入上节约了很多开支,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作物的质和量,使得农作物总的售价更加高。根据调查问卷中永胜村葵花、玉米的投入产出情况,整理得出样本区域的农地规模经营后葵花和玉米的生产成本中的固定资本分别平均大约都降低了10元/亩,而流动资本中葵花大约平均降低了6元/亩,玉米大约平均降低了15元/亩,葵花和玉米每亩产量分别由400斤和1800斤提高到了480斤和2000斤,最终使得农民的纯收入增高了600多元。
3 永胜村农地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农地规模不符合农民期望
永胜村的农民整体上还是支持规模经营的,调查中有54%的人想要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认为当前能够使用的土地规模比较小,希望能够通过转入的方式扩大自己的土地规模。而26%的人希望缩小自己当前的经营规模,也就是由于家庭中劳动力外出经商或者外出工作,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来耕种,希望可以将自己的土地转让出去,不让土地浪费。
对54%的有扩大经营规模意愿的农民的最佳规模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有扩大农地规模经营的农民大部分希望能够有60~70亩地能够使用。其次是50~60亩,而40~50亩由于规模太小,和原来区别不大;70~80亩规模太大,普通农户一般没有那么多精力经营,选择这两种规模的人比较少。
3.2 土地流转不完善
根据调查,永胜村100户样本户中,仅有67户农户进行了土地流转,并且合作对象一般都是亲戚和朋友。
对未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进行未流转原因调查得知,有些农户有转出土地意向,但没有人承接;有的是觉得流转出土地后会影响到自己的权利;有的农民想要转入土地,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但不知道去找谁流转土地;有的在协商过程中没有谈妥,只能放弃转入。
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户没有足够地了解流转制度,因此对流转制度产生了质疑,害怕流转之后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农地流转信息流通不畅,导致流转市场中买方和卖方不对接,找不到转入或者转出对象;缺乏中间机构进行流转的协商和统一,农户自行流转不规范,双方产生矛盾时没有第三方進行调和。
3.3 种植过程没有科学指导
五原县永胜村农民总体的文化水平不高,很多农户世代是农民,在种植方面比较信赖传统,对科学种植不够重视,总体上农民科学耕种的知识匮乏。
3.3.1 不会科学地鉴别良种
在选购种子上,多数农户在选购种植方面不具备正确的鉴别能力。
在样本户的调查当中,有40%的农户是因为村里大部分都使用某个品种,所以自己也选择这个品种。33%的农户一直使用同一种品牌的种植,不会去尝试其他的品种;16%的人因为推销员的推销觉得不错所以就购买了,可见农户在选购种子时的从众性和盲目性。
3.3.2 栽培技术落后
永胜村的农民通常都是用传统的栽培方式,栽培技术落后,致使农产品的结实率不高、抗病性差,从而产量较低,农产品的商品性差,不具备很好的经济效益。比如在葵花的培养过程中,通常都是根据传统和经营进行播种、浇灌、施肥、杀虫和授粉等操作,这些操作过程没有制订科学的计划,没有依照葵花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养护,没有根据当年的环境和气候对种植进行调整,导致单产并不能达到最大。虽然也会进行施肥、杀虫,但事倍功半,并没有到达良好的效果,生产成本增加,而葵花的产量却上不去。
3.3.3 没有科学的销售理念
永胜村主要的农产品是葵花籽,村中各农户之间都是各自选种,因此得到的产品并不是统一的,导致收购时,由于品种繁多,品质不一,规格不一,只能分散收购,收购价格不高。同时本地也没有树立本村整体品牌意识,农户各自为政。并且市场意识匮乏,对农产品市场信息不是很灵通,几乎不会预测市场,也就不能按照市场的需求组织生产,将自己的农产品卖出好价钱。比如说当前本地葵花比玉米的收益每亩平均要多出344元,葵花的收益更加好,如果农民能够科学预测价格,就不应该加大葵花的种植力度。但农民事先并不了解市场局势,可能就不会进行调整。看到本年葵花卖价高,下一年加大对葵花的种植,结果由于很多人都种植葵花,售价又下降。
3.4 政府补贴、支持不到位
通过调查,五原县的农业补贴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其中前两种补贴按照农户实际种植面积发放补贴,种植玉米、葵花的农户可以享受到15元每亩的良种补贴,有20%的农户可以获得农机购置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按照农户购买机械总金额和政府补贴标准定额补贴,五原县的补贴标准是5%,这些补贴都比较低。同时当地农户普遍反映,当地没有化肥、农药等农资补贴,这些费用单件的价格虽然比较便宜,但是一年累积下来也是不小的开支。
4 结 论
农地规模经营能够改善我国农村土地荒废、利用不充分的局面,针对五原县永胜村的现有状况,永胜村农地规模经营的优化需要村民与政府的共同努力。农民要学会科学的种植技术,把握市场趋势,进行科学合理的种植。政府要建立健全的农地流转体系,规范农地流转过程,提高农地的利用效率,加强引导,培养职业化农民,同时应加强农地规模经营的财政资金扶持,加大对本地农业生产力建设的扶持,加强当地的农业基础建设,改善农民的农业生产环境,比如说完善当地的农田水利建设,交通运输以及信息化建设等,促进当地农业的规模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祝司军,孙立刚.永胜村让村民享受新农村建设成果[N].佳木斯日报,2009-06-29(002版).
[2]胡爱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内涵、条件及组织形式——基于日本的经验[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1):60.
[3]刘媛.江苏省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现状与对策——以南京市和苏州市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2(2):175.
[4]陈娜.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J].北京农业,2014(6):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