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琳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思想教育就是寓教育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与训练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及认知结构的特征,选择好思想教育的"渗透点",并且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中,使其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指导行动。
【关键词】 思想教育;渗透;潜移默化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思想教育就是寓教育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与训练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及认知结构的特征,选择好思想教育的“渗透点”,并且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中,使其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指导行动。
首先,教师要利用学生认识上的飞跃,根据不同类型的教材内容进行有重点的行为训练。
小学语文课大致可分为: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赞扬爱国英雄人物:如《一夜的工作》《詹天佑》《小英雄雨来》等课文;描绘祖国美景及物产资源丰富,如《可爱的草塘》《桂林山水》等课文;反应我国各方面伟大成就及杰出的贡献者,如《长城》《赵州桥》《詹天佑》等课文;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及罪恶,如《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课文。根据这几类主题鲜明、感情强烈的课文,正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火花的基石。针对语文教学的特点,进行有机地思想教育。
其次巧妙“渗透”,以识导行。
1. 用榜样,激发爱
榜样是指导学生行动的指南、允许利用学生求知欲强,启发和有意识诱导他们去学做。在学习《詹天佑》一课时,抓住“爱国”“杰出”,让学生认识在修筑京张铁路种遇到的困难,充分展开讨论,体会理解当时国内科学技术落后,国外帝国主义百般阻挠、要挟、嘲笑的情况下和艰苦的自然环境中设计和施工,他的动力就是为中国人争气,这不能不说是“杰出”和“爱国”之举,这使学生产生敬仰之情,爱国之心。爱国就要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从现在,从自己做起,扎扎实实学好文化课,长大了才能用所学的知识建设我们的祖国。
2. 用历史,激发爱
教学过程中抓住两个社会、两种制度的鲜明对比,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光明与伟大,理解“社会主义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在各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学习《凡卡》时采用对比法,让学生用课文中的人物与自己童年作比较,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罪恶,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自觉抵制消极思想的侵蚀,用优异成绩报答党和人民对我们的关怀和爱护。《凡卡》一文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中,贫苦农民受资本家压迫和剥削,生活非常悲惨。在此教学中,使学生懂得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国强民富,帝国主义才不敢侵略我们,所以我们要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同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坏人坏事作斗争。
3. 用成就,激发爱
如《长城》《赵州桥》充分展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创造才干。通过图文结合,直观教学来感染学生。《长城》远看像长龙,近看高大坚固,其构造很有特点,这些画面通过图、幻灯、影像等方法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一睹氣魄雄伟的长城奇观,由此产生热爱祖国的自豪感,理解平凡的劳动人民是多么伟大呀!类似的文章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用聪明才智创造了祖国的文明,提高了全民族的文化水平,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
由此可见,其他类型的课只要教师把握好“渗透”点,强化训练、同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只有文道结合,教书育人,才能激发爱国之情,树立爱国之志,培养爱国之材。
【参考文献】
[1] 郑国芹. 小学语文思想教育功能探析[J]. 中华少年,2017(19).
[2] 陈春花.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渗透[J]. 新课程(中),2017(11).