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施专业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路径探析

2018-06-11 10:48陈静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11期
关键词:伦理专业课程

陈静

[摘 要] 我国高校有完整的德育课程体系,还有增加伦理教育的必要吗?研究生和本科阶段教育已经设置相关课程并开展课题研究,高等职业院校实施伦理教育是否可行?在界定基本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试图回答上述问题,并探索在深度校企合作中对学生的专业伦理行为进行培养、指导与训练,使之形成稳定的职业习惯,内化伦理道德规范的可行路径。

[关 键 词] 专业伦理;养成教育;失范;房地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3-0022-02

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凯认为:行为标准、价值规范和社会效应的缺失是导致大量社会矛盾的最主要环节。专业伦理失范是造成我国目前出现大量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伦理与专业伦理

中国古代思想中涉及伦理部分的内容是以人为中心,重人伦。现代伦理学不是以人为中心而是以事为中心,不是以德性、幸福为中心而是以行为规范、正当为中心。“伦”是指人、组织、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理”即道理、规则和原则。“伦”与“理”合起来就是处理个人、组织、社会和自然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则。

伦理与道德两个概念区别在于“伦理”一词侧重于社会,强调客观方面;“道德”则侧重于个体,强调主观内在操守方面。道德会要求个人达到人格的完美,人们会误认为无私奉献、先人后己才是合乎道德的,这种近乎理想的高尚道德离间了普通人和道德,单纯以此处理社会矛盾时会标准虚化,削弱了道德的应有作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国大学生接受了十多年道德教育,却不能遵守最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的问题,因此德育不能替代伦理教育。

本文界定专业伦理内涵即“专业性职业”的伦理,而与职业伦理相区别,从外延上是教育伦理、法律伦理、工程伦理、科技伦理、环境伦理、医学伦理的统称。区别于宽泛化的职业道德,它更多是从专业知识的运用和专业关系的处理方面对从业者提出具体而明确的专业要求。专业伦理通过规范化和细化,明确专业技术人员对社会、对专业、对雇主和对同僚的责任和行为底线原则,指导其在面临两难道德困境时端正自己的态度和坚持应有的操守。

二、国内外专业伦理教育现状

有学者称专业伦理是“诱发于问题”的伦理理论,现代社会中各国对伦理教育的重视都是缘起充满道德挑战的复杂环境引发的社会、科技和工程风险等。“商业伦理学在西方引起众多学者以及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工商经营活动中的欺诈行为日益泛滥,如行贿受贿、垄断价格、环境污染等,种种丑行被披露出来”,这些都促使西方高等教育在专业教育中更加注重专业伦理教育,在医、工、商、法等学院普遍开设专业伦理的必修课程。

美、英、加、德、日等發达国家的各类院校尤其是工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明确要进行专门的伦理教育。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专业伦理的研究与应用领域不断扩展。2017年11月,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学会——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宣布了三项新的人工智能伦理标准,旨在将人类福祉放在首位。2018年新学期,哈佛、康奈尔等诸多美国高校开设跨学科、跨领域的人工智能伦理课程。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医科大学开始医学伦理学教育为开端,2000年工程伦理教育在西南交通大学开设选修课后在国内几十所大学得以展开并受到重视。2014年9月,清华大学针对新入学研究生开设职业伦理课程。

我国本科高校的伦理教育尚未普及,高职院校目前未充分重视伦理教育,开设相关课程的几所院校基本都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课程,以伦理学知识传授为主,缺乏养成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环节。虽然高职院校教授专业伦理的师资缺乏,但产教融合的深化为伦理养成教育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基础条件。

三、房地产专业培养目标强调学生的伦理责任素质

在行业转型期,无论从企业可持续发展角度还是学生职业成长角度,都迫切需要培养学生的伦理责任素质。过去二十年房地产业不仅是许多城市的支柱产业和政府最大的税收来源,更为保持较高的GDP增速水平、城市繁荣发展和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的极大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与中国居民对房地产的狂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企业家和从业人员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尊敬和认可。社会对房地产行业不满的声音占了多数。2016年中国社科院发布《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中国企业300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为35.1分,整体处于起步者阶段,其中房地产企业在评估体系中,仅得30.2分,处于重点观察行业的较低水平。房地产存量时代,市场对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要求更高;增量时代埋头买地卖房,推广营销时临时作秀提升品牌形象的模式已经落后了。

高等职业教育比本科教育更注重根据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培养目标,以技能训练与培养为根本,轻视专业伦理道德教育的现状需要改变。2011年教指委组织编制的《高等职业教育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以及专业名称调整后,各院校制定的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重点关注专业能力,分解专业知识结构从而设置课程体系,对伦理教育内容没有涉及,仅在培养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修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基于职业岗位导向重专业能力同时细化素质分类,增加伦理责任素质,开设相关课程。通过学习和探讨,促进学生对复杂实践问题的思辨,帮助学生养成伦理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面对职业伦理困境时作出负责任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四、专业伦理教育可行路径选择

专业伦理教育包括三部分内容,即理论、规范和实践。具体教育目标是理解相关理论和概念,培养学生的专业伦理意识;把握基本规范,掌握具体专业领域的伦理规范要求;提高专业伦理的决策能力,能够解决实践中的伦理问题。根据对这三方面内容的侧重和整合教育资源的不同方式可以选择不同路径。

(一)开设独立式课程

课程性质为专业通识课,非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全校组织师资力量,如由哲学、管理学和各专业课老师组成合作小组,共同开发课程,不同专业教师交叉完成教学任务,如,清华大学面向工程硕士开设的工程伦理课程就采用这一方式。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系统地深入从理论到实践能力训练这一完整过程。由于国内高校都缺乏专业的伦理学师资,这种方式可以集合更多的力量和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而且各学科如商贸、建筑、环境、医学、网络信息等有丰富专业实践的教师可以在伦理通论的基础上分论各专业伦理问题,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将各种伦理困境通过案例带到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和讨论,并作出伦理决策。为避免“灌输式”教法授课削弱教学效果,课程的集中授课可以和专题研讨、辩论、企业专家讲座等相结合,有助于学生通过反思及价值观内省树立伦理责任意识。但是由于认知层次限制和实践缺乏,这种方式较难让学生掌握、分析、认识伦理理论的挑战,作出适当的或负责任决策的能力。

(二)多课程融合

多课程融合是把伦理教育内容融合到开课专业的多门专业课程和教学环节中去。开发单一课程需要耗费资金和时间,不同专业或院系之间资源整合遇到的问题可能会延误开课甚至被迫取消课程。多课程融合的方式能有效避免单一课程的致命缺陷。如我校在一年级房产专业开设房地产经济学课程,可参考商业伦理学和经济伦理学的内容在其中加入伦理模块;二年级的房地产估价与房地产经纪课程增加国外估价师和经纪人执业伦理规范的要求介绍,房地产投资分析课程教学中增加社会效益分析和影响评价、投资风险的伦理责任等内容;三年级定向企业的实习中要通过专项的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学习与考核,实习半年后提交以自己或公司同事在实习工作中的伦理冲突经历为素材的案例和分析反思报告。合作的企业如易居企业集团非常注重实习生的敬业精神、团队合作以及伦理道德观念等,在企业品牌形象建设和塑造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可以分担职业伦理选修课,指定教师指导与训练学生职业礼仪和行为规范,并在综合实训和专业实习中加以督导评测,使之形成稳定的职业习惯。

专业课中增设伦理内容的教学更要突出使用案例教学法,形成参与式、开放性的课堂。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伦理知识,更要熟悉和掌握大量的案例,以参与者和剧本大纲编写者身份,调动和引导学生讨论与分析。通過大量案例展示和实习实践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房地产从业者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要有伦理维度才有可能赢得社会的尊敬,个人才能有机会获得更大的职业成长空间。

五、总结

教育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教师也是社会中的人,探索实践专业伦理教育的过程有助于师生共同反思、弥补自身伦理缺失,寻找到教育的理性尊严,摆脱教育功利化的束缚,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钱小军,姜明.你知道我的迷惘:商业伦理案例选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何怀宏.底线伦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3]聂进.关于普及和加强我国商业伦理教育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4]罗肖泉.高等学校专业伦理教育论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5]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朱惠娟.伦理教育和大学德育改革[D].湖南工业大学,2014.

[7]李薇.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营销伦理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8]黄玉琴.中国高校专业伦理教育实践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5).

猜你喜欢
伦理专业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部分专业介绍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