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为“学生中心”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土壤,服务意识结合学生需求的课堂教学,助力学生“微发展”;移动方式结合交互深化的课堂延伸,支撑学生“微学习”;学生点赞结合全面发展的课堂评价,引领学生“微评价”。同时,要谨防“技术中心”对“学生中心”的冲击,真正实现“学生中心”课堂。
关键词:互联网+;“学生中心”;课堂
作者简介:李荆,广东省中山市沙溪初级中学教师,中学一级。(广东 中山 528471)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9-0094-02
互联网+作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深度融合,教育也不例外。互联网+教育以其人本化、数字化、个性化等特点,真正变革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彰显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要求,也体现立德树人的德育总目标。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就已经开始在理论和实践上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但学生始终面临着应试教育的现实和竞争压力,“为了学生”常常被理解为在课堂中掌握知识点、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使“学生中心”的理念产生错位。
互联网+思维下的“学生中心”课堂,可以借鉴互联网领域“用户中心”的网状发散思维,即企业围绕用户需求制定发展战略,根据用户意见改进产品,将用户点赞最多的款式投入生产。互联网+“学生中心”思维必定会在教育与互联网的碰撞中产生一种新思路:从传统的由师而生的贯彻落实,到新型的由生而师的需求供给,这种倒逼机制让“传统的根据老师所掌握的知识、所提供的素材、所爱的风格设计构架整节课”变成“新型的根据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偏爱的元素、喜欢的风格,老师更新已有的知识,整合创新教学方式,包括课堂教学、课堂延伸、课堂评价”,让“学生中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的需求得以体现,创造精神被充分激发,让教育回归人性。
一、“服务”与“需求”相统一的课堂教学,助力学生“微发展”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教育以震撼人心的冲击,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教育应该是一种服务,专门针对学生的个性化服务。好的教育服务一定是针对教育对象的痛点、兴奋点、需求点发力,实现需求与服务的有效对接。这就要求我们必須对学生的一切状态有清晰准确的研究,如此才能更全面真实地提供教育服务。
教师观察总结式的对象研究方式难免会受教师知识模型、观察能力、个人喜好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产生主观化、模糊化的偏差认识,而互联网可以通过APP的数据记录,详细掌握学生的整体情况,记录学生的各种状态,并生成个体的知识模型(知识广度、关注领域、认知层次、典型错误)和行为模型(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交互类型、策略方法),建立专属的学习档案,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报告,传输针对性的信息和作业推送。这种对象研究方式更全面、更准确、更真实,让每个学生在互联网+教育中体会本真的存在,感受主体地位,也为教师了解学生及学生认识自我提供精准的数据平台。
对自己有清晰准确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实现目标、超越自我,这不仅是知识能力的进步,更是人格修养的完善。学生个体存在较大差异,不加选择地确定竞争对手,盲目地与他人竞争,只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性。而自我超越更符合个体发展特点,今日之我超越昨日之我,明日之我超越今日之我,助力学生“微发展”。
二、“移动”与“交互”相统一的课堂延伸,支撑学生“微学习”
互联网+教育激发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动了教师的服务意识,也带动了学习方式的革命。传统的教学是课堂40分钟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在课后遇到疑难问题,很难实现交互,于是部分学生选择求助家长、私人家教、教育机构等。而这些渠道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或爱莫能助,或花费较高,使学生无法满足课后学习的需求。
互联网+教育的出现,创造了一批批新型网络学习平台,这些平台最大的特点就是“移动”性和“交互”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与同学、老师交流互动,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随时学习,有疑问随时答疑解惑,简单知识快速学,疑难问题重点学,哪里不会学哪里,喜欢哪类风格选哪种课,真正做到爱班网中“爱就推门”。而这些一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即可满足需求。
互联网+教育中的“交互”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交互,更多体现在人机交互、一对一交互、一对多交互、多对多交互等多种形式,更加显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频繁的交互活动,完成师生间的授业解惑、生生间的思想碰撞,师师间的问题探讨等任务。这也体现了师生融合、人机融合、人网融合。
无限“移动”和深度“交互”为师生发展提供更灵活方便的平台,帮助教师开阔视野,提升专业发展素质,全方位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让学生用更灵活先进的方法达到学习目的,共同促进“微学习”。
三、“点赞”与“全面”相统一的课堂评价,引领学生“微评价”
注重用户反馈是互联网企业塑造品牌的利剑,符合用户需求、适合用户发展、满足用户喜好才能得到用户的认可和钟爱,才是成功的企业。教学亦如此。“学生中心”就是始于学生、终于学生,教前设计考虑学生,课后延伸满足学生,课后评价体现学生。
教学评价方式直接影响教学实践方式。传统的课堂评价以知识为核心,在知识掌握和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容易导致教师偏执于知识掌握,而忽略教育的本真——人的全面发展。
互联网+教育下的课堂评价主要体现“学生中心”思维,课堂的好坏由学生决定。学生的网络浏览量、点击率就是最好的答案。学生可根据实际受用情况,为自己喜爱的课堂“点赞”,发表评论,提出改进意见。另外,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技术操作水平、人际交往技巧、兴趣爱好发展等综合素质也能反映课堂的实效。这些软实力也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下的ACTS学业评价得以体现,它全面分析每个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应用和能力倾向,给课堂以精准反馈,方便及时调整教育行为,实现“学生中心”评价。学生“点赞”的反馈和ACTS学业评价的“全面”反馈完善了教学评价体系,体现了“学生中心”的思维,引领着互联网+教育下的学生“微评价”。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教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在丰富学习方式、创造教育载体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充电,提升自我整体素质,谨防“技术中心”对“学生中心”思维的冲击。互联网+教育需要电子设备的跟进,学生手中的智能手机或平板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便利,但如果在课堂教学、课堂延伸、课堂评价的各个环节都加以技术中介,使课堂面对面的提问讨论也变成电子化、数字化的间接交互,让其成为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技术主人”,占据学生的时间精力,让学生过分依赖它就得不偿失了。
比尔·盖茨曾说过要明智地运用技术。技术是对教师的重新部署,而不是要取代他们。在信息技术浪潮中,教师、学生都要谨防互联网+教育发生异化,善于控制网络技术,让互联网+思维覆盖课堂教学、课堂延伸、课堂评价的整个过程,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服务,体现“学生中心”,革新教育“服务”观念,凸显学生中心主体地位,带动新一轮教育的变革。
注释:
1 石芳:“互联网+时代的教育观念变革”,《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年第5期,第16页。
1 李凤君:“互动与开放的互联网课堂”,《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年第12期,第54页。
参考文献:
[1] 石芳.互联网+时代的教育观念变革[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5).
[2] 路琳、程维.互联网思维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3).
[3] 李燕.大数据助力因材施教[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7).
[4] 叶欣.“互联网+”与思想政治课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5).
[5] 韩震.核心素养与活动型课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3).
[6] 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
[7] 刘云生.论“互联网+”下的教育大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5,(10).
[8] 张忠华,周萍.“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变革[J].教育学术月刊,2015,(12).
责任编辑 张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