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
(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30)
随着近年来呼和浩特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给呼和浩特市现有交通组织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部分路段也产生了一定的拥堵。为了更好地发挥快速环线功能,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屏蔽外来交通对中心城区干扰,加强两侧地域之间沟通联系,带动沿线地区快速发展,北线快速路作为快速路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迫在眉睫。
从外部周边地区产生的交通来看,北二环快速路作为中心城联系对外交通的重要通道之一,改造后可加强中心城对外联通能力;从城市组团产生的交通来看,北二环改造后串联了回民区和新城区,加强了区域间的联系,可有效推动两区之间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北二环的主要功能为“分流过境交通”和“组团交通集散”。
北二环快速路大部分为现状道路,平面及纵断面设计总体服从现状道路线形布置。考虑北二环进行拓宽改造,道路中心线位置标高适当进行抬升,减少地下管线搬迁的工作量。
考虑城市北部区域为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区,属于发展受控区域,同时结合该工程道路功能定位,确定北二环快速路采用以地面快速路为主的敷设方式,设置通道北路立交、东北二环立交、呼伦贝尔北路跨线桥、兴安北路跨线桥、丰州路跨线桥和下穿呼哈铁路的箱涵。北二环快速路总体平面布置见图1。
图1 北二环快速路总体平面布置
快速路标准横断面采用“主线双八、辅道双六”的建设规模,为保留现状中央分隔带及机非分隔带,采用图2所示断面,仅搬迁部分道路外侧绿化带,辟筑宽度为76 m。
图2 标准横断面布置图(单位:m)
同时,根据项目所处路段的不同,结合标准段的道路断面布置,在跨线桥段按照图3横断面进行布设。
图3 跨线桥段标准横断面(单位:m)
北二环-东二环立交位于新城区,地处北二环与现状东二环路交汇处。立交范围内共有2条现状道路,分别为北二环和东二环,道路宽度均为70 m,立交北侧天骄路及东侧察哈尔大街为现状农田。立交节点东侧为300 m宽高压走廊,东侧430 m处为哈拉沁沟,西北象限为呼市滨海二中,西南象限有部分多层建筑物,立交北侧天骄路及东侧察哈尔大街为现状农田。现状用地详见图4。
图4 北二环-东二环立交改造前卫星图
北二环、察哈尔大街规划为快速路,东二环为主干路,从路网以及现状交通分析,该节点不存在承担过境交通转换职能,因此该节点主要解决北二环—察哈尔大街快速路的快速通过,还要维持北二环与东二环的既有功能。综合上述情况,该处立交方案为一般互通立交,既要保证北二环—察哈尔大街快速路的通过,同时还要保证北二环与东二环的主流交通。立交建成后效果见图5。
图5 北二环-东二环立交改造后航拍图
该节点地处主城区北二环与通道北路交汇处,地形平坦,多为绿地,开发程度一般,北侧与本节点距离约600 m处为规划的G110与呼武公路交叉口,即呼武公路与京包高速立交。因该节点立交与呼武公路-京包高速立交相距较近,进出两座立交的交通存在交织,对立交匝道的布置形成较大的限制。南侧距离该节点约600 m处,东西走向的成吉思汗大街与通道北路相交,对立交匝道的加减速车道设置造成较大限制。现状用地详见图6。
图6 通道北路-北二环立交改造前卫星图
该工程为城市快速路与结构性主干路相交的立交工程,推荐总体方案为半定向全互通立交型式。方案接现状的通道北路和北二环。因立交距离南侧的成吉思汗大街及北侧的110国道较近,立交匝道布置尽量紧凑,以减少对交叉口的转弯车辆的影响。立交建成后效果详见图7。
图7 通道北路-北二环立交改造后航拍图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空间不断扩张,人口规模不断膨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上升,促使城市交通量快速增长。为提高城市交通的供给能力,许多城市将快速路的改造、新建提上议程。
在城市快速路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对现状道路、构筑物以及规划项目做好调查,在工程前期就协调好各构筑物的相互空间关系,并采取必要措施将快速路建设对周边区域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该工程的前期方案设计过程中,对工程沿线现状道路、各节点控制条件进行了细致分析,并与各相关单位进行充分沟通,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可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可借鉴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