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路径探究

2018-06-11 10:59常素梅张晓芳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现状

常素梅 张晓芳

摘 要:高職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目前呈现出目标明确但不够全面、内容丰富但不够融合、开展形式多样但不够深刻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发挥课程体系设置的作用,需要在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时注重课程效果性与教育协同性的结合、课程之间的有机整合、专业课程与人文素质课程的相向而行。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现状;路径

作者简介:常素梅,常州开放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张晓芳,常州开放大学副校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常州 213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开放大学2016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开放大学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编号:16-YB-01)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35-0085-03

社会的飞速发展为人的个性自由展示和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当今时代的高职院校学生,随着国家对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和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视,他们更加自信、自立、自强,勇于实践,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空前提升。作为国家发展的未来有生力量,他们身上的这些特征同时推动了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既要具备适应不断发展变化时代条件的专业能力,又要具有独立思考、自由探讨和较强的批判意识、创新意识以及踏实刻苦的人文精神。在他们身上需要体现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两者之间的平衡和互补。

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是多种的,其中一种重要的途径便是人文素质课程教育。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高职院校安排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时思想上并未真正重视,在课时要求、教师配备、资金支持、科研项目等方面都处于次要地位;有的即使开设了系列课程,但也只是局限于完成课时要求、获得学分的状态,课后不会关注学生实际的认同感和成就感,更不会注重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能否践行,转化为自身素质的提升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要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实施状况进行梳理,并对其构建路径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讨。

一、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对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的梳理主要是通过文献收集和梳理进行的。笔者在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以“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为题名或者关键词进行高级搜索发现,与其相关的文章有1117篇,其中最早的一篇是在1990年,从2000年开始,发文量逐渐增多。再以“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或者建构”为题名或者关键词进行高级搜索,是637篇,最近5年则为219篇的高峰。文章数量的快速增加说明高职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视,但在对这些文章的梳理中,我们发现对高职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仍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方面.

1.目标明确但不够全面。在一千多篇的文章中,论述的高职院校对象包括高职院校、理工农科类高职院校和人文社科类高职院校。在浏览这些文章时会发现,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基本目标主要两层:一方面是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来体现大学对文化传承的功能,比如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地方人文历史文化、革命爱国主义教育及世界哲学历史文化等,通过对学生这些方面的教育教学,希望学生可以汲取精神养分和精神财富,并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内化并不断发扬光大;另一方面是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心理健康培育、职业能力提升等方面安排课程,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为走向社会奠定基础。但这些课程的系统性和协同性不足,对着力点如何安排、如何共同完成学生的全面性发展与个性完善、道德提升和社会性丰富等方面的统一论述比较少。

2.内容丰富但不够融合。目前高职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上主要是以通识教育课程为主,同时结合不同的专业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安排必修和选修的课程,体现出原则性、机动性和灵活性的结合。在这些课程中,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目的是培养学生必备的思想政治素质;还有一些信息素养和身体素质层面的必修课程,比如计算机信息技术、大学体育素质课程、心理素质提升课程等,这些是使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必要课程。还有一些是根据学生的特长发挥、兴趣爱好等自由选择度较高的选修课,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人文知识面和提升文化修养与品味。虽然这些课程的内容设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伸缩性、综合性,但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层层推进、有机系统协同发挥作用并没有说明。

3.开展形式多样但不够深刻。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着力点应该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全面辩证的自我认知、观察社会,找到自己人生价值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契合点,在面临重大抉择时可以客观判断、主动选择、勇于承担。但在很多学校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重专业基础课程、轻人文素质课程的状况,即使开展有的也只是注重形式的花哨多样,忽视最根本的人文内涵;课程设置缺乏科学论证,随意性大;课程门类与课时偏少,课时不能保证;课程间缺乏有机联系,重知识轻能力;师资水平参差不齐,认识不到位,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较为灵活地把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紧密结合起来。

三、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1.注重课程效果性与教育协同性的结合。课程的系统学习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体系的理解和全面掌握,这也是学校集中教育的优势。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亦是如此,即有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教育活动中相对集中地将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素质课程的理论知识性内容在分析、比较和理解的同时加以吸收和内化,为学生提升人文气质和人文精神奠定基础,并在将来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外化为行为,成为能够知行合一的“文化”人。不过,仅仅依靠课堂上教师偏重知识性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还需要实施协同教育,即全员教育、全程教育和全方位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對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要有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传递和价值认知,还要在其他的学校活动过程中加以重视,不能孤立进行。从全员角度来说,学生身边的每一位老师、同学、朋友都是影响者。比如,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教育者——辅导员,需要在很多的班级和学生事务处理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和价值引领,注重示范作用,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良性影响。另外,学生之间的同伴效应也需重视。学校可以通过学工处、团委、社团等举办一些爱国纪念活动、知识竞赛、艺术欣赏、模范学习等,使学生的爱国情怀、人生追求、职业理想等逐渐形成和彰显,甚至可以选拔“优秀标兵”来对其他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全程来说,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动态长期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知识并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具体到教育教学过程,则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成长阶段采取不同的方式和内容。比如在大一阶段,除了必需的思想政治课程,应安排一些有利于学生尽快顺利适应大学生活的人文课程,并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拓展原有的知识宽度,改变思维方式,确定职业理想等,而不是简单的知识性复制。在此后的大二阶段应突出人文素质教育方式的多样化,除了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具有一定互动性、互联性、拓展性的方式,如辩论、讲座、社团活动等,将所学的认知层面知识性的内容融入实践,渗入生活,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在大三阶段,学生临近毕业,即将进入社会参与工作,在面临就业压力的同时也会对大学生活进行反思和进一步的规划。这个时期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需要针对学生关心的工作问题、生活事件、社会热点等增加一些关于职业素养、法律知识、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以帮助学生减少思想压力,顺利融入社会。

2.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之间的整合。高职院校注重通过开发多种人文素质课程、采用多种方式的人文素质教育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但在持续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课程之间的融合度与有机联系,即进一步开设哪些课程、通过哪些方式组织课程,这对于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水平来说尤为重要。对于这一问题,很多学者已经提出了一些模式。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是要进一步实现人文素质课程的整合化、系统化和完善化。有学者提出在必修课程开展的同时,将选择的自由度和学分的积累权交给学生,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又能保证课程的必选性。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比较理想的高职院校在这方面是比较灵活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在课程开设程序上基本是教师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研究层次提出申请,学校的教务部门根据申报课程的结构和内容予以批准,并在学校选课平台上公布,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达到一定人数学校就开设此门课程。

当然,学校课程开设过多也为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人文素质课程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学校需要根据课程特点与教学规律,将具有相似教学内容或者相关教学目的的课程进行整合,以模块式进行组合。比如,学生的必修课程明细中已经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在人文素质课程中若有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则可以纳入这门课的教学中,教师之间进行团队合作、分工进行,既节约了学生的时间,又实现了课程的有序化和系统性,能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

高职院校目前人文素质课程的开发主要包括历史学、哲学、文学、政治、经济学等模块,但在开设过程中要遵循课程的难易程度、学生的知识基础逐步有序展开。比如有的学校开设了哲学模块,包括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哲学家传记、伦理学等课程,这些课程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序列性,但每位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不同。这就需要学生在选课之前进行体验,可以通过学校的网络平台对课程进行微课式的介绍,从而让学生判断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再进行相对系统的学习,使自己学有所长,进一步加强自己的人文知识基础。另外,学校还需要重视课程内容安排的合理化和课时分配的科学化,并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相应的考核,以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和整合课程体系。

3.专业课程与人文素质课程的相向而行。在将人文素质课程进行重新整合的基础上,还应探索人文素质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良性互动,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相向而行。在高职院校开设人文素质课程,有一些教师认为与专业课的开设是有冲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设多必然会减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时间,还会占用与分散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学习的精力。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割裂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对学生成长意义的关系。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且要具有工匠精神以及良好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人才,而不是仅仅掌握一种技能的片面人才。而且,无论是人文社科领域还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都是相互贯通和互补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想要有所建树,都应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感受能力、审美能力和科学素养,这样才能走得远、学得深。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要摒弃原有思维,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协同并进,相向而行。专业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专业知识背后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培养,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晓衡.普通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及效果评价[J].当代教育论坛,2011,(2).

[2]陈会丽.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职教研究,2015,(3).

[3]王莉芬.高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0,(3).

[4]张夏.地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及构建思路[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5,(5).

[5]关晓丽,李春会.构建当代中国大学和谐教育的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08,(5).

责任编辑 秦俊嫄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现状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人文素质教育视角下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凸显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在高校语文教学中的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