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2018-06-11 12:09王婉丽
考试与评价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材分析新课标

王婉丽

【摘 要】听是英语语言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通过研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听力部分,分析教材中的听力内容,提出对教材中的听力教学任务的几个处理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 教材分析 教学处理建议

一、充分认识听力教学的目标与要求

为了提高听力教学的课堂效果,教师首先要了解听力教学的目标要求,对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做到心中有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学生听力所要达到的目标有了全新、更高和更为具体的要求,将听力技能分为6~9级,并进行了分级描述。综观6~9级目标可以发现,听力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侧重培养学生听的策略以及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其中主要包括:一是,听大意和主题;二是,抓关键词;三是,预测下文内容;四是,确定事物的发展顺序或逻辑关系;五是,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和态度;六是,判断语段的深层含意;七是,评价所听内容;八是,听并执行指示语;九是,排除口音和背景音等的干扰等。

二、对新教材中听力材料的分析

北师大版教材中的每一单元都有两至三个听力练习,分别安排在每个单元的第二课和communication workshop中。两部分听力训练都紧扣单元的主题,通过访谈、对话、广播、辩论和开会等形式多样的真实语言材料,培养学生听的能力,促使学生掌握教材中所蕴含的语言和文化信息。听力材料有的是学生用书各单元阅读内容的延续,有的则是有关单元话题的扩充,对已经学习了部分本单元内容的学生而言,应该都是他们比较熟悉的话题,但这些材料有一定長度,难度普遍高于高考听力试题,且听力练习的设计也较具挑战性,需要学生分析信息、列出要点、回答问题、讨论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等。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对普通农村学校的学生而言这些听力任务并不容易完成,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必要的调整。

三、对新教材中听力教学任务的处理建议

听力理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语言、认知、文化、社会知识和心理等各种因素。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要树立新型的教材观,要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不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可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以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由此可见,对教材中的听力材料做适当调整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处理教材中的听力时,建议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听前准备。

一是,在播放听力材料之前给学生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特别是本课所要涉及的有关历史、地理、政治和文化背景知识,为学生理解听力内容做好铺垫;二是,利用插图或练习中的问题对听力内容进行预测,列出生词或一些影响听力的关键词,为完成听力任务做准备。例如北师大教材Module 6 Unit 20 Lesson 2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听力材料有两段,分别是关于虚拟主持人Ananova ,和 电影2001:A Space Odyssey(2001太空漫游),在听之前,先介绍他们各自的背景,对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是非常有必要的,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删减改编。

对难度较大,篇幅较长的听力文章,可删减部分内容或完全舍弃:对那些相对繁杂的题型,也可做一些改编,如可以把问答题改为捕捉关键词的填空题,也可以改为学生熟悉的选择题,或正误判断题,或重新设计部分习题。 例如:Module 6 Unit 20 Lesson 2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听力部分中,和虚拟主持人Ananova的访谈录这一段材料篇幅较长,课文中要求学生听完回答5个问题。笔者认为要学生一下子完成要求过高,就先让学生听第一遍掌握大意,第二遍只要求他们回答其中的1、3、5这三个难度适中,且比较重要的问题。再如,Module 6 Unit 21Lesson 2 Brain power,可先让学生做练习5再做练习4。如此处理,先易后难,有梯度地让学生理解材料,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当然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就更好了。

3.精听和泛听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语感

精听和泛听是听力训练中相辅相成的两种方法。精听是让学生反复听一些听力材料,直到完全听懂为止。精选可以选择听力材料中的某些段落或者教材中的课文,反复精听后视材料由易到难程度,分成听读、做听力选择题,回答问题直至听写,一步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泛听是充分利用暗示教学法的功效,在合适时间内以任意方式训练材料,即让学生在较轻松自由的状态下溶人英语环境,不知不觉中提高其听力。泛听可以是平时的听力材料,只要求学生听懂大意或者是捕捉关键信息。

4.听读、听写结合

听与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为了说得出,必须听得懂,只有听懂了,才能接着说。因此要主动积极地组织学生利用课内外一切机会说英语,用英语来表达自己。要充分利用“英语角”、接触美英籍人士等机会来操练口语。口语中的不同语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态度和意思,只有多进行口语练习,才能掌握不同语调在上下文中所表达的感情,才能使学生在听时能较好地分辨不同语调所表达的不同内涵。因此,说能促进听,听能带动说。对文字材料边听边读有助于增强语感,辨别语流。听读结合能使旬词的音、形、义在记忆中迅速统一起来,减少判断误差。

5.加大阅读量

平时要强化对学生的大量限时阅读训练来促进其听力速度的提高。也要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避免字字斟酌、句句推敲。只要能在限时之内抓住中心,了解大意,捕捉住重要细节即可。阅读速度的提高能促进思维节奏的加快,这样在听时能跟上正常读速的英语。同时,不同内容的阅读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语感、了解美英文化及篇章结构,弄清它们的思维方式,从而促进英语听力的提高。

总之,高中英语教学必须加大听力教学力度,并且常抓不懈。同时,将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全面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年

猜你喜欢
教材分析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教学设计
南师大版幼儿园中班(下)《我的数学》教材分析
基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初中化学教材分析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