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妍妍
基层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夯实基础,2014年佛山市委市政府印发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和指导性意见,对全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标准提出具体的指标要求,并通过试点先行、列入考核、评选典型、打造品牌等方式强力推动,形成因地制宜、规范标准、特色鲜明的“佛山实践”。
2015年,全市共确定试点行政村(社区)124个,其中禅城区43个、南海区50个、顺德区20个、高明区6个、三水区5个。截至2017年底,全市732个村(社区)全部建有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前完成市委市政府的规划。
“4+X”是佛山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施配置的基本规范。“4”是指设有一个综合文化活动室、一个户外文体广场、一个图书室(农家书屋或社区书屋)、一个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或公共电子阅览室)。“X”是指各地因地制宜,设置戏台、宣传橱窗、阅报栏(或电子阅报屏)、健身室、展览室、培训室、排练室等,鼓励结合古村落活化、绿道建设和城市升级改造等,将文体广场拓展、提升为文化公园。以禅城区为例,其实现“4+X”的方式是“五室并建”,即将农家(社区)书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公共电子阅览室、数字农家(社区)书屋、未成年人绿色上网场所进行合并,全区统一平台管理和统一技术支持,2017年启用“数字农家书屋”网站平台。
以公共文化供给改革为出发点,着力于供给内容的创新。佛山市创新性地搭建了以全市建设标准为根基,以各区结合实际制定的基本服务目录为主干,村(社区)在保证基本服务的前提下提供的分众化特色文化服务为枝叶的树状内容供给体系。2016年,佛山市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发布《佛山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标准》,相关标准共24项,涵盖场地选址、服务功能、设施和器材配置、场馆开放、图书报刊、电影放映、文体演出、文艺培训、免费上网、队伍建设、标识设置等方面。各区根据自身实际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制定基本服务目录,提供分众化特色文化服务。
建立多元互动供给机制,根据群众点单需求,动态地调整更新供给内容。以高明区为例,其做法为:构建枢纽,通过公益培训“种出资源”、文联建设“培育资源”和网格枢纽“聚集资源”,鼓励引导人民群众充分发挥自我创造、自我服务的能力,然后统筹资源,编制公共文化服务菜单;立足基层,通过深入基层调研、线上征集意见,畅通渠道,打通信息传导“最后一公里”,激活基层“文化细胞”;创新精准铺排一线、融合本地特色、众筹定制服务等数字化服务方式,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创新驱动,建立和完善长效循环互动机制。
图1 佛山市高明区多元互动式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图
一是自行管理,依托文体专干、文体协管员、文化志愿者等进行管理,采用项目资助、志愿互助等方式,培育和孵化社会组织开展项目运作。二是政府购买服务,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进行管理运行,引入社工人才开展服务,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主导、以社会组织为运作主体、以社工人才为主要服务力量的“三社联动”机制。三是委托管理,委托当地文艺协会、团队代为管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立足于供给侧改革,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搭建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需对接和双向互动平台,增强了惠民实效。高明区自2016年施行互动式公共文化服务以来,人民群众共“点单”300余次,服务供给落实率达100%,各类“菜单式”文化活动惠及人民群众20万人次,约占全区总人口46%;各类文化场馆到馆人数突破74万人次,增长约18%。
各地村(社区)综合文化中心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结合本地文化特色,提供特色文化服务,供群众自主选择。目前高明区可供选择的文化服务共四类58项,其中展览演出类33项、公益培训类八项、专题讲座类八项和图书阅读类九项。南海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立了特长分享平台,提供文化志愿服务、社区培训服务、便民服务、社工服务、养老托管服务及其他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特色文化服务,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
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为孵化基地和联接枢纽,鼓励和支持人民群众兴办各类文体团队,自己动手开展文体活动,在场地、设备、业务辅导、团队管理等方面给予扶助,对私伙局、广场舞等群众文体活动进行引导,重点扶持粤曲、龙舟、龙狮类文体团队,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形成了“一区一品牌”“一镇一特色”“一村(社区)一名片”的亮点活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