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DIO理念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2018-06-13 03:12:40张丽琼何婷婷
长春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国际贸易准则

张丽琼,何婷婷

(安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合肥 230036)

自2000年起,由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4所大学组成的基金会探索并提出了工程教育的新理念——CDIO教育理念。CDIO教育理念包含了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旨在通过培养学生主动地学习与实践,以及建立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实现学生基础知识的提升,个人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的发展。目前,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全球被越来越多的大学所采用。2005年,汕头大学首先引入了CDIO教育理念,其校内5个工科专业全部都按照CDIO大纲和标准进行了教育改革。伴随着汕头大学教学改革的成功,越来越多的国内院校开始试点进行CDIO教学理念的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CDIO教育理念起初是为了对传统的工程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但是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新方向,即以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所以CDIO教育理念也被成功地运用到了其他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当中,如经贸类、外语类等专业。

1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国贸人才培养目标

在以往的国贸专业本科教学设计中,非常注重学生对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也非常重视学生国际贸易流程的学习,但是如果因为过分地强调以上内容,而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有可能造成学生的重复学习,也可能造成学生缺乏锻炼与实践,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社会的需求相脱节的情况也比较常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并没有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在专业岗位需要很长的适应时间。

CDIO教育模式中的标准1强调,应该以实践为专业教育的载体,要求学生通过对实践项目的学习来掌握基本知识,并实现能力的锻炼。标准2则强调教学过程中实践必须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等。标准3要求所有专业课程的设置不仅自成体系也要与其他课程有高度关联,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方案。基于以上CDIO教学理念的要求,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不仅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毕业生,同时毕业生还应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拥有良好的团队合作、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本知识方面,学生应该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国际贸易操作的基本知识,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在能力方面,能快速适应多变的工作环境,具有向国际贸易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与过硬的职业能力。所以,在CDIO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培养“国际化、专业化、职业化、复合型、应用型”的国际经贸人才[2]。

2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国贸专业人才素质体系

CDIO教育理念在产生之初就提出了工程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分别为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4个层面。结合之前所讨论的国贸人才培养目标及国贸专业理论性、专业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特点,可以将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国贸专业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素质归纳为:国贸专业知识,国贸职业技能,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能力,扩展与创新能力。

另外,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目前社会需要什么类型的国际贸易人才,用人单位更加看重人才的什么方面和能力,同时也为了更加科学地构建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素质框架,从而为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提供一定的事实依据,此研究还对多家机构和企业进行了调查与咨询。调查主要以问卷的方式完成,对象包括国际贸易行业组织、进出口公司、生产型企业(企业主营业务中包含进出口业务)、国际货运企业等,其中从事国际贸易企业的业务范围也涉及了多个产品类别,主要包括化工类产品、农产品、纺织品和机械类产品等,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调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根据层次分析法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经过调查与研究后,建立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素质框架,如表1所示。将国贸专业人才素质框架进行了分层:第一层为目标层,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素质(A);第二层为准则层(B),其中包括5个一级指标(B1至B5);第三层为指标层(C);包括20个二级指标(C1至C20)。

表1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素质(A)

基于问卷调查与咨询的结果,通过相对重要比例标度的使用,对同层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或相对次要程度进行定性描述(如表2所示),从而对同一层次各个因素进行重要程度的两两比较,可以得到目标层A到准则层B的判断矩阵,如表3所示。

表2 标度定义表

表3 目标层A-准则层B判断矩阵

通过表3的判断矩阵,经过计算处理,可以得到准则层B对应的特征向量W=(0.3121,0.2821,0.2326,0.0936,0.0796),也就是准则层B各指标对于上一层指标(目标层A)的相对重要性的权重排序,如表4所示。由于判断矩阵式是根据两两指标重要程度对比得到的,因此比较过程中可能会有不一致的结论,需要对目标层A-准则层B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3]。计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max-n)/(n-1)和随机一致性比例CR=CI/RI。如果CR<0.1,认为判断矩阵一致性通过,否则需要重新调整矩阵,直至一致性通过。在目标层A-准则层B判断矩阵中,可以求出max =5.3147,CR=0.0703,小于0.1,通过一致性检验。

表4 准则层B各指标对目标层A的权重排序

从表4的权重排序可以看出,大多数用人单位和行业机构最关注国贸专业人才的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和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能力也被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两者权重相加超过了50%。同时,可以看出扩展与创新能力和身心素质所占权重相对较小。

参照上述方法,按照指标结构,建立相应的准则层B-指标层C判断矩阵,可以计算出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如表5所示,再计算出指标层C对目标层A的综合权重,如表6所示。

表5 指标层C各因素对准则层B的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表5结论表明,在职业素质(B1)准则层中,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能力(C3)和业务推广能力(C4)的加总权重达到近70%,说明专业实践能力在职业素质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另外,外语能力(C1)的权重也相对较高,说明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是国贸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专业知识(B2)准则层中,国际贸易实务知识(C7)和国际贸易法律、政策与惯例(C8)两项指标的加总权重接近80%,表明国贸专业人才不仅应具备扎实的实务知识基础,还应熟悉贸易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法律、政策与惯例,而商品知识(C9)也占有一定的权重,这说明应对所从事的相关产品有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应成为国贸专业人才知识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能力(B3)准则层中,语言表达及跨文化交流能力(C10)和应变能力(C12)两项指标权重显著高于其他指标,意味着除了应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外,表达与沟通能力以及在多变的环境下妥善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是用人单位和行业机构考察毕业生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扩展与创新能力(B4)准则层中,学习能力(C16)和适应环境能力(C17)占有较高比例的权重,说明在各种工作环境中不断学习的能力对于毕业生来说至关重要。在身心素质(B5)准测层中可以看出,心理健康(C19)的情况以及是否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C20),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

表6 指标层C相对于目标层A的权重排序

综合表4、表5和表6可以看出,从社会需求角度出发,大多数用人单位和行业机构认为所需要的国贸专业人才结构应以职业素质为核心,专业知识为根本,身心素质为基础,各种能力为支撑。

3 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基于上述国贸专业人才素质体系的建立,进而可以对目前的国贸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优化。首先应该对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只有在正确的培养目标指导下,才能准确、全面地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所以不同层次的高校应该针对自身办学特点和社会需求建立相应的培养目标[4]。总的来看,可以将国贸专业的培养目标大致分为三个方向:第一个方向为理论研究方向,针对这类专业方向的培养,应该更加侧重理论知识及研究方法的教学,为学生今后的经济学或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第二个方向为国际投资方向,在这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国际投资及国际商务管理能力的培养。第三个培养方向为特定产品的贸易方向。农业院校可以发展学生农产品贸易的操作能力,一些工业院校可以加强学生工业产品贸易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院校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时,应适当地加入一些特定产品的介绍,这样便于学生尽快地在工作单位熟悉相关产品的操作流程。

实践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高等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虽然大多数高校对于国贸专业都开设了相关的实践课程,但就目前反馈来看,很多用人单位认为有部分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差,相关业务上手慢。这些问题出现有很多原因,但是在学校的实践环节效果不佳应该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了。实践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应该归为“被动实践”,这与CDIO教育理念中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实践是相违背的。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大力发展的环境下,可以借助网络为学生提供更多“主动实践”的平台。在电商平台上,学生可以经过注册,自主选择交易的产品,通过与海外客户的交易磋商,最终完成产品的交易及收款。在这个过程中,交易的对象、产品及过程都不是由教师指定的,全部都由学生自主决定,教师仅仅是给予一定的帮助或指导。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操作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的提升。实际上,实践能力的提升不仅仅局限在专门的实践课堂上,在一些基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主动实践”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力,比如在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中,可以增加相应的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产品,构建和设计产品的营销环节。

对于国贸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国际贸易相关知识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及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这也是从事国贸事业的基本要求之一。这些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外语的学习。目前,多数用人单位反映,很多国贸专业的毕业生利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依然薄弱,“看得懂、听不明白、说不清楚、写不完整”依然是普遍问题。所以,在国贸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英语类课程的教学,大力开展双语教学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针对专业课程。

在学业评价方面也应该有所突破,不能仅仅按照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情况,有些学生仅仅依靠考前突击复习就能取得不错的卷面成绩,但是学生真实的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是无法通过一张试卷进行检验的。在CDIO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培养专业性人才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师讲授、小组讨论、实际演练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提高相应的能力,那么在评价方法和指标方面也应该根据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所调整,比如研究报告、课程报告、实践操作等方面的成绩比重在学业评价方面都应有所提高。

另外,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等方面也应给予一定的重视,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正确的工作动机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才能使他们有出色的工作表现,而这一点正是现在学校教育所缺失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李国锋,刘煜,谢邵辉. CDIO教育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6 (2):140-142.

[2] 孙倩,刘爽.基于CDIO理念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素质模糊综合评价[J].科技创业月刊,2013(2):71-73.

[3] 祃海霞,王鸿喜,孙立威.地方应用型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09(6):39-41.

[4] 傅海霞.高校国贸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对外经贸,2013(1):144-145.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国际贸易准则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 01:58:04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塑料助剂(2019年3期)2019-07-24 08:51:20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26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新闻传播(2016年19期)2016-07-19 10:12:07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新闻传播(2015年7期)2015-07-18 11:09:57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
国际贸易(2015年12期)2015-03-10 10: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