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彩柱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的提高学生的兴趣,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高中物理是一门比较有深度的学科,掌握起来不是特别的容易,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加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从提高学生兴趣入手,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习兴趣;物理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掌握该事物的可能性就有了重要保证。教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激发求知欲望
著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教学的技巧在于使学生能够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的欲望,并带着强烈的情绪色彩去探索与认识未知的客观世界。如果教师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遵循这一真理、还要在传授教堂知识前就要精心设计整个教学的程序来启迪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能够将学生的认识活动转化为一种乐趣,并使之成为一种精神上自主需要。
物理教学的导入与对学生的兴趣吸引首先在于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固然,教科書中所讲解的知识,通常是科学家们已发现成定论的知识,学生在学习时也不可能去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奥秘,但是,学生也不会因此而去消极地把自己充当接受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接受教科书中所灌输的一切,而是以自己的认识基础、心理状态为依据,有选择地吸收外部输入的各种对自身有吸引力的信息,教学艺术的“基调”就在于能够找准学生这一心理状态中的“固有频率”,使教学信息的收发达到同步,从而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
例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又如在讲授水不善于导热的内容时,在装满水的大试管里,放入一条小金鱼,并用网状物将其隔在试管的底部。当在试管上部加热直到沸腾时,底部的鱼还在自由自在地游动,说明水不善于导热。当在试管底部加热时,不一会小金鱼就会肚子朝天――死了,这说明水传热主要是通过对流来实现的。
通过演示实验,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增加“实用时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产力也在不断提升。由此也引发了一场教学设备方面的革命。比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课堂效率,节约了教师的时间。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然后学生在讲台下记笔记。这样教师板书的时间较长,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而多媒体技术将计算机、互联网、音频、视频综合的运用在一起,教师制作幻灯片或者从网络上下载相关的课件来进行授课任务。这样大大的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省去了过去板书的时间,可以留出大量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讲解或者联系活动。同时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与提问的机会。并且许多物理实验由于条件的限制,是没有办法现场演示给学生的,教师就可以从网络上寻找相关的网络视频与资料,让学生通过视频与音频的结合,来体会相关的实验过程,同时教师来给学生进行最直观的讲解。这样不仅仅较好的提高了课堂效率,还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
在平时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注意恰当的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与场所,提出与教学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与寻找答案。往往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层次与梯度、通过这一途径来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优越感。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设置上进行巧妙的组织与合理的分配。例如.在设置课堂提问的内容与对象方面上,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问题的难易,要争取做到难的问题不应提问差生,以免他们由于答不出而处于尴尬的境地,从而产生自卑感。在布置作业时,则需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题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
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同时,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从对认识物理现象本身的兴趣转向认识它们内部规律的兴趣,逐渐由直接兴趣转向间接兴趣。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抓住这个特点,重视从创设物理图景,展现物理现象和过程入手,适时地转向物理学内部规律的探究,使学生巩固兴趣,深化兴趣。
例如,在讲抛体运动时,笔者首先布置学生在课外有意识地观察投石子的斜上抛运动,并描述其运动特征。虽然学生都观察到这一现象,但是每个人对现象的描述却不一样,都不能较深刻地揭示物体运动规律。为了进一步认识斜上抛运动的规律,笔者用闪光照像的方法得到一张照片,分析物体运动的特征。在笔者的启发下,学生较快地找出了斜上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投影的特征,将这两个方面综合了起来,掌握了运动合成的方法。
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增强学习物理兴趣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每个学生都有实现自我,渴望取得成功的愿望,成功后学生往往就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如多次失败,则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因此教师平时应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如在课堂上,可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难的问题不应提问基础较差的学生,以免他们答不出而难堪,从而产生自卑感。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知识点,还要通过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