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艳
【摘 要】阅读能力并非与生俱来,需要从小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幼儿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激发阅读兴趣、阅读方式、指导阅读,让幼儿在阅读中享受读书的乐趣。
【关键词】幼儿园 阅读 培养
为了能更有效地培养幼儿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促进其个性发展,进而更好地深化幼儿园语言教育改革,促進幼儿园语言的素质教育,我园对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培养进行研究。组织好早期阅读活动,给幼儿创造一种全方位的阅读空间,拓展早期阅读的范围和内容,提高幼儿的阅读水平。
一、创设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培养阅读习惯
在图书角中,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不熟悉的、不太熟悉的和熟悉的三个层次的图书,以满足不同水平幼儿阅读的需要。我们教师每周最少两次在图书角和幼儿一起阅读。留心观察幼儿阅读情况,从图书中选择幼儿很少看的读给幼儿听,有意识的影响会提高幼儿对图书的兴趣。根据幼儿的阅读情况和主题活动及时更换图书内容,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幼小衔接,在大班下学期,图书角提供桌椅,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丰富的阅读环境,让安静的、有规则的阅读活动为幼儿入小学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在美工区中,为幼儿提供各种材料,引导幼儿把听过的或是自己创编的故事画成图片,加上封面和封底,制作成一本图书,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作品,感受到做小画家、小作家的成就感,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的兴趣。
二、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对幼儿来说,书籍更是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的水平,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具有明确意义的、生动的、形象的阅读材料。另外,还可以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的为其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比如说有的孩子比较淘气、自私、自闭没有自信等等,我们就可以为期选择“尊重别人”“我是最棒的”之类的内容,这样有针对性的选择阅读材料才能使不同孩子都得到发展。图书内容丰富并考虑为入小学准备。5-6岁的幼儿即将入小学,应选择一些社会适应准备的图书,如:培养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独立性方面的书,选择培养幼儿观察力、理解力的图书。如:走迷宫、找错、拼图讲故事等。故事方面也要选择一些情节复杂的、有一定长度的,如《木偶奇遇记》等等。一些图文并茂、色彩鲜明、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意义突出且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文字,都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有关书面语言的初步知识。在阅读中幼儿可以认识了一些常见的汉字,在认识汉字的同时幼儿对阅读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经常会发现孩子们不但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图书内容,他们还会主动地阅读图片中的汉字,遇到不认识的字会猜,有时会主动的向我请教。针对这种情况,我把常见的、幼儿感兴趣的字张贴到图书角,在不知不觉中,幼儿认识了很多汉字,从而也提高了幼儿的阅读能力。
三、增强幼儿爱护图书的意识,培养学生阅读教学
教会幼儿如何取放图书。在阅读前,先让幼儿观看书架上摆好的图书,我再做如何从书架上取放书的示范,然后请幼儿模仿练习取放书,每次阅读活动都要求他们这样去做。为保持图书的整齐,还带领幼儿一起整理书架,将书按大小分类摆放。教会幼儿交换图书。有些幼儿无论是看书还是玩玩具,都喜欢一个人看或一个人玩,不允许别人动自己的,尤其是幼儿从自己家里带来的书,更是爱不释手,即使是看完了也舍不得放下。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就对幼儿进行启发诱导。首先拿出一本书,对幼儿说:“我把这本书看完了,想跟小朋友交换一下,谁跟老师换一下?”幼儿纷纷举起自己的书说:“我跟老师换。”以此培养其初步的交换意识和愿望。然后,我就组织小朋友两个人两个人地交换图书,逐渐培养起他们互相商量、互相交换的好习惯。引导幼儿爱护图书,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看书时要让他们看完一本再拿一本,不与别人争抢图书;看书时不能大声说话,以免影响他人;发现图书有撕破的地方,我在全体幼儿面前,及时用胶条或糨糊粘好。老师无声的行动,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损坏图书的现象就会逐日减少。我还要求幼儿注意用眼卫生,看书时眼睛与书保持一定的距离,教他们正确的看书坐姿。
四、将阅读活动与识字紧密结合;增强幼儿的阅读识字兴趣
一般的阅读程序是先识字后读书,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采用先读书后识字的方法。我们的阅读丛书中包括诗歌和故事两方面的内容,诗歌明快活泼,故事短小精悍,有丰富的想象和离奇的情节。当幼儿还不认识文中所出现的文字时,先由老师阅读,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附之动作和表演让幼儿记忆诗歌和故事,初步掌握诗歌和故事内容后,我们教幼儿手指着字,眼看着字,嘴里念着字,脑子记着字。但是开始的时候,幼儿往往完不成手、眼、耳的协调运做,经常乱指一气,这就需要我们和家长共同帮助幼儿完成有节奏的指字训练,让幼儿掌握一定的指字速度和节奏,区分文字和标点符号,有标点符号的应该语气停顿,但是手不用去点标点符号,应该直接去找下一个字。在每行末,提醒幼儿换到下一行,用生动的语言告诉幼儿“拐弯请注意”。在指导幼儿阅读活动时,我们还开展了一些生动有趣的识字活动:1.将汉字变成有趣的图案。用有趣的指导语,引导幼儿认读。中国的方块字,有许多象形字、如:“尖”、“雨”、“闪”,指导语是上小下大就是“尖”,雨点落到窗户上,门里有个人影一“闪”,配上相应的图饰,幼儿一看就能记住,形象、生动、有趣,幼儿识得快,记得牢。2. 根据幼儿好奇爱猜谜的特点,我们将汉字编成了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儿歌谜语,让幼儿在猜谜、读读的有趣活动中习得汉字。如教“李”字时,编出的谜语是:十字头,八字腰,儿子下面站得牢。这不仅增强了幼儿的识字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趣味无穷。
五、与家长合作,全面提升
在幼儿园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与机会对孩子的阅读进行培养与提升。例如,孩子午睡与晚睡的前后、孩子饭前于饭后、孩子课下游戏中,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全面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注意与家长合作,通过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首先,教师应注意将自己放到与家长一样的位置上,本着一切为了孩子发展的理念与家长合作。教师与家长以一个较为统一的思想,着重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与能力;其次,教师要主动的与家长建立联系,例如,开展家长会或者家访等活动,教师与家长通过沟通与合作,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后,教师需要换位思考,体会家长以及学生的想法与交往要求。通过了解与分析,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全面提升。
总之,好的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养成是日积月累、不断重复的结果。贵在持之以恒。
我们要更不断深入地进行研究探索。培养幼儿的良好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和推动幼儿的阅读能力,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阳永东.幼儿阅读教学方法浅探 [J].教育导刊,2007.
[2]邓敏.幼儿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2.
[3]肖三槐.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的思考及建议[J].教师博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