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吕斌 廖金璐
摘要:马克·吐温(Mark Twain)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语言风趣诙谐,常常让人忍俊不禁,但让人发笑的同时也让人们了解到当时现实社会生活的残酷。本文就马克·吐温(Mark Twain)作品中的幽默对比讽刺艺术手法和极具口语化色彩的语言进行探究。
关键词:幽默;讽刺;对比;口语化
前言:19世纪美国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各种文学体裁迅速发展。而提及19世纪60年代,首先想到的则是辉煌一时的美国现实主义文学。而作为这一时期的三大代表人物之一的马克·吐温(Mark Twain)无疑是显眼的存在。马克·吐温(Mark Twain)人生经历十分丰富,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游历在美国各地,做过许多工作,印刷工,领航员,南部联邦游击队员,淘金者,丰富的工作经历让他充分了解了底层人民的悲苦生活,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他们的遭遇,为他创作作品提供了广泛多彩的素材,可以说,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作品是他所处那个时代的美国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而本篇文章旨在初步探讨马克·吐温(Mark Twain)在两部代表作《百万英镑》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所用的幽默对比讽刺手法和极具口语化色彩的语言,并进一步阐述其对表达马克·吐温(Mark Twain)作品深刻内涵的作用。
一﹑幽默与讽刺
“幽默”在生活中其實是一种带有攻击性的表达情感的方式,但与其他过于直接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是,“幽默”是以较温和的方式来完成对情感的释放,以笑声表达观点,缓和气氛,从而避免冲突的危险。而“讽刺”则是以一种尖刻的方式表达情感,真实而夸张地揭露出血淋淋的事实,将其摊开在众人面前。
由此可见,“幽默”是人们对于无奈现实的一种苦笑,以一种温和的方式战战兢兢地表达着自己的不满,它是对无能为力的现实在某种程度上的退让。而“讽刺”则是对现实的绝对不妥协,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批判,一种对光明美好的未来的呼喊,它像一把锋利的剑,冒着寒冷的白光,刺出去必是带着血回来的。“幽默”和“讽刺”一柔一刚,在某种程度上似水火一般不两立,似乎是不能恰好地同时存在于一事物上。但马克·吐温(Mark Twain)在其作品《百万英镑》中将这两点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
在《百万英镑》中,主人公亨利(Henry)拿着大额钞票在裁缝店结账时,对于店员的描写极尽幽默讽刺之感:“他心里想看,一个劲地打量那张大票;好像怎么看也饱不了眼福,可就是战战兢兢地不敢碰它,就好像凡夫俗子一接那票子上的仙气就会折了寿。”[1]作者这里对店员的神情动作描写十分夸张,却又十分符合人物性格。“一个劲儿地”、“怎么也饱不了眼福”将店员的贪婪的形象刻画了出来,而“战战兢兢”、“不敢碰”则写出了店员的诚惶诚恐和胆小如鼠。寥寥几笔,店员“视财如命”的形象就跃然纸上,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可见,幽默讽刺手法对于刻画小说人物形象具有巧夺天工的作用。
在揭示文章内涵上,幽默讽刺手法也有着独特的作用。以幽默讽刺为表,深刻尖锐为里,更能引发读者思考,读者在读过文章之后,哑然失笑之余还能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进一步了解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那个时代美国暴露的社会风气和问题。作者借店员的形象讽刺了当时下层人民唯金钱至上的扭曲观念,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一现象的控诉和不满。
二、对比
相对于对“幽默和讽刺”的理解要从文章的词、句等小处着手,理解“对比”手法则要从文章前后大处着眼。
马克·吐温(Mark Twain)在作品《百万英镑》中,对对比讽刺手法的运用不禁让人拍手称快。亨利(Henry)穿着穷酸地去裁缝店做衣服时,店员“端出一副刻薄至极的嘴脸”形象而生动地写出了店员冷漠的态度,而当亨利(Henry)亮出大钞后,店员笑得谄媚,作者形容他脸上的皱纹像“维苏威火山山麓的,虫子似的凝固熔岩。”这种前后的态度的转变是如此之大,极大的反差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金钱的疯狂崇拜,唯金钱至上的歪曲价值观,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世界中金钱对人的误导和败坏的不良作用。而从这种手法对于文章的作用来看,这种夸张的对比有利于读者清晰地了解文章中的主要矛盾以及作者想要传达的主要思想,能够传递良好的价值观,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可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性。
而在他另一部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则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的对比来显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在善良而正直的小哈克(Huckleberry)的眼中,河岸上是一个充满种族歧视、残暴刻板、冷漠而陌生的世界,让人感到别扭、不舒服。而他们的小木筏虽然小,但很安全,这里没有种族歧视,没有争端,没有殴打和干不完的活,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伊甸园。作者将冷酷的河岸世界即现实世界和温馨的小木筏即理想世界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表明虽然现实是残酷和黑暗冷漠的,但人们追逐美好世界的愿望仍是不可阻挡的。文中是小木筏与岸上的世界对比,但其实文章所要隐射的则是当时美国的现状。经济繁荣,国泰民安,发展潜力无限的表层底下隐藏着的惨不忍睹的实质:底层人民食不果腹,知识水平低下,价值观扭曲,社会风气不正,政治腐败不堪,人们看不到希望和未来。从文章内容上看,马克·吐温借用对比,将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融入其中,揭露当时美国社会弊端,表达自己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也流露出自己对人人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的憧憬和渴望。
三、口语化
在阅读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马克·吐温的文章中,语气词使用得相当频繁,这些口语化的语言的运用得益于马克·吐温(Mark Twain)早年间丰富的游历生活。为了生活,他做过许多工作:印刷工,领航员,记者,甚至还有“淘金者”。这些工作使他深入了解了美国底层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受到了美国底层大众文化的熏陶,而鱼龙混杂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对他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以至于他的作品都充斥着大量的口语化的语言。
比如,在《百万英镑》中,在亨利(Henry)亮出百万大钞后,服装店老板对他说的话中的口语就很多,如责备店员是个“天生的傻瓜”、称亨利(Henry)为“大爷”、还请他“请赏个脸”穿上新做的原本做給公爵的衣服,这些口语化的词语都很简短,但却生动形象的地描写出了店老板阿谀奉承的典型的小市民形象。由此可见,口语化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了小说人物的形象塑造,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和突出。
而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主人公哈克(Huckleberry)是一个没有完整的家庭,没受过系统教育的十三岁的“野孩子”,可以说他与生活在美国社会上层阶级的有文化的人是截然相反的,他缺乏管教,语言粗鲁,操着方言土语整天东游西逛。因而作者以出色的地方土语第一人称叙述了整个故事,如在说到道格拉斯寡妇教哈克(Huckleberry)学文明规矩时,作者用的是密苏里土话中的“sivilizeme (文明)”一词而非标准的 “civilization”,虽然这些方言土语看起来与美国传统的阳春白雪的文学格格不入,但正是这些方言土语的使用使得哈克(Huckleberry)的经历显得更加真切可信,入木三分。而且这些简短的句子读起来琅琅上口,诙谐幽默,富有节奏韵律美。另外,口语化语言的运用,使文章不在高高在上,而是充满着生活气息,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也使得文章的内涵更易被读者所理解。
结论:
海明威曾说“所有现代美国文学,都起自马克·吐温的一本书叫做《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书……这是我们中间最好的一本书。”[2]马克·吐温擅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讲故事,但看似浅显易懂的故事背后藏着深远的涵义,读者可以在故事背后看到作者对于黑暗社会现实的控诉和批评以及对理想的未来的呼唤。而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对比讽刺艺术和口语色彩浓厚的语言运用使这种表现手法的呈现更加流畅和完美,它们在马克·土温的笔下显得那么相得益彰。作为美国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幽默讽刺风格独树一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其思想内核,而他那口语化的语言风格则是他幽默讽刺风格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事实告诉我们马克·吐温(Mark Twain)那带有讽刺意味的幽默不仅对美国文学产生了极大影响,对于世界文学的影响也很深远:他的文学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成为人人争之诵读的经典,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
参考文献:
[1]虞建华,《20部美国小说名著赏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年4月第一版
[2]诺埃尔·格罗夫《马克·吐温—美国的一面镜子》
作者简介:
高吕斌,女(1979.09—),汉族,西昌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学历,研究方向:英语翻译,英语教育。
廖金璐,女(1979.12—),汉族, 西昌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