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胜 袁志鸿
摘 要:大量的随堂课观察表明,教学设计普遍存在虎头蛇尾、有头无尾、无头无尾、有尾无头、机械拼凑等问题,教学环节的设定与过渡缺少精细的思考。“导入”“过渡”“小结”看似课堂教学的几个小的环节,但这几个环节串起了整个教学设计。精巧的“導入”会引人入胜,精致的“过渡”会柳暗花明,精辟的“小结”会让人在乱花迷眼中摸清脉络,找准要点。
关键词:教学环节;教学设计;改进
前不久,听了一节随堂课, 事先未通知上课教师,也不知道该节课上课的内容。上课前,该教师按常规组织学生“起立”,而当学生起立后,教师让学生站着做两次深呼吸,然后才坐下。原以为教师的这一设计是因为突然有人来听课,为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可该教师话锋一转,问学生呼吸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吸进了什么?呼出了什么?从而引入了《空气》这一主题,学生立刻兴奋起来,整节课学生都处于兴趣高涨状态,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很好。分析这节课成功的原因,教师以“深呼吸”这一小的设计不知不觉将“课题引入”与“组织教学”有机融合,开场设计起到了重要作用。近两年来,笔者重点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立项了重庆市普通高中促进计划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新课改视域下农村普通高中教师教学行为调查研究》和《关注教学行为改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的科研实验区建设,开展了基于教师教学行为的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观察了两百余节中学各学科的常态课堂,也观察了三十余节公开课、竞赛课等有准备的课堂。观察发现,无效、低效甚至负效的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就课堂结构而言,有准备的公开课、竞赛课一般都注重课堂结构的完整性,而大量的随堂课都存在虎头蛇尾、有头无尾、无头无尾、有尾无头、机械拼凑等问题,环节的设定与过渡缺少精细的思考,尤其是“导入、过渡、小结”等环节常被教师忽略。
课堂教学结构不等同于教学模式,二者都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通常包括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五个因素[1]。而教学结构主要指操作程序的几个环节或步骤,如组织教学—旧课复习—课题引入—新课学习—总结巩固—作业布置等。“导入、过渡、小结”是课堂教学结构中的几个节点,是广大教师熟知却又常常忽略的教学环节,这三个环节串成课堂教学的主线,这几个环节的忽略不单会影响课堂结构的完整性,更会让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论语》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说法,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兴趣或欲望未被调动起来,教学的过程就一定是被动的。
课堂导入是教学过程中架设在师生间的第一座桥梁,是学生由精力分散的慵懒状态转向精力集中的学习状态的联系纽带。成功的课堂导入会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产生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中国古代诗歌常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以激起读者的共鸣,课堂导入要达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课堂导入要为教学目标服务,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尊重学科特点和课型特点,符合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效果较好的导入方法有:复习导入法——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总结导入新课;问题导入法——通过设置相关的问题或练习导入新课;故事导入法——通过故事或社会时事导入课题;实验导入法——通过观察有关的实物、实验、实际操作来导入新课;媒体导入法——通过播放与本节教学内容有关的音视频导入新课;名言警句导入法——通过名言警句、诗句、谚语、俗语等导入新课。
比如在“沉淀溶解平衡”的复习教学中,某教师通过“向0.1mol/L硝酸银溶液中滴加足量盐酸后是否有银离子存在”这一问题引入课题,再通过学生自主复习总结出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表达式、特征等,然后通过“填表练习”复习“改变条件对平衡的影响”,从而延伸到勒沙特列原理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沉淀生成、沉淀溶解、沉淀转化,再通过探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过渡到溶度积的复习,整节课围绕“氯化银的溶解平衡”,以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在讲“盐类水解”一节时,某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分组做如下实验: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NaCl、NH4Cl、NaAc晶体,再分别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使之溶解,用pH试纸测定各溶液的pH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引出问题:从组成上看,三种盐均不含有H+和OH- ,但它们的水溶液却显示出不同的酸碱性,这是什么原因呢?从而引入课题。这节课以实验引发问题展开教学,教学效果很好。
新课导入要结合教学实际,体现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简洁性等特点。应避免方法单一,千篇一律;导入冗长,喧宾夺主;偏离主题,画蛇添足;准备不足,演示失败等问题。曾经听过一位教师上《钠的化合物》第一课时,本课时教学只涉及了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两种简单物质,该教师先用多媒体播放有关钠的应用的视频,然后做了由学生向放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吹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反复几次才成功),然后引入的课题却是氧化钠,而不是过氧化钠。该导入看似既有多媒体激趣,又有实验激思,但都与本节主题不符,使课堂结构显得混乱牵强,导入不是相互补充,而是重复,有画蛇添足之感。
过渡——柳暗花明又一村
“过渡”指事情或事物由一个阶段逐渐发展而转入另一个阶段。从众多常态课堂观察发现,很多教师上课过程缺乏“过渡”衔接,教学内容以“罗列”知识的方式呈现,一个环节与一个环节之间缺乏紧密的逻辑联系,教学过程似版块拼凑,课堂结构“碎片化”,无形中将学生带入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事实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前后一定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前后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往往是“递进”关系或“螺旋上升”关系,一般呈现的模式是“知识背景—知识内容—知识应用—知识拓展”等。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必须重视一个环节与下一个环节之间的“过渡”衔接。
在教学活动中,课堂一个环节与下一个环节的过渡需要恰当的过渡语来衔接。课堂教学过渡语是指教师在讲授新的内容之前,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的旨在把课堂中的各环节上下内容串联起来的教学语言。有效的课堂過渡语能使前后知识连贯,逻辑关系紧密,教学条理清晰,避免教学内容分离和课堂结构散乱,同时,也为后续的学习或埋下伏笔,做好铺垫,或承上启下,启发思维。
常用的课堂过渡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归纳总结型过渡,即教师在上环节教学内容结束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择其重点作一小结,然后过渡到下一环节施教内容;二是问题启发型过渡,即教师通过上一环节的内容提出问题(或在练习中引发新的问题),设置悬念,引出下一环节的教学内容;三是逻辑递推型过渡,即根据前后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在前一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知识的逻辑关系引入下一环节教学内容等。具体选用哪种类型,需要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
以中学化学教学为例,在化学基本理论(如物质结构理论、平衡移动原理、电解质溶液理论)的教学中,一定要抓住“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论成立的背景和原因—理论的实际应用”这样的逻辑关系设置过渡语。在元素化合物(包括有机物)知识教学中,始终要抓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性质又决定存在和保存方式”这一主线,如果从结构入手,就要抓住结构分析性质;如果从性质入手,就要根据性质反推结构。笔者在《苯酚》的教学中,通过展示含酚药物引入“酚类”,再通过“酚是一类物质,其中最简单的就是苯酚,苯酚是酚的代表物,学了苯酚的知识就可以类推到其他酚类,好比通过甲烷可以类推到烷烃,通过乙醇可以类推到醇类,本节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酚的代表物——苯酚的有关知识”的过渡语引入《苯酚》课题,再提出问题“学习具体的化学物质,一般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学习?”自然地过渡到“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等主要内容;在学习了苯酚的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又以“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是化学中的普遍规律,请根据苯酚的结构预测苯酚具有哪些主要的化学性质”顺利地过渡到苯酚的化学性质。整个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化学思维和学习方法的训练,通过有效的过渡语引领学生层层深入,主动学习,课堂结构严谨,教学效果明显。
小结——曲终收拨当心画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表达了一曲虽终,音乐魅力却荡气回肠、余音绕梁的情景。对于一节课而言,如果没有收尾的画龙点睛之笔,较大的知识容量会让学生眼花缭乱,理不清头绪,抓不住重点,更不要说为后续的学习埋下伏笔。大量的课堂观察表明,除了竞赛课、公开课、示范课外,多数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不重视课堂小结环节,或根本不小结,或草草收尾,缺乏对课堂小结的精心设计,没有对本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性的梳理和点拨,以至于部分学生云里雾里。
课堂小结应该包括课中的版块小结和整堂课结束时的课堂总结。好的课堂小结能对所讲授的知识加以整理、概括,勾画线索,突出重点,深化学生的理解,既可以首尾呼应,解开悬念,也可以为后续教学设下伏笔,达到余音绕梁的效果。
常用的课堂小结方法很多,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如用线索梳理法,引导学生自己梳理课堂线索,弄明白知识或技能的逻辑关系,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呈现;用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进行前后联系,分析异同,用图形图表形式呈现;用画龙点睛法,把关键的问题或重要的方法进行精辟地概述,或设计成能发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索或拓展;用启迪预设法,有效设计本节内容与后续教学的联系,一方面让学生自己交流本节课的收获与感受,同时点明本节内容与后续的关系,向学生提出思考或预习的要求等。需要说明的是,不管采用哪一种方式,都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师只起引导和点拨的作用。
中学化学涉及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化学实验、有机化学等不同板块,有的知识结构本身就很严谨,而有的板块知识又比较零碎,需要根据具体的内容进行设计。一位教师在开展“一氧化碳教学”时这样处理课堂小结:前面我们介绍过煤气中毒资料,现在大家是否清楚我提出的几个问题:煤气是何物?它是怎样产生的?它为何有剧毒?怎样防止煤气中毒?通过设计悬念,再解开悬念,巧妙地完成了一个教学知识和教学过程的循环。一位教师在《原电池》的教学中,通过“情景导入—知识再现—实验探究”的教学环节完成了教学目标,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思考与交流”,提出一个问题“你对原电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由学生进行归纳交流,对“概念、构成条件、 工作原理、电池符号”等进行了强化,再设置了两个问题,进行巩固提升和迁移运用。
总之,“导入、过渡、小结”看似课堂教学的几个小的环节,但这几个环节串起了整个教学设计。精巧的“导入”会引人入胜,精致的“过渡”会柳暗花明,精辟的“小结”会让人在乱花迷眼中欣赏到最美的风景。
参考文献:
[1]苏金贵.课堂教学模式及优化教学结构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8):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