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情境,优化地理教学

2018-06-11 11:09田建军
考试与评价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师应创设情境

田建军

【摘 要】创设有效情境是地理教学的有益举措,本文从创设问题情境、创设生活情境、创设竞争情境以及创设实践情境这四方面谈如何创设有效情境,优化地理教学。

【关键词】初中 地理 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就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一些具有感情色彩、生动形象的场景,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重点。但是,一些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忽视了情境教学的实质目的,更注重的是形式的丰富多样,使得情境教学变得华而不实,表面看得很精彩,没有什么实质效果。而且,这种过于注重形式的教法,容易忽视地理这门学科的特点,使得地理课变成手工课、欣赏课等现象,教学效果不甚理想。那么怎样创设有效情境,优化地理教学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

提问是地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交流的最直接、最主要的方式,因此,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分析、去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注重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结合起来,精心设计提问,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其次,教师还要把教材与社会热点结合起来,如“低碳生活” “节能环保”等与时俱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问时,教师还应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遵循逐步提出、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例如,在教学“季风气候”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谈谈家乡的风行方向:“沛县夏季多吹东南风、西南风,冬季多吹西北风、东北风。”如果学生对这个知识点并不知晓的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如可以问学生:“夏天的时候你家朝南的窗户风比较大还是朝北的风大?冬天呢?”然后再接着问学生:“为什么季节变更会引起风向改变呢?”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又如,在教学“国家领土”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当神舟飞船经过美国大陆的上空时,是否侵犯了美国的国家领土?请说一下原因?”结合社会热点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深化学生对“国家领土”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对学生学好初中地理具有重要作用。

二、创设生活情境,把地理知识生活化

新课标指出,地理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联系生活学习地理知识,把枯燥的地理知识生活化、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夯实基础。利用学生熟知的事物创设生活情境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对进一步提高学生认识生活、欣赏生活等方面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教学“地图上的方向”时,教师可以实现画一个学校所在地区的地图,并且标明一些主要的建筑物,在课堂上让学生以本校的参照物来熟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看图方法,让学生联系实际,指出学校周围的建筑物位于学校的什么方向,然后教师再反过来问学生哪个方向有什么建筑物等,让学生快速掌握识图的技巧,把握教学重点。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必将也用于生活,创设生活情境,把复杂、枯燥的地理知识生活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信心,大大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能力。

三、创设竞争情境,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竞争、合作和交流是现代社会要求的基本素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要经常进行竞争性的讨论和交流。创设竞争情境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集思广益,把个人见解转化为集体的探究成果,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在教学《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合作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地球仪上都有哪些地理事物?”“每条纬线和经线的长度是否相同?”“纬线从赤道到两极,在长度上有什么变化?”等,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知识抢答比赛,评出前三名,教师可以给优胜组给予适当的奖励,促使学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又如教学《认识省级区域》时,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发一个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拼图。首先让学生熟悉一下拼好的图形,然后再打乱顺序,然后让几个小组同时开始拼图,看哪个小组先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各小组组员分工明确,有的负责看图指挥,有的负责找拼图小块,有的则是负责拼图……学生忙得热火朝天,兴致高昂,互相配合默契,在比赛竞争的促使下,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敏捷,这样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优化教学效果。

四、创设实践情境,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应积极创设实践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些探究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观察和思考。创设实践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如在教学“地图的应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绘制一幅生活小区的平面图。首先学生需要通过深入了解小区的基本设施以及和自己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物,还要仔细观察这些设施和建筑物在设计、布局以及管理方面具有哪些不足,并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学生还可以设想一些可以添置的新设施,并在图上标注出来,说明这些设施的添加具有什么作用,能为小区人们带来怎样的便利等。最后学生可以拿着自己绘制的平面图以及建议说明去和小区的管理部门进行交流,让工作人员指出自己绘制的平面图的不足之处,并对自己的建议提出一些反馈信息,以便拿到课堂上来和同学共同探讨。创设实践情境,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进行深入了解,大大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總之,教无定法,教师应根据新教材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把教材中的知识和思想传授给学生,还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的能力。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身边地理环境的变化,用心去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把教材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猜你喜欢
教师应创设情境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