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三堡实验小学 刘艳红
问题:在教学转化策略练习时,学生的一道练习题引起同年级教师的讨论。
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直接告诉学生三个小半圆弧的周长和大圆弧的周长相等就行。”
“这样不行,必须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三个小半圆弧的周长和大圆弧的周长相等。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举例,三个小圆的直径分别看作一个数字,比如,分别是2厘米、1.5厘米和0.5厘米。学生经过计算发现三个小半圆弧的周长和大圆弧的周长相等。这个图形的周长就是大圆弧所在圆的周长。”
……
教师们提出自己的见解。举数字,从特殊到一般,不完全归纳。不失是一种不错的见解。
我于是采取了举数字的方式,列了一黑板的算式。先算出三个小半圆弧的周长,再算出大半圆弧的周长,让学生进一步发现小圆弧的周长等于大圆弧的周长,从而得到这个图形的周长就是大圆弧所在圆的周长。
总是感觉自己讲得是相当的透彻,学生应该都会了。事与愿违,可学生就是不领情。进入总复习了,这个题目又来了,班里百分之八十的孩子不知如何入手。
思考:方法讲了,孩子当时知其然也
得出结论:它们的周长和上面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
变式3:(课件演变)把两个小半圆弧由直径2厘米分别变成直径3厘米和直径1厘米的半圆弧,图形的周长有变化吗?知其所以然了,为什么孩子记不住,现在照错不误呢?我陷入了沉思。
我们教师在教授知识时,为了培养孩子数学思维,非常注重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用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没有错,但是我们往往忽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本源所在。“万物有本,万水有源”,任何事物的产生都会有其根源所在。在教学中找准切入点,寻求知识的产生、演变过程,要遵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教师在学生认知初期,应有意识地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注意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形式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并将其融入自身的认知体系中;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和广度,培养数学素养。
寻根求源:(在今年教学圆的周长练习时,我这样教学的。)
引子:分别计算直径4厘米和一个直径2厘米的圆的周长。
学生计算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会发现直径4厘米的圆周长是直径2厘米圆周长的2倍,反之,直径2厘米的圆周长是直径4厘米圆周长的一半。
变式1:(课件出示)
得出结论:直径4厘米半圆弧的长度和直径2厘米的圆的周长相等。
变式2:(课件演变)把直径2厘米的圆进行分割,与直径4厘米的半圆弧组合成如下图形:
这个图形的周长怎样计算?
得出结论:这个图形的周长是直径4厘米半圆弧和直径2厘米的圆弧的长度之和。学生很容易推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其实就是求直径4厘米圆的周长。
继续演变,衍生出下面两个图形。
得出结论:学生经过讨论,发现两个小半圆弧的直径之和是4厘米,无论两个小半圆弧的直径多少,只要它们的直径之和是4厘米,图形的周长都是大半圆弧所在圆的周长。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直观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由于学生受思维限制,对于知识理解片面。尽管是自己接触过的理解,如果没有实践训练过,就会无从下手。如果一开始就把问题抛给学生,学生一定蒙圈。这时教师再举例例证,学生只会当时知道这样一个结论。事情过后,他们就会抛之脑后。因为孩子没有亲自参与知识探究,根本没融入自己的认知体系当中来,不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我们教师应善于应用变式指导数学教学,举一反三把由一种情况衍生出来的各种变化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以上一系类的变式训练由易到难,环环相扣,顺应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既巩固了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数学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进行变形,而本质属性不变。在变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变中看到不变,体会数学知识“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本题中图形蕴含着转化的策略,转化就是对图形方向,形状,位置进行不断地变形 ,让学生学会数学思想和思考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追溯数学知识本源的精神,深入学习数学,让数学知识更加明晰,有效提高教学实效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