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读写结合式练笔设计的优化策略

2018-06-11 10:38洪峰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8年4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优化策略教学设计

洪峰

【摘 要】指向表达、读写结合的练笔已越来越得到重视。为了运用好这一练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提升习作的质量和水平,教师需要抓住读写迁移的基本因素,系统地展开读写训练。具体而言,就是要依托教材,紧扣文本,挖掘秘妙,找准教学目标,丰富课堂设计,根据学情和学段,补充和优化练笔模式,让读与写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提高随文练笔的质量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进而提升语文读写素养。

【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存在这样一种倾向: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只关注“读”,不联系“写”;而在进行习作教学时只关注“写”,不结合“读”。长此以往,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两相分离,甚至各自为营,既浪费了教学资源,又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个例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学生如何阅读提供样式,二为学生如何写作提供样式。而这两方面是可以有机整合在一起的。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重文本表达方式的探究,指向表达、读写结合的练笔越来越得到重视。但是,不少教师设计的课堂练笔存在内容选择随意化、训练点零散化、训练目标盲目化与训练过程浅表化的问题,导致写作练习效果不佳。

因此,在强调“核心素养”,重视“语文能力”的今天,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紧密整合便显得尤为重要。以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为例,谈谈读写结合式练笔设计的优化策略,以提升学生练笔的质量和水平。

一、立足于创意,激发写作之情

兴趣是激发学生写作的“王道”,创意是兴趣的“代言人”。要让学生乐于写,愿意写,主动写,持续写,又不落窠臼,创意是绕不开的。因此,要有创意地设计练笔,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五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中的《我的“长生果”》,讲的是作者小时候“读”与“写”的故事。其中一件事是写作文《秋天来了》,作者从中悟得写作的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另一件事是写命题作文《一件不愉快的往事》,作者由此悟出新的心得体会。笔者针对这两处安排了练笔,就是按照课文描述,还原作者的写作,写一写作者当时的文章片段。该练笔角度新颖,目标明晰,内容明确。五年级的学生没有尝试过这样一种角度的写作,兴趣盎然。

另外,五年级的学生还喜欢有挑战性的任务,渴望像大人一样谈论“大话题”。他们对于辩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爱,笔者的班级亦如此。根据这一学情,写辩论稿,开辩论赛,成为创意写作的一种体现。如学习了第七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论圆明园的重建”“台湾的前世今生与来世”“香港的前世今生”“谈甲午战争以来的中日关系”等话题, 引导学生查阅收集资料,观赏电影、纪录片等,进行读写练习,练习包括写简单的影评、写辩论稿等。这样的练笔深受学生喜爱。

二、倾向于生活,创设交际之场

“父母之爱”是最生活化的写作主题。在第六组课文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科走向生活,创设生活交际语境,在教材的写作练习基础上,笔者安排了两次练笔。

第一次:按照《慈母情深》与《学会看病》的对话描写形式(省去提示语),试写一个生活情境中的对话片段。

周四放学,小华回到家一看,爸妈还没到家。他赶紧把书包一丢,穿上拖鞋就溜进客厅,打开电视准备享受一下。可惜呀,刚开了电视,屁股还没挨到沙发呢,就听到了钥匙开门的声音。小华一慌,找不到开关键了。老爸不等手提包放下,就大声地问:“作业呢?写了没?”……

(请继续往下写两到三组对话。根据需要选择是否用提示语,提示语的选择要对树立人物形象有帮助。)

第二次:仿照《学会看病》的心理活动描写(大段内心独白,写出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延续前一个生活情境,试写一个心理活动片段。

等老爸训斥完了,小华很不情愿地拿出练字纸,开始练字,心里却是一百个不服……在房门外面的老爸,想起小华最近令人头痛的表现,有些焦虑。上课玩魔方被老师提醒了多次,下课打女孩子被家长告状,每天回家都不知道作业是什么,总是要偷偷看电视不肯写作业,还总是有一大堆理由。老爸简直有些束手无策了,想起自己刚才的表现好像有些过火了,决定给小华写几句话……

(请你根据情境,写一段描写心理活动的话,要求体现心理活动的“一波三折”,用上表示转折的词语使波折更明显。能妙用标点。)

从学生的作业来看,他们写得非常鲜活,非常生活化,父母的各种形象以及爱的表达方式都跃然于纸上。这两次练笔无疑是成功的。

三、着眼于结构,迁移构篇之法

第三学段的语文学习要关注篇章结构,学习谋篇布局。教材选文是很好的例子。不少课文在写作结构上、在谋篇布局上有很多匠心之处。读写结合的练笔也要着眼于结构,迁移构篇之法。

如第二組课文“故乡情”,单元学习目标之一是“想想作者的感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物表达出来的”。其中《梅花魂》一文通过回忆与外祖父有关的“读诗落泪”“玷污墨梅图”“哭谈回国”“送墨梅图”“珍藏梅花手绢”五件事情,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的思念之情。教师请学生关注文章结构,围绕“通过几件事来表达同一种情感”的写法,撰写作文提纲。

再如《小桥流水人家》一文,作者非常精心地围绕课题,分“流水”“小桥”“人家”三个部分,以“美景+趣事”的方式进行抒情。同样可以让学生迁移仿写老家的美景、童年的趣事等,进行情感的抒发。

另外,第四组课文大多采用“故事+启示”的结构。可让学生进行练笔,强化“通过生动的故事,揭示生活的启示”的写法。

四、彰显于文体,发现体裁之形

基于文体的语文教学越来越引起教师的重视。“把诗歌上成诗歌,把小说上成小说,把散文上成散文”已然成为大家的共识。对于第三学段而言,文体更是绕不开的话题。读写结合式的练笔,也要关注文体,彰显文体。教师要在发现文体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文体教学。

如《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文,记录的是张钫(苗苗)与季羡林老先生关于阅读写作的一次对话,是一篇典型的“访谈录”。这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种文体。关于文体的教学自然是本文的重点。笔者紧紧依托访谈录这一文体设计教学。整节课分为三个板块进行教学:“初读课文识文体”“再读课文晓内容”“现场访谈写访谈”。学生通过初读发现这篇文章和以往课文的不同之处,初识访谈录,接着再读课文,掌握两人访谈的几个话题和答复内容。最后现场师生访谈,教师进行访谈录练笔指导。课堂效果出奇地好,学生通过一节课基本明白如何撰写访谈录。

又如第三组课文都是说明性文章,是以前说明文学习的延伸和发展。教学时要彰显说明文文体,了解说明方法等。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一文,全文运用“作假设”的方法说明灰尘的重要性,同时又揭示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要正确地认识它们。学完本课,可让学生进行练笔,仿写《假如没有细菌》一文。说明文的特点以及说明方法都得到非常好的落实。

五、强调于首尾,模仿点睛之技

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刚开始写作时,经常会迟迟下不了笔,咬着笔杆皱眉苦思;我们也发现不少学生的文章往往在结尾时缺少了那一点“点睛”和“回味”。儿童心理学认为:儿童最善于模仿。模仿也是一种学习。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优美的句、段、篇,将其作为读写结合的范本和中介,让学生通过小练笔的形式,及时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写作。尤其要结合教材,重点介绍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技巧。

如《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作者以假设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选择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作为开始,引出自己的观点。显然,“假设问题,进行比较,做出选择”这样的开头,能鲜明而独特地表达观点。这种开头方式适合学生进行迁移练笔。通过“依葫芦画瓢”,学生既增强了文章要有新颖开头的意识,又学习了提出观点的方式以及阐述理由的方法。同样,《圆明园的毁灭》反复式的开头也是很好的开头样式,值得学生模仿内化。

文章的结尾也是如此。《窃读记》引用式的结尾、《钓鱼的启示》意味深长式的结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点题式的结尾、《难忘的一课》反问式的结尾、《毛主席在花山》设疑式的结尾等等,都是极好的练笔教学资源。

六、聚焦于方法,达成教学之效

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读写是一个习得运用的过程。发现课文的重要写法,聚焦提炼这些写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强化练笔。长此以往,学生就能通过阅读采集大量优秀案例,习得众多精彩的写法为自己所用,达到现学现用的效果。

如《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经典课文,且不论其安排材料的独具匠心,单是文章第3自然段的写法就非常值得聚焦,也非常值得学生模仿。这一段主要介绍了昔日圆明园建筑的宏伟,全段4句话,采用不同句式进行介绍,如“有……也有;有……也有……”“是……如……是……如……”“不仅……还有……”等。抓住这几个句式,就能快速地把握内容,感知建筑之宏伟。因此,教学本段时,让学生聚焦这样的句式写法,进行想象练笔。写一写第4自然段提及的“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练笔设计。

《开国大典》也是一篇经典课文,安排在第八单元“走近毛泽东”中。重点学习关于典礼主体部分的段落(第5到第10自然段)时,引导学生通过读画文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人民群众反应的句子,感受群众无比爱戴毛主席的情感。其中第7自然段有两个长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多次出现,语气越来越强,情感越来越浓,运用反复的手法,把鏡头从全场延展到全中国,强烈地表达了全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教学时,聚焦反复的写法,让学生进行练笔,通过描写一个场景,加强学生对句式、写法的习得和内化。

丁有宽在其“读写结合”实验中指出: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抓住读写对应性及读写迁移的基本因素,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不仅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而且是促成学生各项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要依托教材,找准目标,根据学情,适度补充练笔训练;紧扣文本,挖掘秘妙,指向表达,巧妙促成读写结合。通过提高随文练笔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进而提升语文读写素养。

(浙江省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 310018)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优化策略教学设计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