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槐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作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对数学方法和技能的掌握以及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少不了作业这一根本形式,教师和学生沟通的主要渠道也是作业。正因为数学作业具备加强和检测,深入和提升,领会和进步的作用,所以顺理成章地变成落实这一宗旨的主要形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 实践性;综合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1-005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1.031
伴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化,探究“怎样把新课标当作主要根据,设计新型的小学数学作业”“充分应用数学作业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成了目前课程改革中刻不容缓的事情,其中积极探索并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是一个很主要的切入口。那么,怎样设计多样化的小学数学作业呢?
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通过小学数学的学习,让人人在数学上都得到发展,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只要将小学数学作业的内容丰富化,数学作业的目标拟定得更加多元化,就能达到“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服务”的目的。
(一)从教材中精挑细选作业
作业的设计,目的就是对教材内容的巩固再复习、理解后运用,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一定要在选题、编题上多思考。特别是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一定要以小学生的发展为主,绝不能单纯地为了完成课本中的习题而简单地布置作业,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情,从教材中慎重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的习题,或者将教材中的习题加以适当的改编,以达到让学生有效完成的目的。
(二)根据教学内容大胆改编数学作业
1.将“封闭题”改编为“开放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放性习题的答案是多样的,习题赋予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很自然地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和发展,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说,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很重要也很有必要。例如,从事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教师在学生学习了看图列式之后,可以将一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中“买门票”的看图列式题改编成开放性的习题,以前置性作业单的形式下发给学生,将题目要求改编如下:(1)请你根据课本中的情境图列式解答。(2)想一想,如果你和你的家人一起去逛动物园,应该怎么买门票?(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这样的作业设计致力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搭建了自我展示的舞台和主动获取知识的平台。
2.增强作业的趣味性,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编数学小故事、做游戏等活动,给枯燥的数学作业创造一个有趣的生活情境,从而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在学习“小数点的移动”时,可以给小学生讲《小数点大闹整数王国》的数学故事,既能加深小学生对小数点的印象,也能促使他们认识到小数点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拓展作业内容,加大课外作业的延伸性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用数学小故事、手抄报和日记等方式,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富有个性和人情味的数学作业,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和知识的掌握情况,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便于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更多地关注作业的多样化原则,让数学作业变成真实的、开放的、探究性的活动,让小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主动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方式活动,使其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
(一)游戏性作业
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应该多设计些富有童真、童趣的游戏性作业,特别是低年级教师更应如此。可设计同学之间做数学游戏、与家长对话等作业,让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例如:低年级教师可以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人跟交流的特点,时常给他们布置一些“说”的家庭作业,让他们把当天课堂上学到的新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
(二)实践性作业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使用的数学教材中,编者设计了好多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通过尝试观察、发现总结等方式,加大对实际生活的感知,提高他們的参与意识。
(三)探究性作业
根据新课标建议,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应该依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最近发展区,设计一部分以小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的探究性作业,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变成真正的探究者。
(一)作业量的分层
所谓作业量的层次性,就是说我们要依据不同学生的个体状况,或者根据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的成长需求,适度增减作业量,以确保不同学生的需求。例如,对那些智力好、反应快、掌握知识比较扎实的小学生,应适度减少作业量;而对那些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可以适当添加一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业。这样,既能留给学有余力的小学生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也可以让其他学生得到练习,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作业难度的分层
在尊重小学生数学能力有差异这一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寻找每个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依据小学生的层次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让他们自己取舍,从而更好地完成作业,体验到作业带来的乐趣。小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状况和能力挑选其中的一道题或者几道题去完成,这样,就可以实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的。
总之,在小学数学作业的改革上,教师要着眼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一要素,逐渐由单一的“布置作业”型向丰富的“设计作业”型转变,大胆改革和创新数学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让更多有趣的、探究性强的数学作业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最终目的。
[1] 陈剑华.中小学作业形式,作业评价问题的思考[J].上海教育,2001(24).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张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