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留白彰显课堂魅力

2018-06-08 08:06李迎春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李迎春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文本留白 高效课堂

作者在撰写文本时,为保证其文章质量和提高情感表达效果,常常会在文章的某个段落设置合理留白来进行悬念制作。故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文本中的留白区域进行教学设计,充分发掘教材资源来进一步活跃学生思维和培养其创新意识,这是提高学生写作综合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凸显预设,在文本解读中丰厚认知

1.多维链接,充实文章中留白处

根据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现状来看,教材中每个单元章节的整体性质并不是以个体存在而进行内容规划的,细看某篇文章能发现与同个单元中的其他文本内容存在一定关联性,教师在展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就可利用此类文章内容间的关联性来进行教学设计,对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例如,教师在进行《负荆请罪》教学时,大部分学生在初读文本后,均反映章节以廉颇与蔺相如之间的矛盾关系作留白点的地方无法理解,导致文本中描述韩勃与秦王之间关系存在的对立性更加是一头雾水,不仅影响学生掌握课文整体意思,还不利于其体悟人物形象,对学生学习效率均会造成影响。故教师在教学时,需针对学生的困惑之处做出相应解答,指导其结合《将相和》中“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的故事内容来进行阅读。这样以补充前者章节中的留白内容,进而联系全文再次展开阅读。这样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充分领悟人物形象,还有助于提高其对课文理解深度。

2.互文对比,审视编者的段落删除之意

现今针对小学语文教材编写问题,教材编者均是以阅读教学作出发点来合理修改课文,有甚者为保障教材编写篇幅而在不破坏原文意蕴和脉络的基础上进行内容删减,故即使文章原作者未设置文本留白之处,也会因此类问题而出现空白。因此,教师在展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就可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对比阅读教材内容与作者原文,将删减的内容补充后,全面审视编者删除内容的意义所在,并互文辨析,以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度。

例如,教师在进行《月光启蒙》教学时,学生在课堂尾声已经能充分感悟到此文意在描述的母亲形象,她善良、聪慧的品质在皎洁月光下的场景画面都能促使学生为之动容。但课文结尾处,学生结合原文会发现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症”的段落内容已经被删减掉。此时学生、教师会为此产生困惑,如:作者写此部分内容的用意是什么?编者删除此类章节的蕴意是什么?教师教学是否要补充、拓展此类留白?笔者认为,教师可利用此类留白进行适当补充,但是无须执着于分析编者删减片段的正确与否,只需将此类补白以与编者、作者对话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设计,从而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及锻炼其思维能力。

二、强化体悟,深入探索文本蕴含意义

1.紧扣语句,引导学生领悟文本意蕴

作者在利用各种词句、修饰手法来表达其语言情感时,其中内在含义都不会采用过于华丽和烦琐的词句来表达,都是以最为简洁的语句来表达其写作初衷,有甚者会选择文本留白形式来为读者提供文本领悟的思考空间。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需以文本中未尽之言的留白处来进行教学设计,为提高学生文本理解层次奠定良好基础,也是训练其语言表述能力及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例如,教师在进行《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教学时,文章中护士的一番话意义深重。此时,教师就可针对文章中护士的一番话来设置说话训练环节,并引导学生以两个角度来进行文本留白补充。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以作者文章撰写的角度来回忆母亲日常为孩子所付出的精力和为家庭的牺牲,从而体悟到母亲照顾家庭、教育孩子的不易和伟大,并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戴、愧疚之意。然后点出文章中心的句子,以“哪个母亲不是这样的”来引导学生思索母亲日常为自己做的点点滴滴,从而发挥想象力来补充文本留白处,不仅有利于达到教师教学预期目的,还有助于帮助学生体悟到文本蕴意。

2.聚焦内心,掌握人物刻画形象

作者在以叙事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时,恰到好处的留白是提高人物形象生动性的有效办法。因此,教师在展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可指导学生结合章节中文本描述人物形象的相关语句来进行内容补充,将人物言行举止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例如,教师在进行《三顾茅庐》教学时,文章中的留白处理主要是在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时详细描写了人物动作后的相关对话。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刘备与童子、张飞等人物对话过程中所用的“叮嘱、吩咐”等词,并借助刘备对人才尊重和求贤若渴的品质及当下战争背景,对人物对话中的留白点进行补充,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深度,还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语用水平。

3.图文并用,调动学生思维想象力

小学阶段学生思维因受年龄的限制而处于形象化阶段,过于抽象的文字表述会影响其对文本的理解层次,而直观的图像内容更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可利用课文教材中的插图来结合文本进行教学设计,以提高文本的直观性来调动学生创新性思维,对丰富其情感体验和理解文章内容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例如,教师在讲解《宿新市徐公店》过程中,教师就可紧扣诗歌中表示动态的词语,如“急走”“追”“寻”等,并结合文中蝴蝶飞舞的样图来引导其发挥想象能力,构建出儿童捕捉蝴蝶的场景画面。在想象中进入诗歌所表达的意境,有利于提升学生想象力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其情感体验,以领悟诗歌内容的深刻含义。

三、注重升华,延续文本留白处的主题蕴意

1.延续情节,联系前文以完善主题

结尾是整篇文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点睛之处,一篇文章的结尾处理不当,就会降低文章的整体质量,所以,很多作者都对文章结尾慎之又慎。教师在展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课堂尾声就可以紧扣课文中的结尾部分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或设置续写环节来与作者进行深入对话,是增进其文章理解深度的有效措施。

例如,教师在进行《一路花香》教学时,课文结尾处只是点出破水罐经挑水工点拨而领悟存在缺陷的自己也有用武之地就戛然而止。此时,教师就可利用文章结尾所制造的悬念来引导学生进行续写,并进行适当点拨。此时,学生就会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如可以想象破水罐与好水罐会面时对话场景,可以想象破水罐今后的生活状况……从而进一步完善主题来丰富课文内容。

2.延伸主题,在结尾续写中体悟意韵

一篇文章的结尾并不是意味着简单的故事结束或平淡的总结,巧妙的结尾是引发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和回味无穷的文字表达。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课堂尾声还需针对其主题来进行延伸,让文本情节中所表达的精神蕴意得以传递。

例如,教师在进行《永远的白衣天使》教学时,教师就可根据文章结尾来设置练笔训练环节:非典病毒在全国人民的奋力抗战下终于离开了,但是我们时刻在岗位奋战到最后一刻的白衣天使——叶欣也永远离开了,离开了她热爱的岗位、生活、家庭,换回了更多非典患者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假设你是叶欣身边的人,你会对她说什么呢?此时,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充满情感并包含敬意地写下自己想对叶欣说的话,在健全学生品格的同时,完成语言训练。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文本中的留白点来进行教学设计,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留白补充,是提高学生文本解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有效策略,以彰显语文阅读课堂魅力。

【参考文献】

[1]于晓雪.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留白艺术[J].学周刊,2015(09).

[2]陈广东.巧将“空白”变实惠——例谈阅读教學中文本留白的妙用[J].教育视界,2015(06).

[3]房建国.填补文本的空白之处,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12).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