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路径思考

2018-06-07 10:09沈伟红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8年4期
关键词:学科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

沈伟红

【摘 要】校本课程是指学校依据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教师或学生等合作开发的活动课程。具有浓郁民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蒋马灯”为例,课程开发者可以从“在资源挖掘中‘创编、在学科整合中‘创生、在评价变革中‘创新”这三个层面入手,探索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路径,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挖掘;学科整合;评价变革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依据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教师、学生等合作开发的活动课程。校本课程是凸显学校特色、发挥教师特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是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探究文化、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课程。

然而在现实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闭门造车。开发过程比较封闭,忽视地方资源,缺乏开放的姿态。二是缺乏课程意识。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淡薄,开发课程的水平有限,制约了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三是忽视学生。课程的开发没有站在学生的视角,忽视学生的需求,使校本课程失去其应有的价值。为此,学校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蒋马灯”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新视点,从“在资源挖掘中‘创编、在学科整合中‘创生、在评价变革中‘创新”这三个层面入手,尝试探索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路径。

一、在资源挖掘中“创编”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兼顾校内外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从社会需求、文化传承、地方发展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国家和民族绵延五千年历史不断绝的重大支撑。把文化遗产融入校本课程,可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融入学生的血液,可以讓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种子扎根于学生心中,激励他们担当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的责任。

(一)比较古今马灯,探究中寻特色

“南蒋马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虽然历史悠久,影响颇广,但对于它的历史、特色却少有人洞察。学校将此作为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既新颖又有现实意义。课程开发者通过网上查询、走访当地文化站,了解到马灯起源于一种可以手提的、能防风雨的煤油灯,因骑马夜行时能挂在马身上得名。后来当地人换上一身行头,再系上“马”的身子,一手拿鞭,一手抓住“马”的头部,跟着音乐的节奏,按照相应的阵法蹦跳,就形成了长兴县吕山乡的一项特色民间艺术——南蒋马灯。在开发该课程的过程中发现,江苏溧阳有蒋塘马灯,南京高淳有东坝大马灯,那这些地方的马灯和南蒋马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能否通过比较发现南蒋马灯的特色,成为校本课程探究性学习的生发点呢?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自主选择,形成“蒋塘马灯”“东坝大马灯”和“南蒋马灯”研究组,从历史传说、道具使用、服装造型、阵图编制等方面深入研究,发现其中大有学问。比如,“南蒋马灯”集歌舞表演于一身,有八大唱腔、五大阵法。相较于其他地方的马灯,它的道具更丰富,唱腔更动听,阵法变化更多端,由多种乐器演奏的曲调能随着阵法变换而变化。

经过细致的比较,“南蒋马灯”校本课程应运而生。课程分为《古今马灯在发展》《舞动马灯显灵气》《学校马灯谱新篇》三个篇章,主要讲述马灯的历史渊源和传说、道具使用、角色扮演、阵图编制、马灯系列活动等。课程架构清晰,内容科学,特色鲜明。

(二)挖掘地方资源,借力中求发展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走出教材的狭隘视野,广开思路,勤于捕捉,因地制宜,让地域资源、社会资源成为校本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的,促进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如果“南蒋马灯”课程只是停留在文本上,即使体现了地方特色,但仍与学生的社会生活联系甚少,依旧难以吸引学生的关注与兴趣。因此,只有“活”起来,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课程才具有生命力。

学校所处的长兴县吕山乡有一个南蒋村,是“南蒋马灯”实践基地。基地虽然面积不大,里面有序摆放着各类马灯表演服装和道具,有展示“南蒋马灯”发展史的文字和图片。这些资源不仅有助于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而且有助于学生通过参观学习,近距离感受“南蒋马灯”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

为了不让“南蒋马灯”失传,第五代传人钱雪生、钱明会等重建了表演队,走进校园指导学生学习唱词,训练阵法,演练舞步,身体力行地去发扬和传承文化遗产。学校邀请他们参与“南蒋马灯”校本课程的开发。他们作为“南蒋马灯”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威,与学校共同梳理适合学生的课程内容,编写校本教材,为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在学科整合中“创生”

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选择,补充了国家课程的不足。因此,学校打破学科界限,使部分学科与校本课程相互融通,相互促进,以建构“南蒋马灯”校本课程体系。

(一)做好学段间的内容衔接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适应学生不同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程内容,统筹规划,分层设计,梳理出各学段之间相互衔接、螺旋上升的“南蒋马灯”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从表1中不难看出,课程内容的设置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的差异。低年级以辨识“南蒋马灯”服装、阵法、乐器等基本特征为主,通过摸一摸、穿一穿、敲一敲、吹一吹等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南蒋马灯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热爱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中年级的学习要求和课程内容适当提升了难度,逐步开始学习一些简单的表演和演奏技巧。到了高年级,课程内容更富有挑战性,变化阵形、演奏乐曲、演唱曲调的难度有明显提高。

“南蒋马灯”的课程开发是基于学段特点设置课程内容,体现出螺旋上升的特征。这样的课程体系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彰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通过不断的积累、传习而获得的特征。

(二)拓展学科之间的契合点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科特点,通过课程整合,以课堂专题研究的形式,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

从表2发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可以找到不少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契合点。如美术课《马灯作品我来秀》,可以让学生用国画、素描、水彩等技法画马灯,用橡皮泥、彩纸等材料制作以“南蒋马灯”为主题的手工作品;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画图软件制作“马灯的传说”“亲近马灯”等电子相册,记录课程实施中的难忘瞬间。

学校巧妙挖掘校本课程与不同学科的契合点,使之在学习内容、表现形式、实践体验等方面丰富起来,跳出校本课程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展现出百花齐放的效果。

三、在评价变革中“创新”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对课程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评价策略,才能发挥评价对校本课程的反思、总结、调整、丰富和完善的作用,真正使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会员积分制,争做“马灯传承人”

“南蔣马灯”的课程评价采取会员积分制,即每个参与学习“南蒋马灯”课程的学生自动成为会员,会员通过达成课程学习要求获得积分卡,并可兑换相应的礼物。会员积分制,不仅可以记录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表现,而且可以展示学生的学习方式、个性特长、学习成果,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习反思,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学校在会员积分制的基础上,以学期为单位,推选出“南蒋马灯”课程学习的VIP会员若干名,并颁发“马灯传承人”证书。这样的评价措施,旨在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热情,担负起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让校本课程学习成为他们生命中一道耀眼的光辉。

(二)乡村大舞台,文化遗产“活”起来

如果学习内容没有转化为学生的个人经验,学习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学生对世界的了解、发现等都得借助于他们的亲身体验。“南蒋马灯”课程提倡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通过搭建展示自我、展示文化的舞台,培养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产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例如,在老艺术家的带领下,学校马灯表演队先后参加乡和美文化节、雁陶村新年晚会、芦笋节等乡村文化活动。小演员身穿量身定制的马灯服,骑上轻便灵活的“马儿”,挥舞轻巧有力的马鞭,表演变化多端的阵势,将校本课程中习得的技艺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学校还在现存传统曲目《马灯舞》的基础上,相继创编出《丫丫小马灯》《荷舞马灯》等新曲目,组织开展马灯唱词诵读比赛、马灯知识竞赛、马灯主题作品秀、马灯文化节等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自信与成功的体验。乡村大舞台让校本课程“活”了起来,让学生“活”了起来。学生对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保护和传承的种子在他们幼小的心中生根发芽。

校本课程是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课程。校本课程的设计与规划已经成为许多学校的自觉行动,虽历经重重困境,但未来必定是豁然开朗的。立足于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开放的姿态,以崭新的课程开发意识,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既开拓了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新路径,也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创新打下了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万伟.论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基点[J]. 教学与管理,2002(5).

[2]孙伟霞.多元文化背景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3]姜平.学校课程开发[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宋林飞.乡土课程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浙江省长兴县吕山乡中心小学 313105)

猜你喜欢
学科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
借信息技术之力,让小学科学绽放异彩
广挖资源深度整合巧用技术
深化课改的五个着力点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中职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