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莉
重视学生操作实践,让学生经历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已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如何才能落实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学会从头到尾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呢?下面以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上册“数学好玩”中“校园中的测量”这一课为例,谈谈自己是如何让学生亲历测量的全过程,在不断思考与体验中合理选择测量方法,开展实践活动的。
师:(出示校园平面图,图略)请大家认真观察我们校园的平面图,你都看到些什么呀?
生:我看到了2个篮球场,宽敞的跑道、足球场,还有沙坑及乒乓球台。
生:我还看到了国旗台。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校园中的测量”。请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测量对象,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我想测量篮球场的周长。因为它的形状是一个长方形,我只需要测出它的长和宽就可以了。
生:我想测量国旗台的周长。因为只要测出一块砖的长度,数一数就可以算出来了。
生:我想测量乒乓球台的周长。因为它的边短且直,量起来很快。
生:我想测量跑道的长,看看跑道一周到底有多长。
……
1.小组讨论制订测量方案。
师:同学们都选到了自己喜欢的测量对象,这节课我们分小组重点测量国旗台、篮球场和跑道的周长。测量之前,我们要先在小组内制定测量方案。
请看温馨提示:
(1)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个测量对象。
(2)根据测量对象选定一种测量方法及合适的测量工具,弄清要测量的数据。
(3)根据选定的测量方法,组长合理分工,完善测量方案。
师:都看明白了吗?小组交流确定测量方案吧。
2.集体分享完善测量方案。
师: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测量方案?
组1:我们小组选择的是测量篮球场的周长,我们准备用软尺来测量。我们软尺的长度是150厘米,其中一人拿着软尺的零刻度,一人负责拉直软尺,一人负责画段数记号,一人读取数据并记录。我们先数出一共有多少个软尺长。最后一起计算。
生:我们学过长方形的周长,所以在量的时候,我们只测一条长和一条宽就可以了。
师:有用不同方法测量篮球场的吗?
组2:我们测的也是篮球场,但我们准备用事先量好的5 米长的绳子,因为软尺太短,量的次数多,而用绳测好算一些。如果最后有多余不够5 米的,我们准备再请软尺来帮忙。
组3:我们测的也是篮球场的周长,直接用步测的方法,测出一人一步的长度,然后计算就可以了。
师:除了篮球场,还有测国旗台周长的吗?
组4:我们准备测国旗台,国旗台是一个正方形,只需要测出一条边的长度就可以了。
组5:我们认为国旗台不是正方形,还是要量一下,至少要量出挨着的两条边的长度。
师:是的,一定要亲自测量一下相邻的边是不是一样长。除了量的方法,关于国旗台,你们再仔细看看,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国旗台都是由方砖铺成的,量出一块方砖的长,再数出方砖的块数就可以了。
师:同学们真会想办法。哪个小组选择的是测量跑道的长度?谁来分享你们的测量方案?
组6:跑道由直道和弯道组成,弯道不好测,所以我们全程选择长绳来量。
组7:直道可以直接用钢卷尺量,弯道用我们的跳绳来量,这样会不会更快呢?
组8:我们觉得跑道太长,为了节省时间,建议还是采用步测的方法。
……
1.方法指导。
师:在小组内我们已商定了测量方案,接下来就要进行实地测量了。在测量之前,我想给大家提几点要求:
(1)分小组下去,在上下楼梯和测量时注意安全。
(2)测量时小组分工要明确,注意节省时间。
(3)测量结束后,完成测量记录单和汇报小贴士(如果时间充足,可选择另一种方法进行测量或者选择另一种测量对象进行测量)。
小组活动记录单
2.分组在操场上进行实地测量。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必要时参与互动,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
师:在分组测量时,大家合作很好,我还发现有的小组用了不止一种方法,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各小组将记录单贴在黑板上,依次上台汇报,教师记录测量结果)
组1:我们测量的是篮球场的周长,我们的测量结果是5130厘米。
组2:我们测量的也是篮球场的周长,我们的测量结果是5830厘米。
组3:我们测量的也是篮球场的周长,我们的测量结果是84 米88厘米。
组4:我们小组测量的是国旗台的周长,测量结果是1070厘米。
组5:我们测量的也是国旗台的长度,大约是710厘米。我认为组4 测的有问题,因为10 米多大约是7个人的手臂围起来,国旗台没有那么长。
组6:我们组测的是跑道内圈的长度,约是240 米。
组7:我们测的也是跑道内圈的长度,约是198 米。
组8:我们的测量结果是203 米。
师:仔细观察,不少小组测的是同样的对象,可为什么测量结果不同呢? 有的差距还很大,怎么回事呢?
生:我建议先把相同对象的测量结果放在一起,比较一下方法,再来分析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会不同。
师:这个建议真好。
(展示用步测、绳测、尺测等不同方法测量篮球场的周长,比较数据的差异)
生:我发现了绳测和尺测的结果很接近,但是步测与它们的差距有些大。
生:可能是每步走得不均匀造成的。步测的时候,能不能多测几步,再来看看数据的变化?
生:我们应该测量像平时一样走路的步子,不要刻意地去走,那样反而会让数据差别更大。
师:这真的是个好方法。其实,绳测和尺测的数据应该是比较准确的,但是测量的数据也会有误差。可以多测几次再来看数值。
1.反思回顾,总结方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在实际测量中遇到的困难和想到的解决办法?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进行点评。
组1:我们在刚开始测量时,尺子没拉直,量偏了导致长度出现偏差,所以提醒大家测量时尺子要拉直。
组2:我们组测量时是用绳子测量的,发现容易记混次数,后来,我们想到了用粉笔在地上画竖线,最后再来数。
组3:我们测了三次,最后发现,记号一定要精准,不能算错。
组8:我们测的是跑道,因为有弯道,所以测了几次答案都不相同,最后,我们采用走步子的方法,1 步约 50厘米,2 步就是 1 米,这样让自己的每步尽量一样长,就算出了弯道的长度。
(以小组为单位,欣赏自己感兴趣的小组活动记录单,交流感受)
生:(点评)刚才大家说得都很详细,我知道了遇到困难不要担心,总会想出办法来解决的。
师:说得好,办法总比困难多。下面请所有同学带着你们的问题,走上台去欣赏所有小组的活动记录单,找到值得自己学习的优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2.微课回顾正确的测量方法,加深印象。
师:结合正确的测量方法,对照自我评价表,对自己的表现给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学生结合自我评价表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
生:我觉得今天自己的表现还不错,尤其是在小组分工时,我们讨论得很详细,合作也很愉快。
生:我觉得今天自己前面三项的表现都不错,就是最后测量的数据与实际相比差别较大,但我明白了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可以让数据尽量准确。
生:我觉得自己在找方法时有困难,尤其是跑道弯道的测量。但在小组活动时,我学会了步测、绳测、尺测,还听到了同学们所说的数操场边的下水道间隔,收获很大。
生:我知道了在测量物体前,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师:大家的收获真不少,老师也收获了大家的认真与努力。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测量操场上其他物体的长度,或是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长度,并记录下你的测量过程。
一直觉得“综合与实践活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却常常感到无从下手。这次选择“校园中的测量”这一内容时,开始感觉挑战性特别大,因为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合作测量操场上国旗台、篮球场和跑道内圈的周长,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我想一节有魅力的好课,就在于敢放手让孩子进行体验和感受。为此,选择此内容,并把问题抛给学生,鼓励大家自行选定测量对象,根据测量对象选定测量方法,确定测量工具,在交流与分享中完善测量方案。
从学生课堂的表现来看,他们的合作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远超出我的想象!我原本以为会一团糟,但每个小组都找到了一个点,组与组不碰撞,每人都有事情干。特别让我感动的一个环节是分享时,出现了测量同一对象数据不同的情况,但孩子们积极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努力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尽力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我想这就是课堂的魅力吧。整节课,问题提出—方案设计—实地测量—整理数据—分享汇报—欣赏反思—自我评价—收获应用,每个环节都以学生的活动扎实展开!我想,让学生亲历实践的过程,一定能培养其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