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万 瑞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将游戏确定为幼儿的基本活动。然而,有不少教师在观念上仍有“重上课,轻游戏”的倾向,没有真正把游戏寓于一日生活之中。有的教师甚至嫌玩游戏麻烦,平时从不组织幼儿玩游戏,只在有人参观检查时才让幼儿玩,因而使幼儿游戏活动不能正常得到开展。
具体表现为:第一,在选择游戏内容时,过多地考虑游戏的教学因素,而忽视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第二,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过于求全,急于求成,希望每一个幼儿在游戏中都能达到某一目标和水平,而忽略了发展幼儿的创造性、自主性。
有的教师没有认识到适当的指导对体现幼儿游戏价值的作用,将游戏等同于自由活动,常常是“玩具一散、幼儿一放”,便不闻不问了。没有教师的参与,没有教师的指导,游戏就成了一种无目的、无计划的活动。
有的教师在游戏中“导”得过多,使幼儿选择游戏的自由度变小,游戏的内容也极为单调。教师过于注意游戏的结果而忽视游戏的过程,为了使幼儿的游戏更“逼真”“有趣”“有教育意义”,他们往往亲自设计、亲自指挥幼儿游戏,将游戏导向自己心中的模式,幼儿则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机械地进行消极模仿。
另外,幼儿在游戏中还存在坚持性不长的问题,如:游戏时,注意力易转移,不能自始至终地游戏等。
以“情”助行就是借助情感教育的功能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养成良好的秩序行为,这是有效地开展幼儿游戏活动的重要保证。而拟人化是指教师把游戏材料比做人,使其具有人的情感,并借此向幼儿提出爱惜材料的要求,帮助他们理解爱惜的含义。小班幼儿的情感体验与他们的学习、游戏是分不开的。在游戏活动中,针对幼儿破坏材料与玩具的无序行为,教师的拟人化引导能够引起小班幼儿对日常生活中“疼痛”体验的回忆,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其生成爱惜材料的意识,进而养成爱惜物品的行为习惯。例如,在小班区角游戏中,幼儿会摔瓶罐玩,这时,老师说:“有人在家吗?我是瓶罐娃娃的好朋友,我来你们家做客了,你们在忙什么呢?哦,我知道了,瓶罐娃娃被小朋友弄疼了,在哭呢!”这样“娃娃家”的每个幼儿都能意识到应该礼貌对待瓶罐,和它们做好朋友,这样游戏就向更高层次发展了。
以“境”引行就是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通过“环境对比”“环境暗示”“道具为境”等策略的运用,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秩序行为。
1.环境对比
我们通过对有序环境与无序环境的对比,来引导幼儿感受无序地操作材料所带来的种种不快与不方便,并认同有序取放与物归原处的行为。运用这样的策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幼儿有序取放与整理的习惯便逐步养成了。
2.环境暗示
环境及材料具有隐性指导价值,我们将规则隐藏于环境和材料中,以此来暗示幼儿要遵守规则、规范行为、有序游戏。环境暗示策略给予幼儿充分选择区域的权利和机会,同时也给予他们遵守规则的环境支持,满足了幼儿的游戏需要,并且避免了争抢、拥挤等无序行为的产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服装设计区可以张贴幼儿收集来的时装设计图;汽车城可以挂上师幼共同收集的汽车图片;美工区里张贴出折纸的图示……这些是他们收集的、关注的,并支持他们学习和游戏的环境展示,和他们的游戏息息相关,同样也是属于幼儿自己的环境元素。
3.道具为境
道具为境就是通过道具来强化幼儿的角色意识与角色职责,避免幼儿因为角色意识不明而出现无序行为。具体的方法是将游戏材料的角色特征鲜明化,让幼儿只要一使用特征明显的道具就能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从而理解角色的含义及职责,进而快乐而有序地开展游戏。
以“议”立行就是在满足幼儿游戏需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制定规则,让他们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讨论过程中确立规则、调整规则,并逐步建立规则意识,成为规则的主动制定者与执行者。这种经过幼儿讨论与验证而自主制定的规则,更容易被幼儿接受,有利于他们自觉遵守。
1.强化规则意识
例如,大班举行玻璃球比赛,在比赛开始前,我先清楚地讲完了比赛的规则和要求:我挖了一个坑,然后在离坑不远的地方画一道线。接着每个人弹玻璃球,看谁的玻璃球离坑最近,谁就先弹。必须要把玻璃球弹进坑里,才有资格去弹别人的玻璃球,而弹中的玻璃球就归自己,也就获胜了。第一组比赛的是君君和正正,看着他俩那专注样,我在一旁猜测他们谁会获胜。君君的玻璃球弹得离坑比较近,他就拿走了正正的玻璃球,这下正正急了:“你耍赖皮,我不和你玩了。”“我没有,不是我的比你的离坑近吗?当然是我赢了啊,你的球就是我的了。”君君说着。“不是,不是,你不遵守规则,还我的球。”正正吵着。这时,我走过去对他们说:“君君,你的球是离得近,但你没有把球弹进坑里,所以不能去拿正正的球,老师示范一次给你看,好吗?”说着,我示范了一下游戏玩法。君君明白了,主动地将玻璃球还给了正正,说:“我知道怎么玩了,正正我们再玩一次吧。”听着他俩那快乐的笑声,我感受到了游戏规则的魅力之所在。
2.适度惩戒措施
在游戏开始时出现了有人插队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幼儿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认为插队的幼儿要去活动室的安静角坐一会儿,等会儿再来排队;有的说拿一个呼啦圈来,让插队的幼儿就待在圈里看大家玩;有的说到安静角里待一会儿再来玩,要是还插队怎么办?讨论到最后,大家一致同意谁插队就取消谁的游戏资格,这样他下次才不敢插队了。就这样,游戏规则制定出来了,游戏才得以有序进行。
心理学研究证明,获得别人的肯定和夸奖是人类共同的心理需要。一个人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他积极上进的原动力。可见,在激励中学习是最有效的。榜样模仿是幼儿学习秩序行为的重要途径,同时,被树立为榜样对幼儿又是一种极大的肯定与鼓励。以“励”促行就是教师通过细心观察、及时肯定、树立榜样来激励幼儿,让每一名幼儿都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使每一个人都能从自身的行为中得到激励,获得力量。这项策略对促进幼儿秩序行为的养成与巩固效果显著。
由于我们坚持不懈地对幼儿游戏活动中秩序行为的养成进行观察、分析、研究,并采用以上有针对性的策略进行指导和调整,所以,绝大部分幼儿都能在游戏中表现出较好的秩序行为,具体表现为:
教师通过“适宜的教导、有效的暗示、自主的操作”等指导策略,在推动中让幼儿自己学会观察,激发幼儿自我探究、观察的欲望;教师鼓励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地按自己的意愿,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在这样的自主学习中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通过指导推动幼儿对所认识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幼儿玩中学、学中玩的过程中训练幼儿的专注能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在游戏中,由于多数幼儿掌握了一些语言交往技巧,所以在遇到问题时能主动地和同伴进行交流,通过协商、讨论等方式和平解决问题,并达成共识。因此,争抢材料与干扰同伴的行为鲜有发生,这样,幼儿才能够在友爱、团结、平等、宽松的环境中快乐地游戏。
幼儿自主制定规则的意识增强,制定规则的能力也显著提高。在游戏前,幼儿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预设问题情境来预设游戏规则;在游戏中,幼儿能够对游戏时发生的矛盾纠纷做出分析与判断,进而制定游戏规则,保证游戏的有序开展;在游戏结束环节,幼儿还能通过经验总结,反思游戏中的不足,进一步修整和完善规则。有了合情合理的规则保障,幼儿都能比较专注地投入自己选择的游戏之中,即使有时候没能选择到自己想玩的游戏,他们也能够努力地调整兴趣,坚持在另外的游戏中耐心等待……这样才能实现各游戏井然有序地开展和幼儿的和谐共处。
当然,幼儿秩序行为的养成并非是朝夕之事,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但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心理需求,运用有效策略进行引导,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愉悦地、有序地游戏,就能促使其秩序行为的养成,进而令其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1] 袁爱玲,何秀英.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0.
[3] [意大利]玛利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江雪,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