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钦珠虹
通过实地考察和设计,我们带领教师深入研究和思考,从规划和布置户外游戏区域入手,将7500平方米绿化地上的优质自然资源充分进行开发并利用起来。在一期改造中,依托树木等自然资源,建成具备各种体能锻炼功能的户外活动区域;二期改造中,我们真正从自然、生态的角度以及课程游戏化理念出发,将所有绳网和树木剥离,重新进行了架构。同时开辟了“开心农场”,将其作为幼儿种、养殖的生活实践课程的基地。
在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家长座谈会、户外游戏观摩、户外游戏亲子体验、家长志愿者、家长义教等活动,将家长纳入规划和实施课程游戏化的队伍中来。让家长在参与和体验中,了解课程游戏化,并成为我们的支持者、合作者。此外,通过带幼儿走出学校,到社区、到田野、到市场……让家长资源、社会资源成为课程游戏化实施的重要保障。
在户外,将山坡、草坪、林荫、软地,创设成具备体能锻炼、艺术创作、表演等功能的活动区域;在室内,将走廊、连廊充分利用,让每一处空间都发挥出教育作用。
通过建立课程资源库,收集各类废旧材料,在区域游戏材料班本化的研究中,采用年级组内横向结合、年级组外纵向链接的协作方式,对游戏材料进行研究,挖掘其利用价值。
1.价值引领
帮助教师确立正确的职业认知和价值观是师德教育的首要目标。首先,要做好新教师入职培训,除了让他们了解日常规范外,我们更注重他们对园所文化的认同和接纳,鼓励新教师树立从称职的教师向优秀的教师迈进的职业目标,让他们更好地融入这个集体,接纳和认同我们的职业氛围、教育价值观和园所文化。其次,是“悦”读引领。倡导终身学习才是自我成长的必由之路。开展“悦读沙龙”“好书推荐”“金马朗读者”等活动,让读书学习成为幼儿园的潮流和教师的习惯。
2.职业精神教育
在日常的管理中,我们不提倡每个人必须要奉献,但他们必须具备从事这份职业该有的职业精神、能力和操守。通过开展年度人物评比、每月之星评比、教师礼仪培训等活动,倡导教师要具有敬业、勤业、专业的职业精神。
3.团队建设
在管理中,我们从“深井”式的模式改为扁平化的管理模式,赋权给中层人员,围绕园部的总目标、总要求,实行自主管理,提倡团队协作,开展星级年级组竞赛、我身边的感人事例演讲、“美丽金马人”公众号推送、教工集体生日等活动,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团队氛围,提升教职工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
1.分层培养
在分析和梳理师资队伍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师队伍发展做分层规划,建立四个层级组,打造学习型团队。围绕新教师“抓过关”、青年教师“挖潜力”、骨干教师“重提升”,为园内每一层级的教师提出适宜的发展要求,制定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园部提供菜单式的园本培训内容,给教师适宜的培训机会,引导教师探寻自身发展的最佳路径。
2.搭建平台
一是交流平台。携手姐妹园,开展区内、片内、镇内、园内的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二是支持平台。争取政府支持,每年表彰、奖励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并在园内完善骨干教师晋升和考评机制。三是开展各类评比。
3.研训有力
将“课程游戏化建设”作为园本培训和研讨的重点,各层级围绕此重点,开展“六个支架”的认领等研究活动。改变业务学习模式,提高研讨的互动性,注重研讨的实效性,切实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用足、用好培训经费。走出去,是指根据教师的特点,量身定做适宜的培训菜单,送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观摩活动。请进来,是指针对教师工作中的普遍性问题,邀请专家、区内骨干教师来园做讲座。
树立赏识化的管理理念,树立“能者为师、人无我有即为师”的观念,不把非学前专业毕业的教师当作弱势群体来对待,发掘每一位教师的潜能和特长,帮助教师在工作中张扬个性,形成自身的教学特长。
确立“生活即课程、自然即课程”的理念,将园内的自然资源、环境资源纳入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让幼儿在自然、生活中,在亲身体验中,习得知识和经验,获得能力的提升。
由于园区内地下消防水泵房所在空地的土层比较薄,不适宜种树绿化,我们就把那里创设成“开心农场”,开辟种植园地和养殖区,每班都有责任田。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农作物,让他们参与种植、管理、收割等,并养殖了小羊、鹅等小动物,由每班轮流照顾。小羊在草坪上觅食,幼儿在一旁游戏,这样一幅人与自然、动物和谐相处的温馨画面成为园所内独特的风景。同时,幼儿在参与种植、管理、收割、养殖等活动中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和提升。
让园内花草树木都成为鲜活的教学资源,春季开展植树活动,丰富园所内的植物花卉种类,并开展班级树的认领活动,如:石榴树、樱桃树、桂树、樱花树、橘子树、桃树等。各班自由选择班树进行挂牌认养和管理养护。春有赏花节,秋有采摘节,在这里,各个年级组都能开展生动而丰富的微课程和微项目活动,使幼儿在自然中、在实践中探索和学习。
我们以“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为课程主旨,秉承“一日生活皆课程”的原则,并结合我园的礼仪课程,在课程实施中关注幼儿的生活,实行餐点的自主自助政策,开展生活体验区、新学期“大带小”等活动。在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融入课程思想,同时更注重对园所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利用,充分利用好园内的所有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资源,结合季节和主题开展种植、探索、游戏等教学活动。开展体育节、艺术节、“诗意润童年”古诗词唱读、“走进童话亲子秀”等活动,注重提升幼儿的各种能力和素养。
本着“要让幼儿玩好,在规划创设好的基础上,更要管理好”的原则,边实践边不断研讨,不断调整和完善。
从散兵作战到团队协作。在游戏区域的创设和管理过程中,如何实行有效且长效的管理,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将“一个项目三个教师三个组,园长室直接对应到每个教师”的分散辐射方式,调整为区长负责制,即将八个游戏区域划分到对应的年级组,由组长任“区长”,每个班的教师任项目负责人。从原来“等、靠、要”的模式,变成年级组团队协作,职责明晰,确保了管理的有序和长效。
从独自为营到整体统一。为了确保游戏的有序开展,每个游戏区域做到安全性、常规性的基本规则统一、标识统一和活动前后的谈话环节统一,量化活动项目的难易指数并用星级进行标识,让幼儿了解自主自由的快乐游戏是建立在规则的基础上的,注重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秩序意识。
从单一到灵活。在组织活动的形式、作息时间、区域的设置、开放等方面,根据学期、季节和年龄段,进行合理调整。
在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道路上,我们深感任重道远,努力做到勿忘初心、砥砺奋进,我们且行且探索,在幼儿的童年,为他们以后的人生,打好坚实的基础。
虞永平.课程游戏化的意义和实施路径[J].早期教育,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