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次美
随着现代心理学,特别是多元智能理论的普及,以及社会个体的多元发展,尊重差异的理念得到迅速普及和认同。为社会提供尽可能的个性化选择,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即便难以为每一个儿童提供私人订制的教育服务,也需要认同儿童之间的差异,奠基儿童的发展。
无论尊重差异的被接受度和传播度有多么高和广,但若缺乏对背景内容以及本质的深入思考,都不过是“凑热闹”罢了。“凑热闹”的教育者并不少,一阵风地追捧,然后一阵风地嫌弃,突然某天又一边倒地将其推上神坛。说到底,这是一种从众心理。人在群体中,十分容易被某些热门思想裹挟,这样的案例在历史上以及今天很容易找到。教师保持对尊重差异理念深刻的剖析和清醒的认识,十分关键。热问题需要冷思考,尊重差异的本质是尊重个体,其目的在于促进个体的最优发展而不是同化发展。我国各地教育基础环境有一定差异,学生的家庭环境更是千差万别,不可能将教育全国一盘棋地予以标准化,必须紧扣给予孩子最合适的教育这一理念,结合区域、学校、家庭、学生以及教师等参与方的实际情况,放开思维和手脚开展。
一方面,教育者更容易关注和分析共性,这比较省心省力。个体发展与整体发展规律不重合的地方,情况复杂,难以把控,实施差异教育费力还不讨好,于是教师对差异化教育方面常常耐心不足。以学业成绩分析为例,通过和兄弟班级的横向比较和本班纵向比较,较为容易了解班级成绩的整体情况,并且外在的考核大多也是看整体。细心一些的老师会分析到个别同学,甚至分析到他们在具体学科甚至具体板块的表现,但这些个体大都属于老师认为渴望取得好的教育结果的那一类。现实教育情形中,教师难以真正关注到班级内每一个同学,往往一个班级中只有20%的同学是老师重点关注的个体,另外80%的同学被当作整体对待。
另一方面,教师自己也具有整体的教育思想——怎么教育孩子和把孩子带向哪里。教师认为怎样的教和育是对的,就怎么教和育。但教师的育人目标及方式是建立在自己的认知系统上的,有相当程度的主观性。其背后的危机是,教师会倾向性地把孩子朝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培养,这无形之中就把孩子推向了同一个方向,凡是偏离这个方向的发展都可能被压制。在老师的引导下,班级内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个体同质化现象。
尊重差异的一个突破口在于多元课程的建设。当前,国家、地方和校本的三级课程体系正在构建,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还较为薄弱。苦于教育理念、研究能力以及经济支撑的欠缺,能够将校本课程体系化且落到实处的学校凤毛麟角。另外,功利性和目的性是当前诸多课程建设的通病,多强调课程的实用性,要么对考试有用,要么有看得见的好处。尊重差异的理念有一个内涵是,不去打扰和压抑我们看不见但可能存在的差异、差距和未来。因而,多元课程的建设要求我们不要把成人的需求强加给孩子,也不要忧心忡忡地为让孩子适应未来社会而去搞课程建设。孩子的学习、领悟能力以及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往往超过我们的想象,现在的课程建设就是要满足学生学习的多元需求。
古希腊哲学家特莱斯说过,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作为教师,最危险的事情,是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特别是对自我已有思想和观点的审视。没有开放包容的思想,没有不断汲取新观点的思维,就难以真正做到尊重差异。
一方面,教师需要不断学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思维如活水一般灵动,自然能够做到逐渐抛弃旧有不合时宜的思想;另一方面,从思维矛盾处寻求新的生长点。教师对学生和教育的认识应是平和而理性的,当我们对某一个学生或者某一群学生的某些行为有消极情绪反应时,我们应该借这个契机深入地思考自我。思考的目的不是寻求对与错,而是多一个视角去看待问题,并且主动去搜索相关理论,切不能粗放性地下结论,过分自信和自以为是。比如,学生集合时,我们会因为学生在台下嗡嗡地说个不停而冒火,对其扣上素质低的“帽子”。常在冲动情绪之下,把台下所有的学生都批评一通,而对他们为什么要讲话却不加了解。再如,一些教师看不惯学生的有些怪异的着装,从而不自觉地认为这些孩子不是好孩子,好孩子就应该穿得中规中矩。事实上,他们并不坏,是我们在带着成见看问题。教育者缺乏对自我认知体系的深度反思,就无法把尊重差异进行到底。
对学生差异的尊重不够,还在于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到位。杜威提出儿童中心论,强调整个教育过程中要以儿童为中心。教育的对象是人,一切教育行为都应该是通过学生的反映而体现其价值和意义。然而,校本位和班本位往往是我们教育管理的出发点,凡有利于学校发展和班级发展的往往是每位老师积极实施的教育行为。强调大局意识,重视眼前利益,这是一种强大的左右着教育行为的力量。理论上校本位和生本位的观念并不冲突,学校和班级的发展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但在现实中,这两者并不完全统一和对等,常会有以顾大局的名义损害学生个体利益的行为出现。部分学生的现实需求和学校以及班级的整体利益相比,在有些教育者眼里小得可以忽略不计。学校的诸多以“统一要求”开头的条条框框都可能是对个体差异的压迫。简单粗暴的条例的确能够取得一时的显著效果,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更好的发展却被无视。
因而,教育者必须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每一个教育行为都要顾及学生的心理感受和长远发展。
量化性和结果性评价一度被认为是最能落地的考核方式,这种评价具有操作性强、更具有说服力等优势。但其不足之处也十分明显——对尊重学生差异性和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质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介入,拓宽了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途径,对尊重个体差异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无论哪种评价方式,都应该遵循促进全员发展、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评价观。受到木桶理论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短处的关注较多。比如某学生的英语成绩放在全班来看相对较弱,该生多年来从评价中所获得的,与其说是动力,倒不如说是打击。经过多年打击最终把英语学好的学生,到目前为此,我还没有看到。不仅如此,由于从英语成绩评价中获得的消积信息太多,还影响了自信,阻碍了在其他学科和其他方面的充分发展。发现和扩大学生的亮点,回避对学生弱项的消极评价,让学生在社会真正立足和有自我成就感的一定是其长处,而不是短处。因此,不必整齐划一地把所有孩子的所有方面都放在同一平面进行评价。
尊重差异,离不开教师对学生无条件的尊重和爱,也少不了教育者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当然,教育制度的跟进也不可缺席。作为教师,应尽量做到呵护每一个孩子的独特个性,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特殊习惯,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