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婷 王正
【摘要】“心理枯竭”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者的队伍不断壮大。然而,这类群体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压力也逐步增大,是心理枯竭的高危人群。因此,对国内外关于这类群体心理枯竭的内涵、测量工具和内在心理机制,以及影响其心理枯竭的具体因素和相关对策进行研究尤为必要。
【关键词】心理枯竭 影响因素 干预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1
一、内涵
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者是指在学校、家庭等环境下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心理学服务的专业人员。
心理枯竭,简称枯竭,是一种在工作重压下自我效能感下降且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心理枯竭包括三个维度:情感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完全丧失工作热情);去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个体以一种消极、否定的态度对待他人);低个人成就感(Low personal accomplishment,个体对自己的工作意义与价值倾向作出消极评价)。
以往研究者更多关注于教师、护士等助人行业,对咨询工作者心理枯竭的研究较少[7]。心理咨询工作者在为来访者提供帮助的同时,也会体验到来自来访者、自我和服务机构的压力,若不加以有效应对,则容易产生枯竭。因此,维护自身心理健康,避免枯竭的发生,是咨询工作者所必须要重视的[4]。
二、测量工具
国外常用的心理枯竭量表是MBI(Maslach Burnout Invertory)、BM(Burnout Measure)。
国内常用的是CMBI(Chines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該问卷是李广鑫等(2005)根据中国文化背景编制的,被广泛运用于各种人群的心理枯竭测量。
三、内在机制理论[6]
(1)“付出-回报”不对称论。当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时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疲劳和挫折状态[7]。(2)枯竭发展“四阶段论”。理想狂热期-徘徊停滞期-迷惘挫败期-冷漠抑郁期。(3)习得性无助论。当自我描绘的积极心理图示在探索阶段不停受挫时,个体就会陷入停滞观望状态。(4)共变模型。个体从事活动的兴趣、动机、团队支持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个体的发展轨迹。
四、影响因素
1. 个人特征
(1)人口统计学变量
年龄:年龄或从业时间与情感枯竭和去个性化呈负相关,而与个人成就感无显著相关。性别:一般而言,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生枯竭。婚姻状况:婚姻不满意感与枯竭增长有关[11]。理论取向:持认知行为主义的心理咨询师倦怠体验更少,而持人本主义的倦怠体验更高,尤其是去个性化更为显著[5]。
(2)应对策略
咨询师的枯竭程度与其使用回避策略的次数呈正相关。积极的应对策略更有助于降低枯竭程度[8]。
2.来访者
Katherine指出,学生的不良举止是教师心理枯竭的一个主要预报值。Richard 和Mohammed (2003)指出,学生的行为表现会影响老师心理枯竭的形成。
李玲和蒋玉娜(2008)指出,来访者的攻击行为与咨询员的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呈正相关。王明粤(2007)指出,来访者与工作者的关系式枯竭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9]。
3.工作环境
Stephan(2006)指出,角色冲突与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与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呈正相关;角色模糊与去个性化呈正相关[5]。王明粤(2007)指出,角色模糊和冲突使咨询工作者在工作时充满矛盾和无所适从[12]。Webber(2006)指出,督导和同行支持与情感衰竭有关;Eileen 指出,支持性沟通有利于减少角色迷糊。Cianfrini(1997)指出,家庭和同事支持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与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呈负相关。Haddad(1998)指出,同事支持与个人成就感相关。
五、干预策略
Maslach(1998)提出:改变原有工作模式;合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培养放松的生活风格;提高身体健康。Patricia(2007)提出:保持良好的自我觉察;平衡生活与工作;保持专业身份认同;积极参加活动。Jerome 指出,提高自尊也是降低心理枯竭的有效方法[18]。李先锋和李义安(2003)提出:查寻原因;确立目标;贯彻实施;永不言败[6]。
六、研究新进展
卞小华(2008)指出,以往研究中孤立的研究某一人格与倦怠之间的关系,未能控制其它人格变量的干扰;缺乏对不同样本中人格和倦怠之间关系的验证。未来研究应当在这些方面取得进展,以便更深入地探讨人格与倦怠的关系。
李玲和蒋玉娜(2008)指出,应使用多特质-多方法、长期追踪等范式探讨枯竭。李靖(2003)指出多特质-多方法、长期追踪式及实验研究应当是未来枯竭研究的主流,对枯竭的跨文化研究及如何根据文化差异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将是一个热点。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积极人格对心理枯竭影响的研究成为关注点,坚韧性人格与幽默风格是研究的热点。
枯竭的研究涉及心理学、生物学、环境学等多个领域,综合心理、生理和环境等多种因素会更好地揭示枯竭的发生机制。
参考文献:
[1]赵霞.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心理成长文献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150-152.
[2]黄锦玲.心理咨询师职业枯竭成因及对策[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113-116.
[3]卞小华.学校心理咨询师工作倦怠现状及其与积极人格的关系[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2008:12-24.
[4]李先锋,李义安.教育生涯中的心理枯竭问题研究[R].山东:聊城大学教育系(社会科学版),2003(3):107-109.
[5]李玲,蒋玉娜.心理咨询员的枯竭研究概说[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4-47.
[6]蒋奖,李强,杨眉.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的枯竭(II)[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2):138-141.
[7]王明粤.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枯竭的原因及预防[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8):1230-1232.
[8]李靖.枯竭研究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286-290.
[9]方一红.角色分离与澄清:高校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成长之路[N].高教论坛,2007(10):132-183.
[10]王贵林,孙悦亮.对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心理枯竭问题的多维思考[N].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50-152.
作者简介:郭婷(1990-),女,汉族,山东济宁人,现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在读硕士;王正(1993-),男,汉,山东青岛人,现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在读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