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怯个体的攻击行为研究与自我控制的培养策略

2018-06-04 09:41尚雪玲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自我控制攻击行为

【摘要】羞怯个体更容易受欺负,因为经常遭受欺负,进而变得具有攻击性,这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帮助羞怯个体自主地建立良好平衡的心态机制,避免攻击性行为的发生。自我控制是影响犯罪行为的关键变量,并且与攻击等问题行为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自我控制的培养对控制和避免攻击行为的发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羞怯 攻击行为 自我控制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2

一、引言

羞怯是社会交往中常见的一种现象。Eysenck认为神经质型的羞怯个体在社交过程中会表现出自我意识和焦虑程度的过分增强,他们对社交情境持消极态度,试图逃避社会交往并表现出不能恰当地适应社会情境的趋势,任其发展可能会表现出暴力、攻击行为。攻击行为是指意图或是已经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攻击行为无论是对攻击发起个体还是对被攻击个体的身心发展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根据自我控制理论,自我控制是影响犯罪行为的关键变量,并且与攻击等问题行为有着直接的联系。Gottfredson认为所有问题行为的中心在于缺乏自控,而缺乏自控的个体会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任何心理特质对攻击性的影响需通过自控才能起作用。因此,羞怯个体因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导致其攻击性较强。

因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造成羞怯性格的原因,以及羞怯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进而提出自我控制策略,供更多的具有羞怯性格的学生及其家长和所在学校的参考。

二、羞怯、攻击行为与自我控制

1.羞怯的成因分析

羞怯的影响因素可能涉及到社会环境、家庭、性格等。

(1)家庭的影响。

研究发现,从两岁起,儿童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迅速增长。他们开始意识到他人期望的行为标准,并使这些行为标准内化,而这些自我意识的发展变化则可能引起羞怯。Herderson提出社会适应模型,强调个体对社交情境适应,适应性思维模式是该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羞怯个体将某些社交情境的失败归因于他们自身,将某些社交情境的成功归因于外部的、情境限制的、不可控的或暂时的因素。根据社会适应模型,如果个体从小经常遭到父母亲的拒绝、否认等不良的教养方式,个体得不到承认、接纳,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将父母的拒绝否认内化,产生消极自我意识,不能正确认识自己,长大成人后容易形成将失败归因于自身的思维模式,这种适应性思维模式就会导致更多的羞怯感

(2)班主任的過多关注与批评。

这里引入一个心理学概念:教师的期望效应。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塔森尔效应或皮革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影响教师期望效应的因素有教师权威、教师说话语调、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及学生的精神状态等。其功能有:1)激励功能;2)调整功能;3)转化功能;4)支援性功能,即帮助学生解决在探索知识以及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建立良好的自信心。但是在使用这个心理概念时,一旦操作不当,就会产生负面效应,比如:①期望要合情合理。②期望要具有可行性。③期望要具有挑战性。④期望要内隐,即教育者的期待应当是温情脉脉的感化;不应当是口头上的说教,而应当是满怀期望,含而不露地潜入学生的心灵。大喊大叫只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⑤期望要持久。期望要有信心、决心和耐心,即使一时看不出明显的效果,也不要灰心丧气。须知学生领会,接受师长的期望,需要一个过程,在活动中作出成绩,也需要时间,任何急躁情绪,都将适得其反。⑥不要把期望变成负担。

(3)没有能适应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因为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和关怀,也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这就更加剧了个体的羞怯、孤僻。Henderson和Zimbardo(1999)提出的社会适应模型认为羞怯者将社交情境中的失败归因于他们自身,却将社交情境中的成功归因于外部的、暂时的、不可控的因素。从对社交情境的恐惧演变为逃避社交情境,自责过后会对他人在该过程中可能表现出来的蔑视看作威胁并产生怨恨。

2.羞怯和攻击行为的关系

个体长期的压抑心理由于得不到“适当的补偿”,比如父母的小小赞扬或者安慰,同时,这些不良情绪得不到适当地发泄,最终酿成了悲剧。这说明羞怯个体不仅存在焦虑、低自尊等内化问题,而且还会突然爆发攻击等外化行为问题。根据Henderson和Zimbardo提出的羞怯社会适应模型,羞怯个体之所以表现出攻击行为,是由于羞怯个体易将退缩、回避行为引起的自责感转化为对他人的怨恨所引起。根据挫折-侵犯理论,个体在经历挫折后更多地表现出攻击侵犯行为,加之羞怯个体往往存在偏执、猜疑等认知方式,因此会引发羞怯个体的敌对倾向,久而久之则易使其表现出攻击等侵犯行为。另外,根据自我控制理论,任何心理特质对攻击性的影响需通过自控才能起作用,而缺乏自控的个体会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因此,羞怯个体因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导致其攻击性较强。

3.自我控制的培养策略

Gottfredson认为所有问题行为的中心在于缺乏自控,任何心理特质对攻击性的影响需通过自控才能起作用,因此,自我控制的培养在避免攻击行为发生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动机的调节可以显著地影响个体的自我控制行为,如赠送礼物,发现意义,金钱刺激或任务预期等因素均可以改变个体的自我控制表现。所以自我控制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学着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当您的关爱和帮助得到别人的赞美和感激时,自己的价值就得到了肯定,同时带来愉悦的情绪。还要敢于尝试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敞开自己的心扉,试着发现他们的优点,你也同时得到了别人的关注。不能遇到问题就逃避,封闭自己的心灵,告诫自己:孤独失落会使自己陷入情绪的极端,窄化自己的情绪。

(2)培养特长爱好。首先,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会使心情得到愉悦放松。其次,当自己的特长爱好有机会得到展示时,自己的才华得到别人的认可,自己受到了鼓励和关注,培养了自信,同时克服了不良的羞怯心理。

(3)学会自我监控,自我鼓励。无论生活中还是学习上,实时监控自己的行为,对于良好的行为及时奖励自己,比如给自己买喜欢的礼物或美食等;对于不好的行为,马上停止,但不过多指责,告诫自己以后注意就是了。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局限

本文借助文献研究法,分析了羞怯心理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以及自我控制对攻击性行为的中介作用,进一步证实了羞怯与攻击这两个看似相反的特质却存在着正向关系,以引起人们对羞怯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关注。在此基础上,在理论上提出自我控制的培养策略,即自我反思训练和行为技巧及动机训练,为解决攻击行为问题提供了一些借鉴。然而,本研究采用的个案研究方法,是否具有研究的推广性,尚不能确定。另外,本策略是否成功有两个前提条件:羞怯个体有强烈的行为改正的动机、其配合程度。因此本研究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个类似案例。

参考文献:

[1]CrozierWR.Measuringshyness:analysisoftheRevisedCheekandBussShynessscale.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2005,38:1947-1956

[2]王倩倩,王鹏,韩磊,宫瑞莹,高峰强.大学生羞怯问题研究.心理科学,2009,32(1):204-206

作者简介:尚雪玲(1974.2-),女,汉族,江苏省无锡市人,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自我控制攻击行为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中小学生人际宽恕与攻击行为倾向的发展研究
——以六年级至初三为例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策略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学好初中政治, 树立人文情怀
高职生共情、宽恕、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
关于运动攻击行为的理论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