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万华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读”是学生与文本交汇的根本。《语文课程标准》在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中都指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这样的新思想新理念愈来愈受到教师的认可,并在教学中践行。如何实现朗读指导的有效度?下面,笔者谈点自己的见解。
一、悟读时妙在点拨
悟是有感情朗读的基础,朗读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要让学生朗读时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情感,首先要过好理解课文关,才能将文字符号变成情感充沛的个性化语言。这就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去引导学生与文本沟通,在情感上寻找到一个支点,迸发出思想的火花,才能言由心声,由衷地表达。
如一位教师教《圆明园的毁灭》最后一段课文时,首先运用多媒体演示了圆明园过去辉煌的景观。重温过去,激起了学生对祖国文化强烈的自豪感。接着引导学生探究文段中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野蛮之处。末了,一句“八国联军为什么如此肆无忌惮?”激发了学生对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痛恨,对祖国文化损失的痛惜,激起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强烈责任感。在这样的氛围中,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用低沉、缓慢的语调朗读文段,在抒发感情上下功夫,增强语感,打动了听课者心弦。
而另—位教师在教学二年级《风》时,只是让学生一味地读,而不是先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应有的情感。学生只有感悟到文本的情感才能表达得好,不求甚解的朗读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更无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也就谈不上提高语文素养了。
其实,学生的情感是易于激发的,一旦他们的认知活动伴随着情感进行,对文本的理解就会更丰富、更深刻。学生的情感闸门打开了,再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他们自然而然会带着特有的情感。这时候,准确的朗读便成了传情的纽带、熏陶情感的桥梁、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
二、范读时贵在引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模仿性强,教师的范读引路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少走弯路、错路、盲路。让朗读事半功倍。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雨》时,引领学生感悟到了及时雨的美之后,说:“谁能把对它的喜爱读出来?”“谁能读得比这位同学好?”接连请几位同学读,可学生并未把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好,教师只是评价说:“都读得不错”,没有做任何指导。作为引导者,这时候理应敢于给学生范读,使学生学会更准确地表达情感。如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上《我不怕鬼》一文时,对于文句“伯母,我不怕鬼”该怎样读?读法不同,意思的表達可就大不一样了。他既能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明白重点词落在哪,又能在学生表达乏力时进行点拨范读,真正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使学生的朗读准确地反映情境,表达感情,让学生受益匪浅。我认为,在必要的时候,教师给学生范读将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
这里要指出的是,有些教师认为无论什么课文只要读出所谓的抑扬顿挫、忽高忽低的节奏便是准确的朗读,这是朗读认识的误区。在客家地区,有的老师由于受方言影响,在普通话朗读时把个别词语读成客家话。这样的范读对教师来讲是自身的缺陷,对学生来讲可就关系到以后的普通话水平了。所以,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一定要在努力学习和掌握好普通话的基础上,把握正确朗读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朗读水平,做到透过语言表情达意,才能以自身的示范促进学生朗读的有效展开。
三、巧读时重在开窍
巧读是指技巧性地朗读。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理解了文本的内涵。这时候,如何透过朗读把内涵表达出来?除了老师的范读外,还应教给学生一些技巧性的方法。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在学生领悟十亿群众悲迎总理灵车,悲痛之情受到感染之后,我让学生朗读下面一段话(出示文字投影):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注:/表停顿)。先是老师读一遍,再让学生自由读,接着指导多名学生朗读,结果学生表达出了因失去总理山河同泣的情感。
总之,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朗读指导的效果,教师需要讲究方法,并真正落实在教学的细节上,灵活运用各种渠道,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培养学生朗读的语感。
责任编辑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