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根据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农村中学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途径,主要从课堂教学中做到“两个减轻”、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四个度”、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学评价体系、狠抓“两个基本功”四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农村中学 构建 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 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2B-0049-02
新课程教学改革在甘肃省已经实施了七年多,但是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理念执行的力度并不大,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仍然采取老办法。如秦安四中是一所各方面都较薄弱的高中学校,学生的基础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大都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普遍存在重难点知识把握不到位、只重视课本知识的讲授、缺少对教材的补充、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业则追求题海战术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几个方面探索农村中学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途径,以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课堂教学中做到“两个减轻”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到两个减轻。所谓两个减轻就是,既要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又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以秦安四中为例,高一年级的学生学业负担很重,这一学期他们要学习 9 门课程,从早到晚他们要上 11 节课,学生根本就没有课余时间去巩固知识,也就是他们必须在课堂上要把一切知识消化、理解、掌握,这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很困难。所以,必须减轻师生双方的负担,就教师而言,课前要精心备课,认真研究教材,改变教学模式,根据课程标准精心设计与本课相关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课本和相关的教学资料(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现),通过自学探究的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分析和解决,全面提升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高效课堂教学效果。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果;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四个度”
(一)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广度和深度
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例,现行高中历史人教版,属于专题模块,跨度太大,如果只讲课本,不进行广度和深度的拓展的话,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这一节课的内容,因为课本内容空洞,缺乏史实的支撑。比如,历史必修一第三课“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讲了汉、魏晋、隋、唐、宋、元这么多的朝代,课本内容只是泛泛而谈,如果按课本内容讲解,学生能获取的知识很少,必须拓展其深度和广度,弥补教材的不足,在教学时笔者选用了大量的史料,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充实了课本内容,一节课下来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分析材料、阅读材料以及做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课堂组织要有力度和效度
要建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堂组织必须要有力度和效度。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决定了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采用“目标引领—小组合作—达标检测”的步骤,每一节课上课前,用多媒体展示这节课的课程标准,让学生先了解这一节课的任务,然后用一段材料或一个历史故事导入新课,再用多媒体展示这节课的相关问题,接着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由小组长作为代表和全班学生一起分享小组的观点,最后在全班形成共识,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后进行达标检测,即课堂演练,每节课精选五六道练习题,让学生当堂训练、当堂理解,巩固课堂知识,进而提高教学效率,达成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说到教学效果的评价,通常只看教师的教学过程或者学生的接受程度,这种评价体系是片面的、不成熟的。如何评价一节课是否是高效课堂,本课题组针对学校评价体系的不足,同时借鉴其他省市的先进做法,形成了一套严密、科学的评价体系:既要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又要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既要评价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又要把学生课后的一系列环节纳入高效课堂的评价体系。下面笔者借鉴一些名校的做法,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专门的中学历史课堂评价体系和相关的学生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一)中学历史课堂评价指标的主要构成
1.教学目标:符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占 15%)。
2.教学内容:基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占 20%)。
3.教学过程:教学重点难点讲解是否到位,学生主体作用是否体现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否发挥(占 15%)。
4.教学方法:是否采用新课程中的启发式教学,是否对教材进行拓展,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学和是否使用学案教学(占 15%)。
5.教学能力:对教材的熟练程度,对教材和补充材料的处理和课堂的驾驭能力(占 15%)。
6.教学成果: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程度,学生学习效果的测试和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占 20%)。
通過对历史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与调研,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动态,进而有针对性地搞好教学,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效率。通过这套评价体系,既督促教师适应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又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克服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从而达到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狠抓“两个基本功”
提高教学效果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不管用什么方法、手段,最重要的还是要在日常的高中历史教学中狠抓“两个基本功”。
(一)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一个教师的基本功是否扎实,是否能够从高考大纲、考试说明、课本教材、学生实际、自身驾驭课堂能力等方面扎实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因此,在平时的教学环节中,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应该充分学习教学资料,尽可能多地借鉴先进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微课和优质网络资源等,真正沉下身子钻研,在课堂中多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互动和教学评价、反思和课堂探索活动,在课堂外要善于与同组、同学科其他名师交流与学习。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习、不断地总结提高。并不是越先进的方法越好,而是越适合自己课堂教学的东西才越好。只有科任教师夯实了自己的基本功,教学任务的完成和高效课堂的建设才有保证。
(二)学生学习的基本功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引导和教会学生自主预习、学习、复习和总结。对历史学科来说,教会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归纳和对史料的分析整合是特别关键和重要的,必须让每一个学生练就自我学习的基本功。
【参考文献】
[1]朱汉国等编.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基金项目】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17 年度课题“农村中学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以秦安县第四中学为例”(GS[2017]GHB1188)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逯周红(1979— ),男,汉,甘肃秦安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学与研究。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