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 张晶晶
一、巧用呼啦圈练习排球步法
1.移动急停练习
练习目的:通过练习锻炼学生的反应和启动速度,将急停与准备姿势结合在一起,进而达到提高各技术环节自然衔接的目的。
练习方法:2名学生1组,学生A滚动呼啦圈,学生B练习,学生A滚动呼啦圈后,学生B以准备姿势(可规定学生B的准备姿势)迅速启动追逐呼啦圈。当学生B追赶上呼啦圈时,身体迅速降低重心、转身并双手抓住呼啦圈,着力点在前脚掌内侧,重心落在双脚之间,上体稍前倾,双眼注视正前方(图1)。2名学生互换角色继续练习。
设计思路:练习学生的反应、移动速度以及动作协调性,同时利用手扶呼啦圈的动作贴近排球准备姿势的动作,将启动、移动和准备姿势的练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提升练习效果。
练习建议:滚动抛呼啦圈的速度不宜过快。
注意事项:集体练习时,注意每组间的间距,要留足安全距离,防止相互干扰并发生碰撞。
2.滑步及球性练习
练习目的:练习滑步技术。
练习方法:3名学生为1组,1名学生抛呼啦圈并跟随,能够随时控制呼啦圈的速度,2名学生根据呼啦圈的速度用滑步移动的方式紧随呼啦圈做传接球动作,同时调整好身体的重心及动作(图2)。此练习可在基本掌握滑步技术的基础上,作为巩固和提升技术的练习手段。练习一定距离或时间后轮换角色继续练习。
设计思路:利用滚动的呼啦圈作为限制条件,让学生练习滑步的同时,降低重心完成传球的任务。这样的练习贴近滑步垫球的技术动作特征,解决了单一技术反复练习的枯燥问题,极大地提升了练习的趣味性。
拓展练习:待学生掌握此练习后,可进行分组竞赛或游戏,如,小组间以规定时间内传接的次数或者距离进行比赛,同时要注意相互之间的配合,强调合作学习。
注意事项:教师应规定练习的距离,在呼啦圈变向或侧倒前结束练习,防止练习者因呼啦圈变向或倒下后发生相互碰撞而受伤。
二、利用器械进行垫球练习
1.利用网兜球进行垫球练习。
练习方法:2名学生为1组,学生A垫球,学生B手提装有排球的网球绳配合学生A进行练习,学生B应不断调整高度、距离与方向,学生A根据学生B调整的变化进行脚步移动并有效击球(图3)。练习一定时间或次数后变换角色继续练习。
设计思路:利用网兜球,使排球始终不落地,提高了练习密度。同时随着网兜高度的调整,练习者调整重心进行高姿和低姿垫球练习。
练习建议:初学者练习时,同伴应将网兜中的球置于稳定状态,便于学生技术动作定型。待学生垫球动作熟练掌握后,再通过垫击移动网兜中球,以提升技术。
注意事项:练习时应选择不会对学生肢体造成擦伤、割伤的材质制作的网兜。
2.利用呼啦圈进行垫准球练习
练习目的:提升学生垫球准确度。
练习方法:3名学生1组,相距2~3米相向而站,2名学生作为练习者一传一垫,另1名学生作为辅助者手持呼啦圈,2名练习者在传垫球过程中须让球穿过呼啦圈,辅助者可随机调整呼啦圈的高度,以控制2名练习者练习传垫球的角度(图4)。
设计思路:将呼啦圈作为限制条件或目标物,诱导垫球者将球垫向呼啦圈,从而提高垫球的准确度。
拓展练习:可通过限制学生间的距离或呼啦圈的高度,提升练习难度;也可改变学生人数或练习形式,如,1名学生持呼啦圈,1名学生传球,多名学生轮换垫球(队形可呈圆形,也可成纵队);还可以通过单位时间内传垫球穿呼啦圈次数最多的组为胜组等比赛进行练习。
练习建议:2名学生之间距离不宜太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调整他们的间距,有助于学生提升传球和垫球的准确度。
注意事项:当呼啦圈处于较低位置时,传球学生与垫球学生距离不宜太远,传球者传球力度不宜过大,以免球直接击中垫球者;当垫球者不止1人轮换交替垫球时,垫球者注意控制好间距,以免发生碰撞;传球者应控制好练习节奏,便于垫球者练习。
三、仰卧—坐—立的传球练习
1.仰卧自传球练习
练习目的:提升手指对球的控制能力。
练习方法:每名学生手持1个球,仰卧于体操垫上进行自传自垫球的练习。
设计思路:学生采用仰卧姿势,使其只能用手臂、手指控球,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手指对球的触控上,为坐位、立位传球打好基础。同时1名学生1个球,有助于提升练习密度。
练习建议:初学者练习时,球不宜传得过高,可随着技术逐渐熟练而增加传球高度。
注意事项:保持好传球手型,并确保击球时机正确。
2.坐姿传球练习
练习目的:进一步提升传球时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练习方法:2名学生1组,相对而坐于体操垫上,间距2米,相互传球(图5-1)。
拓展練习:3名学生1组,2名学生坐于体操垫上,1名学生手持呼啦圈,要求2名学生传球通过呼啦圈(图5-2)。
设计思路:在仰卧传球的基础上,通过上肢动作调整及坐姿时身体重心的移动,提升传球的准确度。在拓展练习中,呼啦圈作为限制条件,提升传球的难度,训练传球的准确度。
练习建议:初学者练习时,传球学生的距离可适当靠近,随着技术的熟练而逐渐加大间距,呼啦圈的高度也可以随之提升。
注意事项:传球时注意接球点和手型。
3.站姿传球练习
练习目的:根据球的位置,通过身体的移动合理取位,同时利用上下肢协调用力从而实现提高传球准确度。
练习方法:3名学生1组,2名学生间距2~3米相向而站进行相互传接球(图6-1)。
设计思路:在传球练习中,先进行仰卧自传球练习,再进行坐位传接球练习。在前2种传球练习中,学生无法移动身体,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手对球的控制上,每次传接球都要尽最大努力控制好身体姿势,以保证传球质量。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教授传球时下肢如何协调发力,及移动与传球技术的结合动作,最后过渡到站位传球学练阶段。这样的练习方法,能使学生细致体会传球时的手上技术、下肢发力以及移动3个技术环节,并逐渐了解3个技术环节的相互关系。
拓展练习:仰卧自传球可突出对手上技术动作的练习,同时也可以上体稍抬起一定角度练习自传球,还可以采用卧姿的双人互传球,作为锻炼学生核心力量的素质练习(图6-2)。
注意事项:拓展练习时,教师需要规定和合理的练习时间,防止学生过度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