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涛 蒋慧
一、目标任务分期提升学生参与动力
良好的成功体验会使人在心理上产生愉悦感,任何运动项目上,哪怕只是小小的进步或成功,都会提高人们参与这项运动的动力。针对体能较差学生厌倦耐久跑及信心不足问题,体育教师可根据学生自身实际运动能力制订不同等级的耐久跑分期目标,使每名学生通过合理的学练和自身努力都能够达到既定目标,学生通过达成目标获得成就感,其参与动力必然提高。
目标任务分期需以简单、易完成为原则,要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制订分期目标任务时不能操之过急,要坚持适度和循序渐进原则,使其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的联动作用。如,笔者在初三上学期为执教的初三(6)班的一名耐久跑能力较差的肥胖生设定的分期目标任务(表1):2个月内进行不计时、不计速度、不计距离的慢跑,不间歇跑完800m→2~4个月,进行慢速跑、慢速匀速跑、定时定距跑等练习内容,达到可以参加800m跑体测的目标→4个月后,进行与同等生跑、跟随优秀生跑、独自训练等内容,使自己的体测成绩保持在13~15分。在教师指导、同伴监督和自身努力下,通过近10个月刻苦练习,该生800m跑的中考成绩为4′03″,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二、多种心理干预方式及练习方法提升学生耐久跑练习兴趣
为了化解传统耐久跑的枯燥乏味,提高学生练习兴趣,笔者参考相关理论,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为学生制订了以下心理干预方式(表2)。
以“有兴趣参加的心理”干预方式为例,笔者借鉴定向越野的方法,设计了长距离“寻宝”游戏。具体操作实践形式为:把學生随机分成8组,每组1张任务卡,每组选1名小组长,小组长和组员统一用右手握住一根绳子,用绳子把小组成员的心“串”成一线,形成一个团体。
在音乐《相信自己》伴奏下,8个小组成员在组长带领下同时从足球场中圈大本营出发,寻找分布在足球场边线和底线的8座“城堡”中的8个“宝物”(每找到1个“宝物”,均需小组全体人员返回大本营将“宝物”存放在自己的大本营里,方可进行下一个“寻宝”任务,先全部找回“宝物”队,名次列前;此游戏使各小组成员热情高涨,各小组争先恐后去“寻宝”,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在运动中整齐划一,不抛弃、不放弃,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得以充分锻炼,学生的耐力素质在快乐的游戏中得以发展。
三、教师巧妙用语增强学生自信
于中学生而言,语言是最直接的交流方式,采用教师激励暗示和自我激励暗示相结合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耐久跑高耗能、持续运动时间长,许多学生在跑动过程中对困难想得太多,丧失了战胜它的自信心,面对此类心理障碍,大多学生会选择放弃或逃避。此时如果体育教师选用适当的语言进行激励,帮助学生树立坚持跑完的信念,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笔者在刚参加工作时给初三毕业班训练长距离跑动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提示学生:“还剩700m”或者“还剩3圈”等,此类语言提示加重了跑动学生的心理负担,导致学生心里出现:“怎么还有那么多啊?”“我坚持不了3圈”等恐惧反馈。
后来,通过与学生交流和自我反思,笔者将语言提示换成“你们真棒,已经跑完一大半了,还剩一点点,坚持一下就胜利了”等正能量的语言提示和激励,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心里产生了“我都已经跑完一大半了,还怕那一小半吗”的正面心理导向,这样的激励语言和自我暗示大大提高了初三学生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