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体能训练课程设计原则及模式研究

2018-06-11 10:48王婷婷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11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课程设计动作

王婷婷

[摘 要] 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面临严峻挑战,学生体检合格率下降,超重肥胖发生率增加,近视比例居高不下,这些现象的出现均与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从学龄前儿童身心特点及体能训练终身益处出发,通过对设计有趣、有用的体能训练课程原则的探讨,提出游戏化的体能训练模式,以达到吸引学龄前儿童有效参与体能训练的目的。

[关 键 词] 学龄前儿童;体能训练;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3-0154-02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品琳琅满目,儿童营养过剩导致生长发育失调的现象屡见不鲜。同时,电子产品的强大吸引力,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又造成了儿童近视、惰性等不良生活状态的出现,使家庭正常生活秩序及儿童未来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学龄前儿童(3~6岁)体能是其完成日常学习生活和一般运动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学龄前儿童体能训练课程设计的研究,探讨适合儿童身体机能发展、改善身体形态以及儿童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课程模式。

一、我国学龄前儿童体质现状

我国约有两亿学龄前儿童,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学龄前儿童七次体质监测结果对比分析得出,现阶段情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身高、体重上涨,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明显下降。(2)心肺功能持续降低。(3)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4)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显著增加。(5)许多慢性病趋于儿童化。

日益突出的“久坐行为”和“电子保姆”现象是造成我国学龄前儿童体质现状的原因。而新发布的《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专家共识版)》中指出,学龄前儿童每天应尽量减少久坐行为,其中,看屏幕时间每天累计不超过60分钟,且越少越好。任何久坐行为每次持续时间均应限制在60分钟以内。

二、学龄前儿童体能训练的必要性

在现阶段学龄前儿童体质状况下,体能训练的必要性日益凸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健康水平

体能训练可以完善大脑功能,优化神经网络;强健骨骼肌肉,提升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能力,增强体质;保持健康体重,预防超重和肥胖;提高免疫力;预防成年后多种慢性疾病。

(二)提升环境适应力,增强社会化发展

体能训练可以加快儿童身体产热、散热过程,体验不同气候、环境。同时,提高儿童智力水平及适应规则能力;提高情绪控制能力,理解付出和回报的关系;增加愉快的交友机会,发展团队合作能力;增强角色责任感,减少攻击性和破坏性社会行为。有研究表明,智商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情商只受后天环境影响。而在此之前,为智商、情商做铺垫的是“动商”。智商在动商得到发展之后,具有阶段性发展特征;年龄越大,情商表现越突出,它是动商与智商高度结合的表现。这其中,动商的“动”是儿童通过运动感知外界事物的过程,儿童期是其重点刺激飞速发展的时期,年龄越小,动商发展越明显。

(三)掌握基本动作技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学龄前儿童对各方面的认知学习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欲,体能训练可以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动作技能,不仅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也培养了儿童的体育意识,并逐步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三、学龄前儿童运动行为能力及身心特点分析

走过幼儿期,3~6岁的学龄前儿童有其各阶段的运动行为能力及身体、心理特点,在体能训练的课程设计上需要有针对性地区别对待。

(一)3~4岁锻炼精细动作,逐步告别分离焦虑

3~4岁儿童开始变得灵敏,所以主要锻炼初级运动技巧、精细动作;同时巩固熟练大动作,学会操作性技巧。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开始逐渐脱离家长的互动,转而寻求与教师的沟通,需逐步减少儿童的分离焦虑,帮助儿童养成独立的品格。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更喜欢被当作“大儿童”一样对待,也是竞争敏感期,教师需要在教授富有挑战性的体育技巧的过程中,加以积极正面的鼓励和引导,使其建立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在体能发展的基础上,开始培养社交能力。

(二)4~5岁进行挑战性活动,增强独立性

4~5岁儿童的空间能力、逻辑能力进一步增强,可以参加组合型的游戏锻炼体能。

这个阶段儿童可以独立完成体能训练课程,脱离家长参与,是培养独立性的最佳时机。

(三)5~6岁大动作技能飞速发展,开始形成团队意识

5~6岁儿童的大动作,如跑、跳、踢、蹦、双脚跳、投掷及抓接能力在这一阶段迅速发展。

此阶段儿童自控能力开始提升,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为儿童之后参加团体运动做准备。

四、学龄前儿童体能训练课程设计原则

蒙台梭利曾指出,在适宜环境中进行体操、游戏等活动,可以把儿童内在的生命力展现出来,使儿童获得体育知识、运动技能、自我纠错等能力,让儿童在实际环境中成为具有一定特质的人。那么,设计一堂有用、有趣、有效的学龄前儿童体能训练课就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找到准确的体能训练目标

学龄前儿童体能训练应以发展基本动作技能为核心目标,兼顾该阶段快速发展的走、跑、跳、鉆、投、攀爬、跳跃、平衡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在培养日常生活能力的同时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每次训练课程设计就要全面考虑不同目标,凸显要发展的认知能力、运动技巧和日常活动能力。

(二)把握恰当的体能训练时间及强度

《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专家共识版)》中指出:健康的3~6岁学龄前儿童,全天内各种类型的身体活动时间应累计达到180分钟以上,其中,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身体活动累计不少于60分钟。同时研究表明,3~6岁儿童活动靶心率适宜范围为126.3~165.8次/分钟,在此区间内可以安全有效地刺激身体各器官。但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4岁儿童易疲劳,注意力易转移,所以在保证运动强度的前提下应分散体能训练时间。

(三)选择合适的体能训练形式

学龄前儿童体能训练在形式的选择上应符合其年龄段的身心发育特点,运动类型应多样化,以愉快的游戏为主要组合形式,兼顾趣味性与科学性。

3~4岁儿童体能训练可以选择更加有序和结构化的游戏、有趣的探险活动以及准体操练习,比如,绕障碍物跑、单脚平衡等。这一阶段儿童对滑梯、球等器材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4~5岁儿童逐渐建立了运动的自信,他们可以向前连续跳跃、倒走,攀爬能力大大增强。体能训练可以通过接力比赛等更加复杂的游戏以及初级运动技巧等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帮助儿童在力量、柔韧性、敏捷性、操作性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5~6岁儿童的身体逐渐结实、体力充沛、动作灵活,可掌握动作,如变速跑、立定跳、原地摸高、跑走交替等较成熟的运动技能。体能训练主要是进一步完善和熟练掌握大动作能力,发展力量、平衡性、柔韧性、灵活性和协调性。

五、学龄前儿童体能训练课程设计模式

学龄前儿童体能训练的每堂课程都应包括热身、技能基础运动和整理放松3大模块,每个模块都建议采用不同的游戏主题。

1.热身期间可以以简单集体游戏开场,加以不同的辅助手段,调动儿童的兴奋性与参与度。比如,听歌跑跳蹲游戏,根据不同的音乐节拍完成不同动作,锻炼速度和灵敏度并拉伸肌肉关节,锻炼儿童心肺功能。

2.技能基础模块可以根据每次训练课选择不同的训练技能。比如,训练3至4岁儿童平衡能力,可以采用金鸡独立或者踩球独立等方式。训练4至5岁儿童空间控制能力,可以选用攀爬网完成团队过河游戏。训练5至6岁儿童协调性,可以选用袋鼠前后左右快跳接力等游戏。

3.整理放松模块相对静态,更强调情感及习惯的培养,在此阶段训练重点在放松的基础上总结本次训练课,要传达乐观的运动态度,并且包含轻器械整理过程。

整个训练过程中,儿童的情绪要开心愉悦。这就要求课程设计充分发挥想象力,模式迎合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主题,加以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要充分利用外形美观、色彩艳丽、防磕碰、可无限组合的软式体育器材,刺激儿童感官发育,激发儿童的创造力,比如软绳可以跳,可以摆放成绳梯,可以拔河等。设计组合游戏,创造主题情节,引导刺激儿童,保持其训练兴趣和激发儿童的自主探索能力。

六、结论

学龄前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各组织器官的结构、功能,智力和心理的发育都有着极大的可塑性和发展潜力。学龄前儿童的体能训练课程,就是让儿童在主观意识的支配下直接或间接参加体育活动,满足其身心发展需求。所以,要设计适合学龄前儿童训练目标、时间强度及训练形式的体能训练课程,保持规律的、科学的体能训练,促进学龄前儿童身体健康,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健全人格,促进个性完善和社会化发展。

七、建议

1.社会及家长要提高对学龄前儿童体能训练必要性的认识,正确对待儿童生理、心理发展需求,把握各阶段素质发展的最佳时机。

2.体能训练要科学、规范,选择恰当的器材、装备,遵守合适的时间及强度,保证正确的身体姿态,避免意外伤害。

3.体能训练时要注意水的补充,日常生活保证膳食营养。

参考文献:

[1]石作政.基于动商理念:幼儿“三商”素质协调发展之体育行为开发[J].铜仁学院学报,2017,19(12):73-77,90.

[2]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方法:运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教育方法[M].任代文,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85-101.

[3]譚思洁,于学礼.幼儿乳酸阈值及无氧阈心率的初步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3):15-16,19.

[4]雷园园,周龙祥,王国祥.基于粗大动作发展的幼儿功能性动作训练方案设计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44(1):122-126.

[5]张君孝,张灵燕,魏曙光,等.儿童体育运动器材设计的分类及策略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8,37(5):391-394,414.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课程设计动作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策略的分析
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创新
下一个动作
实效性视角下对警察体能训练的思考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画动作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